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娟;顾毅峰
目的:对山胡椒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成分对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RP-18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并结合MS、NMR等波谱解析技术及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山胡椒根中生物碱及萜类成分,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山胡椒根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1)、N-甲基樟苍碱(2)、樟苍碱(3)、波尔定碱(4)、去甲异波尔定碱(5)、去甲异紫堇定碱(6)、对盖烷-反式-3,8-二醇(7)、对盖烷-顺式-3,8-二醇(8)、eudesm-4(15)-ene-7,11-diol(9)、4β,6β-dihydroxy-1α,5β(H)-guai-9-ene(10).化合物2~4对4种肿瘤细胞HT-29、SGC-7901、SMMC-7721和A549增殖均具有抑制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生物碱类成分,化合物1、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特别是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在中、高浓度给药情况下,甚至优于同浓度的阳性对照药物依托泊苷VP-16.
作者:刘婷;李文艺;刘小文;齐成媚;袁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为指标,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期对湖南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湖南溆浦、隆回、中方产灰毡毛忍冬的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药材的绿原酸含量影响明显,表现为烘干>晾干>晒干,但对药材的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规律性.不同采收期的绿原酸含量表现为绿蕾>白蕾>银花>金花,木犀草苷含量表现为白蕾>绿蕾>银花>金花.其中,中方产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含量高,且高于对照“密银花”的绿原酸含量;隆回和中方产灰毡毛忍冬的白蕾的木犀草苷含量较高,但低于对照“密银花”的木犀草苷含量.结论:花蕾期(绿蕾和白蕾)是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加工方法以烘干为宜;三地的样品中,中方县的优.
作者:何春萍;何庭;张莉;田天顺;佘朝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该文通过整理和考证现存本草与历代古籍文献,大致标明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的历代道地产区,并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当归品种和产地混乱问题,考证古代当归道地产区,并为现今当归栽种基地的优选提供参考.
作者:张瑛;王亚丽;潘新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考察HPLC法同时检测心脑健片中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BenetnachTM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水:乙腈:磷酸=95.0∶4.5∶0.5,B:水:乙腈:磷酸=49.0∶0.5∶0.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进样量:20 μL.结果:4个批号的心脑健片中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24.1~27.7 mg/片、15.9~ 18.5 mg/片和12.2~17.3 mg/片.结论: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HPLC同时检测为心脑健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晓群;赵荣诚;张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为探讨艾纳香对光照的响应机理,寻求适宜艾纳香生长的佳栽培条件.方法:以有性繁殖的1年龄艾纳香幼苗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5月开始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四梯度遮阴处理试验:全光照;轻度遮阴,透光率(75±3)%;中度遮阴,透光率(45±5)%;重度遮阴,透光率(20±3)%.对不同遮阴胁迫下艾纳香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轻度遮阴胁迫下植物长势好,叶片含水量大,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来弥补少量光照不足.中度和重度遮阴胁迫下植物细胞已受到损伤,细胞渗透势不平衡,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增幅较大,通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的改变产生化学防御体系,减小细胞受损程度.重度遮阴胁迫下,艾纳香植株长势差,出现明显的叶片变大变薄现象,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都大量减小,在渗透物质与抗氧化酶活性调节下,植物维持较弱生长特征.结论:夏季轻度遮阴处理可促进艾纳香幼苗生长发育.
作者:李丽霞;刘济明;池馨;廖小锋;骆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波动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HUVECs与丹酚酸B孵育24h后暴露于波动高糖(5.5 mmol/L 12 h,33.3 mmol/L 12 h)72 h.MTT法检测HUVECs活力,比色法检测NO、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及Caspase-3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p-eNOS、BAX及BCL-2蛋白水平.结果:丹酚酸B可显著抑制波动高糖诱导的HUVECs凋亡,增强细胞活力,上调p-eNOS蛋白水平,促进NO释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活性,提高细胞总抗氧化能力,降低NO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和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B可显著减轻波动高糖诱导的HU-VECs损伤与凋亡,其机制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而下调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任尤楠;陶善珺;赵梦秋;郑书国;朱元美;杨解人;吴元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明确北青龙衣中萘醌类有效成分动态积累过程,确定北青龙衣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方法:以不同采样方式获得多产区不同采集时期北青龙衣样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萘醌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桃醌、胡桃酮含量,结合药材产量,研究萘醌类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确定适宜采收时期.结果:3个产区各采集时期北青龙衣样本的总萘醌、胡桃醌、胡桃酮含量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8月中旬后急剧下降.结合药材产量,7月中旬至8月初有效成分总量积累达到大值.结论:综合总萘醌、胡桃醌、胡桃酮含量以及药材产量确定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初.
