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

段明明;王志民;辛学知;张莉丽;林鸿

关键词:治疗结果, 护理, 骶神经电刺激, 盆底痉挛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接受SNS治疗的SPFS患者36例,观察SNS的治疗效果,总结SNS的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经1个疗程的SNS治疗后,36例患者治愈12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36例患者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肛门疼痛、肛门梗阻感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972,22.500,56.933,40.500;P <0.01).结论 SNS治疗SPFS的效果确切,治疗前心理护理、治疗后健康宣教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护理教育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中完善自我护理教育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专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88例全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中加强自我护理的教育,护理干预1个月后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的自我护理教育,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分别为(68.23±10.62),(67.16±12.72),(64.31±16.45),(63.52±14.14),(70.87±15.74),(63.52±11.55),(65.74±15.25),(64.36±17.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2.55±16.53),(56.25±17.88),(57.63±14.53),(52.62±15.65),(53.57±16.45),(61.63±18.34),(64.56±18.64),(61.83±14.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64,12.68,13.55,13.36,15.73,13.53,12.71,15.44;P <0.05).结论 在健康教育中加强自我护理教育有助于提高无喉患者在生活中的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丽茎;吴洁丽;龚未池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医疗活动中患者授权的应用进展

    目前我国的医疗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护患关系还是很紧张.患者需要越来越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他们希望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现在倡导的优质护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人员与患者分享权力,鼓励患者参与护理决策是优质护理的保证[1].患者授权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保证平等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护理决策和促进自我护理[2].患者授权促进了优质护理的发展,而优质护理也促进患者授权的顺利进行.而且通过授权可以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创造了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实践[3],从而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患者的健康.目前国内患者授权的研究较少,研究范围较窄,现就国内外关于患者授权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素霞;易巧云;张茜;唐漫漫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患者采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即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运动、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自行锻炼,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急性发作例次数及住院例次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分别为(1.82±0.14)L和(63.67±7.1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7±0.11)L和(53.29±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54,6.90;P <0.01);干预前两组患者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GRQ评分为(43.6±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4±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急性发作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和12例,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例次分别为6例次和15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9.84,5.36;P <0.05).结论 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农村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玉珍;邹德奇;徐世玉;张月玲;张静;张金梅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全程护理管理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管理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96例首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管理模式,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研究结束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观察组患者SDSS评分为(3.21±2.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3,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为70.53%,优于对照组的4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护理内容的满意度及整体满意度分别为(1.72±0.26),(1.83±0.21),(1.81±0.3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28±0.02),(1.29±0.13),(1.32±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22,18.01,30.72;P <0.05).结论 全程护理管理能够促进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卢世臣;张传芝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腹部术后并发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0例新疆哈萨克族进行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脑梗死3例,低于对照组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87,P<0.05);实验组发生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2)岁,高于对照组的(60±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1,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6,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腹部术后并发脑梗死的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萍;李青;付露易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武汉地区三甲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三甲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对武汉地区2所三甲医院12个科室的8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78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780名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59.5%;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月夜班次数、职业兴趣、业余爱好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不同(x2分别为21.547 6,25.8464,11.285 5,26.475 8,12.557 8,27.964 3;P <0.01);亚健康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科室、学历、夜班次数、职业兴趣是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武汉地区三甲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管理者应根据不同人群及科室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曹癸兰;梁静;陶宝明;杨慧敏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老年肿瘤患者抑郁与生命质量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肿瘤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和生命质量状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表(EORTC QLQ-C30)、老年抑郁量表15题简本(GDS-15)对110例老年肿瘤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其抑郁发生及生命质量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04分,回收率为94.5%.本次调查显示36.5%的老年肿瘤患者存在抑郁;EORTC QLQ-C30评分中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46.9±29.2)分,功能维度评分为49.1~57.2分,症状维度评分为35.2 ~50.9分;非抑郁组老年患者GDS-15评分中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疲倦、恶心与呕吐、食欲丧失、经济困难条目分别为(60.6±22.6),(53.0±32.1),(48.4±27.1),(39.1±28.4),(44.9±33.3),(35.3±26.0)分,均优于抑郁组的(50.2±17.2),(42.5±24.7),(53.5±20.6),(50.4±22.7),(61.4±27.4),(47.3±3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47,1.736,-0.986,-2.093,-2.580,-1.916;P<0.05).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高,且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

