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内生真菌Rhinocladiella sp.lgt-3的化学成分研究

彭程;杨中铎

关键词:雷公藤, 喙枝孢属, 化学成分,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摘要:目的:研究从雷公藤中分离的喙枝孢属真菌Rhinocladiella sp.lgt-3的化学成分及其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酶标法测定化合物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Rhinocladiella sp.lgt-3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氢-3,4,8-三羟基-1(2H)-四氢萘酮(1)、(3R,4R)-4-羟基蜂蜜曲菌素(2)、蜂蜜曲菌素甲醚(3)、4-(2-羟基丁炔氧基)苯甲酸(4)、2,4-二羟基-6-((R)-4-羟基-2-氧代戊基)-3-甲基苯甲醛(5)、(Z)-N-(4-羟基苯乙烯基)甲酰胺(6)、aspterric acid(7)、蟾毒色胺(8)、5-羟基-N,N-二甲基色胺-N-氧化物(9)、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10).化合物1、8~10显示了中等强度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32、36、50、56 μ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华泽兰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华泽兰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比色法评价6个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upalinilide G(1)、8β-(4'-hydroxytigloyloxy)-5-desoxy-8-desacyleuparotin(2)、3-(hydroxymethyl)-1,13,14,15-tetrahydroxy-7,11,15-trimethyl-2,6,10-hexadecatriene(3)、3-(hydroxymethyl)-1,13,15-trihydroxy-7,11,15-trimethyl-2,6,10-hexadecatrien-14-yl acetate (4)、eupafolin (5)、hiyodorilactone B(6).化合物2对人胃癌HGC-27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IC50分别为4.29 μg/mL、5.53 μg/mL.结论: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HGC-27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作者:尉小琴;刘呈雄;邹坤;贺海波;汪鋆植;吴一航;许应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扭肚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药扭肚藤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扭肚藤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咖啡酸(2)、水杨酸(3)、异香草酸(4)、阿魏酸(5)、咖啡酸甲酯(6)、咖啡碱(7)、3,6-diiso-propylpiperazin-2,5-dione(8)、东莨菪内酯(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胥爱丽;陈雪;江洁怡;陈昭;丁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摘花序和人工授粉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摘花序与人工授粉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于开花期摘除花序或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丹参的形态指标和根部产量,并采用HPLC测定丹参的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摘花序有利于丹参地上部及地下部的生长,并显著增加活性成分含量.经人工授粉的丹参在果期的结实率达到53.95%,单株结籽数为自然条件下的16.6倍,且并不影响丹参产量、活性成分含量.结论:摘花序可提高丹参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丹参结籽数、结实率.该研究为丹参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赵琦;宋振巧;房信胜;仉劲;潘玉玲;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化香树果序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化香树果序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1)、熊果酸(2)、二十六烯(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2,5,8-三羟基-3-甲氧基-1,4-萘醌(6)、3,3'-二甲氧基鞣花酸(7)、鞣花酸(8)、4'-羟基异黄酮-7-O-β-D-半乳糖苷(9)、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10)、没食子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贾晓妮;王军宪;成昱霖;支媗;王茂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液-质联用研究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目的:建立UPLC-MS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以延胡索乙素为内标,组织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进行UPLC-MS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BEHC18(2.1 mm ×100 mm,1.7μm),流动相为0.2%的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正离子检测模式,选择的检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降氧化北美次碱m/z 191.904/118.973,8-氧黄连碱m/z335.877/308.072,盐酸巴马汀m/z351.94/294.554,表小檗碱m/z335.94/262.112,非洲防己碱m/z337.94/322.422,黄连碱m/z 319.904/292.037,延胡索乙素m/z355.977/192.036,盐酸小檗碱m/z335.94/320.036,氧化小檗碱m/z351.94/321.995,药根碱m/z 337.94/322.949.结果:在大鼠不同组织中,9个生物碱成分在测定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1);方法的精密度RSD小于15%,准确度和稳定性均在±15%以内,提取回收率在72.1%~82.9%之间,RSD≤15%.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巴马汀成分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降氧化北美次碱、8-氧黄连碱、氧化小檗碱仅在肝及心/肾中检测到.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应用于检测大鼠体内生物碱类成分的组织分布研究是可行的.

    作者:毕肖林;王亚;池玉梅;狄留庆;李俊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白芍中5种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白芍中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芍药苷为参照物,计算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外标法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一测多评法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得到的16批白芍样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白芍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可靠准确.