作者:霍金海;孙国东;任晓蕾;王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种子性状与药材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实中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用Cellsens standard软件对种子性状指标数据化处理.结果:野生和栽培五味子种子千粒重、性状指标(长、宽、投影面积)两类样品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种子千粒重和性状指标-长、投影面积、种脐深,均与果实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且与五味子醇甲、五叶子醇乙、五叶子乙素、五叶子丙素和6种指标成分总含量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饱满、粒小的五味子种子作为种源,对于选育高木脂素含量的五味子种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艳超;马琳;张坚;王海英;王丽芝;李先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害虫为害是中药材储存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该文对中药材仓储害虫的为害及其优势种群进行简要总结,着重介绍了仓储害虫检测识别技术、温湿度控制技术、诱捕技术、辐照技术、气调技术、硫磺熏蒸、新型化学熏蒸剂、植物源杀虫剂和昆虫激素等在中药材仓储害虫防控方面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程茂高;乔卿梅;魏志华;李先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1.5%、石榴皮总多酚部位2%、白凡士林8%、硬脂酸2%、十六醇4%、十八醇4%、甘油6%、丙二醇6%、十二烷基硫酸钠1%、单硬脂酸甘油酯2%、依地酸二钠0.1%、羟苯乙酯0.1%、加纯净水至10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15 min.制备的产品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易涂布、物理稳定性好.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产品质量稳定,拓宽了纯天然中药用于皮肤护理的应用前景,适用于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推广.
作者:范鹏举;张春虎;李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药扭肚藤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扭肚藤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咖啡酸(2)、水杨酸(3)、异香草酸(4)、阿魏酸(5)、咖啡酸甲酯(6)、咖啡碱(7)、3,6-diiso-propylpiperazin-2,5-dione(8)、东莨菪内酯(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胥爱丽;陈雪;江洁怡;陈昭;丁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摘花序与人工授粉对丹参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于开花期摘除花序或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丹参的形态指标和根部产量,并采用HPLC测定丹参的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摘花序有利于丹参地上部及地下部的生长,并显著增加活性成分含量.经人工授粉的丹参在果期的结实率达到53.95%,单株结籽数为自然条件下的16.6倍,且并不影响丹参产量、活性成分含量.结论:摘花序可提高丹参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人工授粉显著提高丹参结籽数、结实率.该研究为丹参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赵琦;宋振巧;房信胜;仉劲;潘玉玲;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甘肃栽培党参的亲缘关系、居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进行标记,利用POPGEN和NTSY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筛选出16对引物,共扩增出125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2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6%.平均等位基因数(Na)1.95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07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0.306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337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Ⅰ)0.4658.6个党参居群的总遗传多样度(Ht)为0.3118,居群内遗传多样度(Hs)为0.2655,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484,基因流(Nm)为2.8685.结论:甘肃党参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基础较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
作者:刘新星;陈玉梁;石有太;罗俊杰;厚毅清;张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优化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干膏率的总评归一值(0D)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结合效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经优化确定佳提取工艺为:取熟三七粉末适量,加入16倍量70%乙醇溶液,提取3次,每次2.5h.该工艺条件所得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偏差较小.结论:通过实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与真实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的预测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及于膏率等指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蒋万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然环境对不同基原党参原植物遗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与HPLC指纹图谱技术分别对3个种群24个居群和10批党参药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UPGMA方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个居群按照物种分类聚为3类.自甘肃文县和四川九寨沟县迁地引种的素花党参居群聚为第Ⅰ类.自湖北省板桥镇引种的川党参居群单独归为第Ⅱ类.迁地引种的党参居群与山西不同地理分布的野生及家种党参居群聚为第Ⅲ类.迁地引种的3个基原10批党参药材与对照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大于0.8,其化学成分趋于相似,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包括原产地及其迁地引种的不同基原党参种群间遗传差异由其物种内在的遗传特性引起,党参种内居群间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又呈一定相关性,而3个基原党参药材的化学成分则更易受到栽培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者:谷聪;曹玲亚;苏强;关琳静;杨静;高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白芍中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芍药苷为参照物,计算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外标法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一测多评法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得到的16批白芍样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白芍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可靠准确.
作者:张文生;张秋霞;金林;赵万顺;杨文静;章顺楠;叶正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渐尖毛蕨总黄酮对慢性镉暴露诱导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暴露于含250 mg/L氯化镉饮水16 w的方式诱导大鼠慢性肾损伤模型,灌胃渐尖毛蕨总黄酮干预.实验周期结束后检测大鼠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肾脏TGF-β1和微小RNA (miR)-29a/b/c的表达.结果:渐尖毛蕨总黄酮能显著改善镉诱导的大鼠肾脏胶原沉积,降低血清Cr、BUN、MDA水平,提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抑制肾组织TGF-β1表达并上调miR-29a/b/c表达.结论:渐尖毛蕨总黄酮对慢性镉暴露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调控肾脏TGF-及miR-29a/b/c表达有关.
作者:武欣迎;陈镜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DN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降糖、降血脂、ACEI/ARB降压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营养指标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 h尿蛋白、TC、TG、LDL-C及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清长和食少纳呆等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Alb、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三系下降、肝肾功能受损、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白细胞<4.0×109/L 2例,肝功能损害l例,均于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老年DN患者的血糖与血脂、肾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作者:钱文娟;顾毅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例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肺化痰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临床控制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eNO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Fe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车蕙芳;徐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博落回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博落回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等波谱手段确定了结构,分别鉴定为:6-氰基二氢白屈菜红碱(1)、6-氰基二氢白屈菜黄碱(2)、二氢白屈菜玉红碱(3)、6-甲氧基去甲白屈菜红碱(4)、二氢血根碱(5)、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豆甾醇(7).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的天然化合物,化合物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余坤;彭懿;卿志星;杨鹏;左姿;曾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