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蕙芳;徐慧平
目的:观察温阳复脉汤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肢冷症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温阳复脉汤辅助治疗,治疗3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LT、MPV、PCT、PD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复脉汤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肢冷症的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高占华;周颖;王玉满;孔令娟;刘岩;赵玉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鸽呕吐模型及家兔浆膜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建立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的防治作用及对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家兔麻醉后将胃电电极与RM624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金钗石斛提取物对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均可延长其呕吐潜伏期,降低呕吐频率,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并能减弱家兔胃电活动的振幅和频率.结论: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减弱浆膜胃电活动有关.
作者:肖迅;杨燕;张红;梁刚;刘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白芍中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以芍药苷为参照物,计算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外标法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一测多评法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得到的16批白芍样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相对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白芍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可靠准确.
作者:张文生;张秋霞;金林;赵万顺;杨文静;章顺楠;叶正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一点红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实验分成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糖尿病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150 mg/kg)阳性对照组及一点红提取物低(1 g/kg)、中(5 g/kg)、高(10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FBG、MDA显著升高(P<0.05),HDL-C、Fins、C-P、SOD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TG、TC、LDL-C、FBG、MDA显著降低(P<0.05),HDL-C、Fins、C-P、SOD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胰岛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紊乱、胞浆减少、胰岛内细胞边界不清、不规则.一点红各组大鼠随着药物剂量升高,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渐改善.结论:一点红提取物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并能提高模型动物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及血脂水平,对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培燕;陈应康;杨小军;刘大腾;叶劲松;周丽琴;赵洪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DN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降糖、降血脂、ACEI/ARB降压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营养指标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 h尿蛋白、TC、TG、LDL-C及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清长和食少纳呆等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Alb、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三系下降、肝肾功能受损、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白细胞<4.0×109/L 2例,肝功能损害l例,均于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老年DN患者的血糖与血脂、肾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作者:钱文娟;顾毅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引种沉香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根据广东惠州沉香基地引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沉香的种子繁殖、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沉香好用种子繁殖,将沉香种子和湿沙按1:4的比例混匀,贮藏期控制在7天以内发芽率高,直接利用母树下自然发芽的1年生野苗进行移栽成活率高.沉香苗移栽时选用一层网遮荫,基肥好选择鸡粪或者复合肥.移栽沉香营养袋苗要明显好于沙床苗,生产上应选营养袋苗进行移栽.苗期的管理在除草、松土追肥、修剪方面都要选择合适的时期,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以确保沉香快速健康生长.结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沉香在广东惠州生长适宜,可推广种植.
作者:贺握权;廖建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从雷公藤中分离的喙枝孢属真菌Rhinocladiella sp.lgt-3的化学成分及其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酶标法测定化合物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Rhinocladiella sp.lgt-3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氢-3,4,8-三羟基-1(2H)-四氢萘酮(1)、(3R,4R)-4-羟基蜂蜜曲菌素(2)、蜂蜜曲菌素甲醚(3)、4-(2-羟基丁炔氧基)苯甲酸(4)、2,4-二羟基-6-((R)-4-羟基-2-氧代戊基)-3-甲基苯甲醛(5)、(Z)-N-(4-羟基苯乙烯基)甲酰胺(6)、aspterric acid(7)、蟾毒色胺(8)、5-羟基-N,N-二甲基色胺-N-氧化物(9)、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10).化合物1、8~10显示了中等强度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32、36、50、56 μ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作者:彭程;杨中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该文通过整理和考证现存本草与历代古籍文献,大致标明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的历代道地产区,并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当归品种和产地混乱问题,考证古代当归道地产区,并为现今当归栽种基地的优选提供参考.
作者:张瑛;王亚丽;潘新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例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肺化痰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临床控制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eNO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Fe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车蕙芳;徐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山胡椒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成分对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RP-18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并结合MS、NMR等波谱解析技术及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山胡椒根中生物碱及萜类成分,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山胡椒根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1)、N-甲基樟苍碱(2)、樟苍碱(3)、波尔定碱(4)、去甲异波尔定碱(5)、去甲异紫堇定碱(6)、对盖烷-反式-3,8-二醇(7)、对盖烷-顺式-3,8-二醇(8)、eudesm-4(15)-ene-7,11-diol(9)、4β,6β-dihydroxy-1α,5β(H)-guai-9-ene(10).化合物2~4对4种肿瘤细胞HT-29、SGC-7901、SMMC-7721和A549增殖均具有抑制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生物碱类成分,化合物1、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特别是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在中、高浓度给药情况下,甚至优于同浓度的阳性对照药物依托泊苷VP-16.
作者:刘婷;李文艺;刘小文;齐成媚;袁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8、6(17),12(E)-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在Caco-2细胞中的代谢产物及途径.方法:100 μg/mol千金子二萜类化合物作用于Caco-2细胞3、6、12 h后收集并纯化样品,LC/MS/MS分析鉴定代谢产物.结果:千金子素L1在Caco-2细胞中首先发生酯基水解,然后再被甲基化,终鉴定得到两个甲基化产物;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8及6(17),12(E)-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各鉴定出一个酯基水解产物.结论:千金子素L1在Caco-2细胞中主要代谢途径为酯基水解和甲基化;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8及6(17),12(E)-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在Caco-2细胞中主要代谢途径为酯基水解.LC/MS/MS可以快速、灵敏地鉴定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8及6(17),12(E)-千金二萜醇-5,15-二乙酸-3-苯乙酸酯在Caco-2细胞中代谢产物.