    作者:张文生;张秋霞;金林;赵万顺;杨文静;章顺楠;叶正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化学基础”探讨新风胶囊方中雷公藤配伍减毒作用

    目的:通过对新风胶囊进行拆方,观察方中雷公藤配伍其他药味前后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揭示方中主要影响雷公藤毒性的药味.方法:结合“组分剔除法”采用HPLC法测定各拆方组雷公藤甲素的溶出,并对雷公藤与主要影响其毒性的药味配伍前后进行全成分分析.结果:雷公藤与黄芪配伍可明显减少雷公藤甲素的溶出(P<0.01),与薏苡仁、蜈蚣配伍对雷公藤甲素溶出无显著影响;雷公藤配伍黄芪,通过对峰面积的比较,配伍后有10个峰的峰面积不变,除去4个未能归属的峰,有20个峰的峰面积发生变化,其中17个峰的峰面积减小,3个峰的峰面积增大.结论: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推断,雷公藤与黄芪配伍,可以降低雷公藤的毒性作用,且药物之间的配伍不仅是成分的简单加和,还包括质和量的变化.

    作者:孟楣;张静;江莹;许坡;唐利宇;戴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栽培蕲艾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栽培蕲艾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测定方法,为栽培蕲艾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蕲艾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栽培蕲艾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蕲州栽培蕲艾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栽培蕲艾挥发性成分中含有2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2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5%),建立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为栽培蕲艾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杰;卢金清;江汉美;屠寒;周坤;郭胜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Box-Behnken设计优化熟三七皂苷类成分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优化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干膏率的总评归一值(0D)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结合效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经优化确定佳提取工艺为:取熟三七粉末适量,加入16倍量70%乙醇溶液,提取3次,每次2.5h.该工艺条件所得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偏差较小.结论:通过实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与真实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的预测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及于膏率等指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蒋万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HPLC研究夏桑菊颗粒配伍成分变化规律

    目的:应用HPLC建立夏桑菊颗粒的特征图谱,研究配伍对夏桑菊颗粒中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特征图谱的影响.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1.0%冰乙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5℃.结果:确定夏桑菊颗粒中的14个特征峰,且对特征峰进行了相应归属:其中6个来源于夏枯草,5个来源于野菊花,3个共同来源于桑叶和野菊花;同时利用对照品指认了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蒙花苷4个成分,明确了配伍对这4个成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夏桑菊颗粒中各单味药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特征成分在配伍后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者:夏伯候;皮胜玲;周亚敏;谢嘉驰;林丽美;李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鸽呕吐模型及家兔浆膜胃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鸽呕吐模型及家兔浆膜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建立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的防治作用及对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家兔麻醉后将胃电电极与RM624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金钗石斛提取物对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均可延长其呕吐潜伏期,降低呕吐频率,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并能减弱家兔胃电活动的振幅和频率.结论: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减弱浆膜胃电活动有关.

    作者:肖迅;杨燕;张红;梁刚;刘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槐定碱2种加药方式对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TLR4-JNK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和预混合2种给药方式对脂多糖(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LPS的分子机制.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5组:RAW264.7细胞对照组加入未加血清的DMEM培养基;LPS组加含100 μg/L LPS的DMEM培养基;槐定碱药物组加含31.25 mg/L槐定碱的DMEM培养基;槐定碱预处理组以含31.25 mg/L槐定碱的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24 h弃去槐定碱,而后加入100 μg/L LPS的DMEM培养基继续孵育细胞;槐定碱预混合组以终浓度为31.25 mg/L槐定碱与100μg/L LPS预先混合1h的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上述5组处理完毕后于5、30、60、120 min收集细胞,以RT-PCR技术检测RAW264.7细胞TLR4、JNK、c-jun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jun的蛋白的表达.结果:RAW264.7细胞对照组与槐定碱药物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RAW264.7细胞的TLR4、JNK、c-jun mRNA及c-ju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RAW264.7细胞对照组(P<0.01或P<0.05),但各指标显著升高的时间点有所不同;槐定碱预处理组与槐定碱预混合组RAW264.7细胞TLR4、JNK、c-jun mRNA及c-ju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LPS组(P<0.01或P<0.05),但各指标显著降低的时间点有所不同.结论:槐定碱可通过调控TLR4-JN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LPS作用,其不同加药方式显示的效应表明其作用可能是多环节的.

