熊厚溪;武孔兵;张耀丹
目的:优化盐荔枝核的炮制工艺,为其规范化及工艺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荔枝核中总黄酮和总皂苷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恒温烘制法炮制盐荔枝核的工艺参数.结果:得到优化的烘制工艺参数为润药时间30 min,烘制温度142℃,烘制时间13 min.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参数易于控制,对于盐荔枝核炮制工艺规范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刘飞;张林杰;叶燕莹;陈康;肖凤霞;陈小红;蔡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当归产地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与当归NIR指纹图谱光谱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载有积分球漫反射装置的近红外光谱仪测定12个产地共130批当归药材的近红外光谱,以原子吸收光谱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相应的产地土壤中15种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多元非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当归NIR指纹图谱7 249 cm-1处大吸光度的主要土壤矿质元素及其贡献为Cu >Pb;影响6 996 cm-1处的主要为Cr >Fe >Zn> Cd >Ca,且Cr与Cd存在正交互作用,Fe与Ca存在负交互作用;影响5 900 cm-1处的主要为Cu;影响5 000 cm-1处的主要为K>Ca>Zn;影响4 762 cm-1处的主要为K>Sb;影响4 651 cm-1处的主要为Ca>K>As>Cr,且Ca与K存在正交互作用,As的平方与Cr存在正交互作用或负交互作用;影响4 545 cm-1处的主要为Ni> Cu> As;影响4 347 cm-1处的主要为Cd >Ca >As >Fe>K>Sb,且Cd与K、As与Fe均存在正交互作用.结论:土壤中多种矿质元素与当归NIR指纹图谱的关联表现出多重性及交互性.
作者:王耀鹏;方燕;顾志荣;王亚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龙葵果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10 μL,分析龙葵果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10批龙葵果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2个特征峰.结论:建立的龙葵果HPLC指纹图谱可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并对其释药影响因素及释药模型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骨架缓释片.分别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及Ritger-Pappas方程,对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符合零级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Mt/M∞=0.0783t+0.0394(r=0.9908).释药机制以骨架溶蚀机制为主.结论: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在12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作用.
作者:曹伶俐;刘刚;胡彬;王横率;王广东;郝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宾川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1 H-NMR、13C-NMR等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宾川獐牙菜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3,4-四氢-1,4,8-三羟基-6-甲氧基酮(Ⅰ)、红白金花内酯(Ⅱ)、1-O-β-D-吡喃葡萄糖-1,2,3,4-四氢-4,8-二羟基-6-甲氧基酮(Ⅲ)、山楂酸(Ⅳ)、1-羟基-3,7-二甲氧基酮(Ⅴ)、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Ⅵ)、1,7-二羟基-3,4,8-三甲氧基酮(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兆云;王莹;郭云胶;李龙星;肖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广西丰富的海洋中药资源,归纳总结其传统应用与生物学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广西有分布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的数据资料,从海洋生物学和中药学的角度对广西海洋中药生物学分布规律和药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广西海洋中药的基本物种、传统功效分类、传统应用规律进行了阐述,有明确药用价值的计721种,归属235科390属,过半数具有补虚和清热功效.结论:该研究可为广西海洋中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郝二伟;邓家刚;杜正彩;侯小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对肺癌晚期恶病质小鼠的影响.方法:SPF级C57 BL/6小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在成功建立Lewis肺癌胸膜转移恶病质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组、消炎痛组和顺铂组各12只,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体质量、饲料消耗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给药8d后,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组小鼠血清CEA、NSE、ProGRP水平,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及肿瘤组织TNF-R1表达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血清TNF-α、IL-6含量及肿瘤组织TNF-α、TNF-R2表达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养阴中药复方对肺癌晚期恶病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李斌;李艳肖;潘红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清胃黄连丸中栀子苷、芍药苷、盐酸小檗碱、丹皮酚和黄芩苷的含量,并测定3个厂家生产的清胃黄连丸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s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38 nm(栀子苷)、230 nm(芍药苷、盐酸小檗碱)和276 nm(丹皮酚、黄芩苷).结果:栀子苷、芍药苷、盐酸小檗碱、丹皮酚和黄芩苷质量浓度分别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且不同厂家的清胃黄连丸由于制剂工艺、原材料质量等不同,导致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郗洋;张熙洁;刘晓红;姜晖;付连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苗药苦竹叶的名称、基原、产地和性味功效、应用进行古今本草考证,苦竹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治热疮、除烦热、解酒毒等多种功效;其品种涉及禾本科川竹亚属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f、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McClure)C.D.Chu et C.S.Chao以及苦竹变种垂枝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Keng) Keng f.var.pendulifolius S.Y.Chen多种植物,主产于四川、贵州、江西、浙江等.该文可为苦竹叶药用资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本草学依据.
