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世君;马君
目的:鉴定一株来源于博落回植株叶片并具有抑菌活性的真菌菌株BLH34,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真菌菌株BLH34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与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菌株BLH34对3种供试菌有抑菌活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菌株BLH34被鉴定为不整青霉Penicillium turbatum,其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佳培养基配方为:5%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0.06% NaNO3和0.012% MgSO4·7H2O.结论:经过初步优化后菌株BLH34抑菌活性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基础.
作者:汪学军;闵长莉;韩彭垒;钱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摘花序与人工授粉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于开花期摘除花序或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丹参的形态指标和根部产量,并采用HPLC测定丹参的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摘花序有利于丹参地上部及地下部的生长,并显著增加活性成分含量.经人工授粉的丹参在果期的结实率达到53.95%,单株结籽数为自然条件下的16.6倍,且并不影响丹参产量、活性成分含量.结论:摘花序可提高丹参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丹参结籽数、结实率.该研究为丹参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赵琦;宋振巧;房信胜;仉劲;潘玉玲;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害虫为害是中药材储存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该文对中药材仓储害虫的为害及其优势种群进行简要总结,着重介绍了仓储害虫检测识别技术、温湿度控制技术、诱捕技术、辐照技术、气调技术、硫磺熏蒸、新型化学熏蒸剂、植物源杀虫剂和昆虫激素等在中药材仓储害虫防控方面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程茂高;乔卿梅;魏志华;李先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刺玫果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考察轧轮压力、轧轮转速、送料速度,以颗粒一次得率和颗粒脆碎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预测、分析、选取佳工艺.结果:佳制粒工艺条件为:轧轮压力3 MPa,轧轮转速13 r/min,送料速度19 r/min.结论:所优选的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刺玫果片的干法制粒.
作者:曹光环;王振中;曹苗苗;江维维;毕宇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种子性状与药材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实中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用Cellsens standard软件对种子性状指标数据化处理.结果:野生和栽培五味子种子千粒重、性状指标(长、宽、投影面积)两类样品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种子千粒重和性状指标-长、投影面积、种脐深,均与果实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且与五味子醇甲、五叶子醇乙、五叶子乙素、五叶子丙素和6种指标成分总含量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饱满、粒小的五味子种子作为种源,对于选育高木脂素含量的五味子种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艳超;马琳;张坚;王海英;王丽芝;李先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中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 18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RBC、WBC、Hb、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RBC、WBC、Hb、P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及血清CA19-9、NK、IL-12、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IL-12、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CA19-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及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肠道反应.
作者:王辉;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DN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降糖、降血脂、ACEI/ARB降压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营养指标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 h尿蛋白、TC、TG、LDL-C及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清长和食少纳呆等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Alb、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三系下降、肝肾功能受损、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白细胞<4.0×109/L 2例,肝功能损害l例,均于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老年DN患者的血糖与血脂、肾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作者:钱文娟;顾毅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以不同时期的地方志、文史资料等地方文献为主,古代本草为辅,结合实地调查,对重庆石斛资源分布及应用历史进行考证.结果表明,重庆系石斛道地产区,有16部地方文献对石斛有相关记载,并以民国《巴县志》和《石柱县医药志》记载为详细;原植物主要有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分布在巴南、大足、江津、合川等渝中和渝西地区;也有少数的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广东石斛Dendrobium wilsonii Rolfe和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 Z.H.Tsi,S.C.Cum et L G.Xu等,主要分布在石柱、万州、云阳、黔江等渝东一带,在解放前曾大量采集、加工和应用.由于过度采集,重庆石斛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应积极探索野生资源的引种驯化和仿生栽培,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李博然;明兴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综合评价白附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作用差别.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试验、睡眠试验、回苏灵惊厥试验考察白附子不同炮制品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以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法、二甲苯耳肿胀法来考察其抗炎镇痛作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白附子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白附子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惊厥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舔足时间和耳肿胀度;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综合作用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白附子姜矾制品、矾制品、生品、姜制品.结论: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抗惊厥及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熊成成;蔡婉萍;林嘉娜;陈文政;聂容珍;李书渊;陈艳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方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加减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国栋;黄紫锋;邓上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鉴定肺复康合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质谱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化学成分.同时采用HPLC法对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鉴定出5种化学成分:新芒果苷、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研究中,上述5种成分分别在2.08~ 104.0 μg/mL、2.00~100.0μg/mL、2.00 ~ 100.0 μ.g/mL、2.09 ~ 104.5 μg/mL、1.98~99.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1.3%~ 103.8%.结论:该实验结果为揭示肺复康合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作者:任燕;陈向明;赵娟娟;吕长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明确北青龙衣中萘醌类有效成分动态积累过程,确定北青龙衣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方法:以不同采样方式获得多产区不同采集时期北青龙衣样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桃醌、胡桃酮含量,结合药材产量,研究萘醌类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确定适宜采收时期.结果:3个产区各采集时期北青龙衣样本的总萘醌、胡桃醌、胡桃酮含量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8月中旬后急剧下降.结合药材产量,7月中旬至8月初有效成分总量积累达到大值.结论:综合总萘醌、胡桃醌、胡桃酮含量以及药材产量确定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初.