作者:唐思丽;张玲玲;黄文菁;陈虎彪;张建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化香树果序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1)、熊果酸(2)、二十六烯(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2,5,8-三羟基-3-甲氧基-1,4-萘醌(6)、3,3'-二甲氧基鞣花酸(7)、鞣花酸(8)、4'-羟基异黄酮-7-O-β-D-半乳糖苷(9)、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10)、没食子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贾晓妮;王军宪;成昱霖;支媗;王茂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应用HPLC建立夏桑菊颗粒的特征图谱,研究配伍对夏桑菊颗粒中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特征图谱的影响.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1.0%冰乙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5℃.结果:确定夏桑菊颗粒中的14个特征峰,且对特征峰进行了相应归属:其中6个来源于夏枯草,5个来源于野菊花,3个共同来源于桑叶和野菊花;同时利用对照品指认了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蒙花苷4个成分,明确了配伍对这4个成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夏桑菊颗粒中各单味药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特征成分在配伍后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者:夏伯候;皮胜玲;周亚敏;谢嘉驰;林丽美;李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四川地区生产、流通和临床应用的麦冬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四川地区麦冬药材质量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四川地区不同产地、市场、饮片厂、药店的麦冬药材样品105份,采用药典方法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麦冬总皂苷、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残和二氧化硫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5份麦冬药材样品的水分含量在5.7%~17.9%,总灰分含量在0.9% ~3.4%,浸出物含量在68.7%~95.1%,总皂苷含量在0.12% ~0.57%,二氧化硫超标率为23.8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均符合限量要求,3种有机农药均未检出,麦冬皂苷D的含量在0.04~ 0.30 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A的含量在0.0170 ~0.0837 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在0.0049 ~0.0370mg/kg.结论:105份麦冬药材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法定标准不健全,特别是在安全性监控方面尚缺乏标准,建议四川地区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加强安全性方面的控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发明;杨海燕;杨瑞山;李敏;包小红;周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和预混合2种给药方式对脂多糖(LPS)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LPS的分子机制.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5组:RAW264.7细胞对照组加入未加血清的DMEM培养基;LPS组加含100 μg/L LPS的DMEM培养基;槐定碱药物组加含31.25 mg/L槐定碱的DMEM培养基;槐定碱预处理组以含31.25 mg/L槐定碱的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24 h弃去槐定碱,而后加入100 μg/L LPS的DMEM培养基继续孵育细胞;槐定碱预混合组以终浓度为31.25 mg/L槐定碱与100μg/L LPS预先混合1h的DMEM培养基孵育细胞.上述5组处理完毕后于5、30、60、120 min收集细胞,以RT-PCR技术检测RAW264.7细胞TLR4、JNK、c-jun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jun的蛋白的表达.结果:RAW264.7细胞对照组与槐定碱药物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RAW264.7细胞的TLR4、JNK、c-jun mRNA及c-ju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RAW264.7细胞对照组(P<0.01或P<0.05),但各指标显著升高的时间点有所不同;槐定碱预处理组与槐定碱预混合组RAW264.7细胞TLR4、JNK、c-jun mRNA及c-ju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LPS组(P<0.01或P<0.05),但各指标显著降低的时间点有所不同.结论:槐定碱可通过调控TLR4-JN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LPS作用,其不同加药方式显示的效应表明其作用可能是多环节的.
作者:刘静;李宾;周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水蛭(日本医蛭)进行组织学研究,为更好的保护这一宝贵中药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学切片及显微拍照方法,对日本医蛭皮肤及消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日本医蛭体壁可分为5层,分别是:表皮层、上皮层、真皮层、肌肉层、葡萄状组织.日本医蛭消化系统主要由口、咽、食道、嗉囊、肠、直肠以及肛门等部分构成.结论:本研究可为日本医蛭养殖学、病理学以及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作者:鲁增辉;石萍;陈仕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中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 18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RBC、WBC、Hb、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RBC、WBC、Hb、P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及血清CA19-9、NK、IL-12、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IL-12、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CA19-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及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肠道反应.
作者:王辉;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该文对《肘后备急方》中的“蓝”进行本草考证,认为所载的蓝淀和蓝汁应为十字花科的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蓝实应为以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a Ait.为主的种子.
作者:戴卫波;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鉴定肺复康合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质谱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化学成分.同时采用HPLC法对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鉴定出5种化学成分:新芒果苷、芒果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研究中,上述5种成分分别在2.08~ 104.0 μg/mL、2.00~100.0μg/mL、2.00 ~ 100.0 μ.g/mL、2.09 ~ 104.5 μg/mL、1.98~99.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1.3%~ 103.8%.结论:该实验结果为揭示肺复康合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作者:任燕;陈向明;赵娟娟;吕长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金钗石斛花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金钗石斛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3.14%.结论:本研究可作为药材质量控制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
作者:郑家欢;吴观健;吴岳滨;黄润祥;郑艳雁;刘志霞;王兆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