    作者:刘静;李宾;周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1.5%、石榴皮总多酚部位2%、白凡士林8%、硬脂酸2%、十六醇4%、十八醇4%、甘油6%、丙二醇6%、十二烷基硫酸钠1%、单硬脂酸甘油酯2%、依地酸二钠0.1%、羟苯乙酯0.1%、加纯净水至10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15 min.制备的产品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易涂布、物理稳定性好.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产品质量稳定,拓宽了纯天然中药用于皮肤护理的应用前景,适用于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推广.

    作者:范鹏举;张春虎;李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GC-MS分析金钗石斛花挥发油成分

    目的:分析金钗石斛花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金钗石斛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3.14%.结论:本研究可作为药材质量控制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

    作者:郑家欢;吴观健;吴岳滨;黄润祥;郑艳雁;刘志霞;王兆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归历史资源分布本草考证

    该文通过整理和考证现存本草与历代古籍文献,大致标明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的历代道地产区,并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当归品种和产地混乱问题,考证古代当归道地产区,并为现今当归栽种基地的优选提供参考.

    作者:张瑛;王亚丽;潘新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川麦冬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对四川地区生产、流通和临床应用的麦冬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四川地区麦冬药材质量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四川地区不同产地、市场、饮片厂、药店的麦冬药材样品105份,采用药典方法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麦冬总皂苷、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残和二氧化硫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5份麦冬药材样品的水分含量在5.7%~17.9%,总灰分含量在0.9% ~3.4%,浸出物含量在68.7%~95.1%,总皂苷含量在0.12% ~0.57%,二氧化硫超标率为23.8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均符合限量要求,3种有机农药均未检出,麦冬皂苷D的含量在0.04~ 0.30 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A的含量在0.0170 ~0.0837 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在0.0049 ~0.0370mg/kg.结论:105份麦冬药材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法定标准不健全,特别是在安全性监控方面尚缺乏标准,建议四川地区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加强安全性方面的控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发明;杨海燕;杨瑞山;李敏;包小红;周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管秦艽U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黄管秦艽和大叶秦艽的UPLC指纹图谱,对两者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柱(50 mim×2.1 mm,1.7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分析指纹区和特征峰.结果:标定了黄管秦艽13个共有峰,13批黄管秦艽药材都有较高的相似度(0.976 ~0.997),用于指纹图谱适用性检验的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也有较高的相似度(0.99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黄管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燕梅;黄得栋;卢有媛;林丽;马晓辉;朱田田;晋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具有抑菌活性的博落回内生真菌BLH34鉴定及发酵优化

    目的:鉴定一株来源于博落回植株叶片并具有抑菌活性的真菌菌株BLH34,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真菌菌株BLH34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与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菌株BLH34对3种供试菌有抑菌活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菌株BLH34被鉴定为不整青霉Penicillium turbatum,其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佳培养基配方为:5%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0.06% NaNO3和0.012% MgSO4·7H2O.结论:经过初步优化后菌株BLH34抑菌活性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基础.

    作者:汪学军;闵长莉;韩彭垒;钱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期对湖南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影响

    目的: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为指标,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期对湖南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湖南溆浦、隆回、中方产灰毡毛忍冬的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药材的绿原酸含量影响明显,表现为烘干>晾干>晒干,但对药材的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规律性.不同采收期的绿原酸含量表现为绿蕾>白蕾>银花>金花,木犀草苷含量表现为白蕾>绿蕾>银花>金花.其中,中方产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含量高,且高于对照“密银花”的绿原酸含量;隆回和中方产灰毡毛忍冬的白蕾的木犀草苷含量较高,但低于对照“密银花”的木犀草苷含量.结论:花蕾期(绿蕾和白蕾)是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加工方法以烘干为宜;三地的样品中,中方县的优.

    作者:何春萍;何庭;张莉;田天顺;佘朝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刺玫果片干法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刺玫果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考察轧轮压力、轧轮转速、送料速度,以颗粒一次得率和颗粒脆碎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预测、分析、选取佳工艺.结果:佳制粒工艺条件为:轧轮压力3 MPa,轧轮转速13 r/min,送料速度19 r/min.结论:所优选的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刺玫果片的干法制粒.

    作者:曹光环;王振中;曹苗苗;江维维;毕宇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