作者:霍金海;孙国东;任晓蕾;王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太子参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CA)、偏小二乘分析(PLS)、PCA排序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太子参中指标成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究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积累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产地与采收时间对太子参中指标成分含量均存在影响.气候因子中月低气温、月平均气湿、月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量是影响太子参指标成分含量的主导因素.结论:通过气候因子与指标成分间的正负相关性分析,可以解释太子参传统采收时间的合理性以及江苏句容太子参环肽B含量较高的原因.
作者:马阳;侯娅;邹立思;刘训红;兰才武;罗益远;刘娟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体外药效评价实验研究荆芥总黄酮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荆芥总黄酮作用Caco-2细胞24、48、72 h,检测其对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荆芥总黄酮配成低(0.3 mg/mL)、中(0.9mg/mL)、高(2.5 mg/mL)浓度,作用Caco-2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荆芥总黄酮各组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升高,细胞分裂周期的各时相所占的比例也发生了改变,其中G0/G1期、S期降低比例显著升高,GJM期比例显著降低.结论:荆芥总黄酮对Caco-2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肠癌细胞从G0/G1期向S期转化,增加S期细胞比例以延长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樊佳新;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改进2015年版中国药典土茯苓现有质量标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改进供试品溶液的处理过程,优化操作步骤.结果:色谱条件为VP-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冰醋酸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1 nm.改进方法的落新妇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1.1% (n=9).落新妇苷进样量在0.047 ~9.400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比较明显提高.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减少了实验过程中落新妇苷的损失,使结果更加准确,且操作较原方法简便.
作者:严爱娟;郭增喜;张文婷;黄琴伟;戚雁飞;赵维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急性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LPS(l00 μg/kg)建立大鼠急性炎症模型,通过血常规和血清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检测,结合肺脏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酒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parching AS with wine,J-VOAS)、当归炭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charred AS,C-VOAS)、生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raw AS,S-VOAS)的抗炎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s percentage,LY)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血清IL-1β、IL-6、NO、TNF-α含量极显著升高(P <0.001),IL-10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经J-VOAS、C-VOAS、S-VOAS干预后上述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炎性因介质及细胞因子均显著回调(P <0.05,P<0.01,P<0.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肺泡扩张,肺泡及间质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弥散性坏死,肝索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水肿;经J-VOAS干预后,其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对LPS所致大鼠急性炎症模型均有干预作用,其中J-VOAS干预作用好,其次为C-VOAS和S-VOAS.
作者:杨朝雪;姚万玲;纪鹏;李锦霞;张玲;华永丽;魏彦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从雷公藤中分离的喙枝孢属真菌Rhinocladiella sp.lgt-3的化学成分及其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酶标法测定化合物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Rhinocladiella sp.lgt-3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氢-3,4,8-三羟基-1(2H)-四氢萘酮(1)、(3R,4R)-4-羟基蜂蜜曲菌素(2)、蜂蜜曲菌素甲醚(3)、4-(2-羟基丁炔氧基)苯甲酸(4)、2,4-二羟基-6-((R)-4-羟基-2-氧代戊基)-3-甲基苯甲醛(5)、(Z)-N-(4-羟基苯乙烯基)甲酰胺(6)、aspterric acid(7)、蟾毒色胺(8)、5-羟基-N,N-二甲基色胺-N-氧化物(9)、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10).化合物1、8~10显示了中等强度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32、36、50、56 μ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作者:彭程;杨中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紫金龙种子的萌发特性,了解其适萌发温度、种子吸水性、种子萌发抑制性,获得有效的打破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方法:观测不同处理后紫金龙种子的萌发率.结果:紫金龙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种子吸水快时间是浸种后6~12h,种子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在50~400 mg/L范围内随着GA浓度的升高对紫金龙种子萌发促进作用随之增强,98%浓硫酸处理5~10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提早种子萌发时间.结论:紫金龙种子存在种皮障碍和含有抑制萌发物质,采用400~500 mg/L GA浸种或98%浓硫酸处理种子10 min能打破种子休眠.
作者:郭乔仪;鲁菊芬;杨美权;王洪丽;张金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博落回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博落回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等波谱手段确定了结构,分别鉴定为:6-氰基二氢白屈菜红碱(1)、6-氰基二氢白屈菜黄碱(2)、二氢白屈菜玉红碱(3)、6-甲氧基去甲白屈菜红碱(4)、二氢血根碱(5)、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豆甾醇(7).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的天然化合物,化合物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余坤;彭懿;卿志星;杨鹏;左姿;曾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波动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HUVECs与丹酚酸B孵育24h后暴露于波动高糖(5.5 mmol/L 12 h,33.3 mmol/L 12 h)72 h.MTT法检测HUVECs活力,比色法检测NO、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及Caspase-3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p-eNOS、BAX及BCL-2蛋白水平.结果:丹酚酸B可显著抑制波动高糖诱导的HUVECs凋亡,增强细胞活力,上调p-eNOS蛋白水平,促进NO释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活性,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降低NO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和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B可显著减轻波动高糖诱导的HU-VECs损伤与凋亡,其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而下调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任尤楠;陶善珺;赵梦秋;郑书国;朱元美;杨解人;吴元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