作者:任艳;党艺航;张志丹;万德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贵州省七星关区端午节传统药市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七星关区端午节传统药市交易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共鉴定出90种,分属于52科84属.结论:该调查结果可为保护和合理利用丰富的民族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七星关区传统端午节药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熊厚溪;武孔兵;张耀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牛膝菊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方法.结果:描述了牛膝菊全草的性状与根、茎、叶的显微特征,显微特征中非腺毛、腺毛、分泌道、气孔、导管、石细胞、冠毛、花粉粒等特征明显,构成了牛膝菊药材重要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该研究为牛膝菊制订质量标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王翔飞;孙园;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银杏叶中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对采集的16组银杏叶样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在不同产地,相同生长年限的银杏叶样品中,以安徽亳州产银杏叶中多糖含量高,山东郯城银杏叶中黄酮含量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银杏叶中的多糖和黄酮含量亦逐年增加,其中多糖含量变化于14年趋于稳定,黄酮含量于10年后即增长缓慢.结论: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银杏叶中多糖及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银杏叶的药材质量受自然环境、来源、生长年限等因素影响.
作者:王晓红;孙延龙;李万忠;孔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基于固相萃取和含内标HPLC特征图谱的大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的方法,获取大黄药材中的总蒽醌;用HPLC法建立大黄总蒽醌的特征图谱;DAD结合MSn对色谱峰进行定性,各个特征峰与内标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定量,从而对大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大黄提取的佳条件为料液比1∶150,回流提取60 min;提取液采用AccuBONDⅡSPE ODS-C18 Cartridges固相萃取柱,上样量1 mL,3 mL0.3%甲酸溶液分2次淋洗,然后3 mL 25%甲醇溶液(含0.3%甲酸)淋洗,3 mL甲醇洗脱,指标成分回收率为96.3%~103%;以5-羟甲基糠醛为内标物,建立了大黄总蒽醌的H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2个特征峰;考察了10批大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RSD< 3%,计算了各特征峰与内标峰的相对峰面积,通过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对比、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个特征峰与内标峰的相对峰面积可以基本反映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可以将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进行区分.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专属性强,通过外加内标物达到无对照品也能进行含量测定的目的,减少外界条件对特征图谱的影响,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大黄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亮;郭威;周倩;张军;于宗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乔松松塔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1)、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2)、7,12,13,15-四羟基-松香-8(14)-烯-18-酸(3)、7β,15-二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4)、18-降松香-8,11,13-三烯-4,7,15-三醇(5)、15-羟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6)、7α-羟基-15-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7α-羟基罗汉松烯-8(14)-烯-13-酮-18-酸(8)、齐墩果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5-羟基-7α-甲氧基-松香-8,11,13-三烯-18-酸、7α,13-二羟基-罗汉松-8,11,13-三烯-18-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玉美;罗建蓉;何文姬;杨四文;刘光明;张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别提取九里香花、叶和果实的挥发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部位的九里香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科学开发利用九里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九里香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结果:从三个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6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4种,花特有成分25种,叶特有成分7种,果实特有成分8种.结论:九里香三个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为九里香的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兆玉;郑家欢;林敬明;张明虹;吴观健;吴岳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新藤黄酸(0.00、0.63、1.25、2.50、5.00、10.00 mg/L)作用于HeLa细胞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和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RT-PCR、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NF-κB及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新藤黄酸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升高;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少;BCL-2、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随新藤黄酸浓度升高而降低;BAX、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随新藤黄酸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新藤黄酸在一定范围内能以剂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抑制其迁移.
作者:石玉荣;杨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油马钱子、砂马钱子和醋马钱子的抗炎镇痛作用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甩尾潜伏期影响法研究和比较油马钱子、砂马钱子和醋马钱子的抗炎及镇痛作用.结果:抗炎镇痛实验中,等剂量醋制马钱子抗炎镇痛效果优于油马钱子和砂马钱子.结论:该研究可为优化临床应用马钱子制剂的减毒增效炮制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红梅;刘若轩;李丽明;吴菲;李常青;郭洁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芝麻饼肥对裕丹参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芝麻饼肥施用量对裕丹参地上部植株重、根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适量增施芝麻饼肥可以促进裕丹参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粗、根条数和根重,裕丹参产量高可增加156.5%;适量增施芝麻饼肥裕丹参药材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增加.结论:增施芝麻饼肥可以提高裕丹参产量和品质,在方城县裕丹参栽培条件下芝麻饼肥的适宜施用量为2 250 kg/hm2.
作者:黄勇;张红瑞;王丰青;杨青华;曹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猫爪草总皂苷对H22实体瘤的增殖及其自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及猫爪草总皂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小鼠腋下注射H22细胞株建立实体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3 w.末次给药后记录瘤质量指数和胸腺、脾脏、肝脏、肾脏脏器系数、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凋亡基因BAX、BCL-2和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猫爪草总皂苷可显著降低H22实体瘤质量系数,抑瘤率达38.6%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显著促进BAX mRNA的表达,抑制BCL-2 mRNA的表达;并能上调Atg5、Beclin1 mRNA的表达.结论:猫爪草总皂苷可以抑制H22肝肿瘤的增殖,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活动有关.
作者:陈松海;陈奇;刘秋琼;林秋晓;谭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乌饭树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民间长期以来采其叶片制作乌饭.乌饭树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甾醇、萜类、有机酸、脂肪酸等次生代谢产物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乌饭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抑菌消炎和保护视网膜等生理活性功能,保健药用价值极高,开发应用前景广阔.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乌饭树化学成分和药理功能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赵青;陈庆生;方炎明;周鹏;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