    作者:刘红;陈茜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长期留置PICC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PICC长期留置对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量表,对180例留置HCC导管1个月以上的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长期留置PICC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居住环境(10.49 ±2.75)分、睡眠情况(10.99±3.28)分、社区服务条件(11.33 ±1.17)分、生活便利性(12.75±4.31)分、情绪状态(20.73±5.13)分;不同学历、年龄留置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090,4.286;P <0.05).结论 PICC长期留置对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不同学历、年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提示医护工作者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刘芳;邱丽文;方少梅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医护—体化护理干预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117例,将4-6月接受手术的6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处理,1-3月接受手术的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ALB、PAB、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时,两组患者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PAB、TRF分别为(0.22±0.04),(1.72±0.38) g/L,均高于对照组的(0.18 ±0.04),(1.53±0.3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23 4,2.762 2;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709,-62.367,-29.403,-15.415,-14.760;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17,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作者:汪娟;尤振兵;杨彩霞;何吉;郑欣;徐达夫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矫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的护理内容,总结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对42例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积极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防止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例患者经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除1例患者因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1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外,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疗效满意.结论 完善三房心术后护理常规,积极有效的术后监护与护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解决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是提高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矫治术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红梅;王莉;孙雅婷;马翀奕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便携式体温篮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临床上同时为较多患者监测体温时,大多以弯盘或普通体温篮存放体温表,且外带体温记录本.但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不足,以弯盘存放体温表,不能将清洁及污染体温表分开放置,存在院内感染可能,外带体温本,进行数据记录时,书写不便,且容易摔坏体温表.以普通体温篮存放体温表,虽能将清洁及污染体温表分开放置,但仍需要外带体温本,同样造成书写不便.为了规范临床上同时为较多患者监测体温时,发放及收取体温表,记录相关数据方便,本次设计出便携式体温篮,在临床上试用后经过讨论和研究,又加以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丽娟;冯梅;吴小玲;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智能化高仿真模拟护理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进展

    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护士在进入临床之前从未亲自体验过或只单纯听过(看过)某一护理技术,而未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过实际操作,不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因此临床护理实践是关键.国内各教育机构一般将护理实践安排在学校的操作实验室和临床一线,这样的护理实践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操作实验室设备简单、与临床真实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临床护理实践基地有限、在临床一线实习存在较大风险、带教老师精力不够、患者法律维权意识提升等,因此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途径非常重要,使其在进入临床工作之前就已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作者:孙晓;施雁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骨科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的压疮相关危险因素,为压疮的防治等提供借鉴.方法 以Braden 量表为评分标准,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评价201例骨科患者压疮危险情况,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入院诊断、意识水平、手术状态及是否糖尿病、石膏固定患者Braden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营养状况、牵引情况、手术情况及是否吸烟、偏瘫、截瘫、人血白蛋白、大便失禁、小便失禁、外固定支架、穿防旋鞋患者Braden等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82,13.32,39.53,8.08,6.97,14.25,31.82,23.26,5.83,15.46,27.76,9.40;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Braden分级进行判别的总正确率为86.1%(x2=133.31,P<0.01);BP神经网络的总正确率为90%(x2=155.67,P<0.01).结论 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与BP神经网络,年龄、偏瘫、外固定支架及骨牵引与Braden分级的对数优势呈线性关系,其余自变量则偏向于是非线性的.

    作者:戴璐;许勤;高健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自我减压法在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我减压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用自我减压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DVT护理.在术前及术后10d内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及相关症状.结果 实验组血栓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6,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0天疼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患者疼痛得分为(2.34±0.73)分,低于对照组的(3.62±0.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5);术前两组患者患肢踝关节上5 cm、膝关节上10 cm及膝关节下10 cm处肢体周径及表面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患者患肢踝关节上5 cm、膝关节下10 cm周径分别为(20.07±1.40),(32.02±4.10)cm,均小于对照组的(21.82±0.70),(37.18±2.52)cm,实验组患肢踝关节上5 cm及膝关节下10cm处表面温度分别为(34.85±1.07),(35.40±0.76)℃,均低于对照组的(36.38±0.92),(36.43±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08,-2.393,-2.445,-2.554;P <0.05).结论 早期自我减压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DVT高发性和危险性,促进术后健康恢复.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巧用一次性医用垫

    急诊科在抢救酒精中毒、外伤出血患者或给患者进行洗胃、灌肠等操作时,经常会污染平车、衣服和被服等,增加了清理、擦拭、更换被污染物品的频率,加大了日常护理工作量.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卫生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此问题,笔者试将使用过的各种手术包、拆线包、镊子罐、酒精瓶、油膏缸等包裹的一次性医用垫收集起来,及时整理好,装入一次性塑料袋或一次性注射器盒中备用,应用于临床数十位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进霞;纪凌燕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参与手术医务人员深静脉血栓认知的调查

    目的 调查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对深静脉血栓(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术中预防意识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195名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对下肢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术中预防意识及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有效率为98%.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DVT知识平均得分为(14.00 ±3.26)分,其中DVT发病机制、术中DVT危险因素分项的得分较高,分别为(0.72±0.20),(0.67±0.23)分,DVT临床表现和术中有效预防措施得分较低,分别为(0.56±0.21),(0.62±0.23)分;不同科室、职称、年龄的调查对象DVT知识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090,5.113,3.493;P<0.05);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DVT知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13,P<0.05);192名医务人员DVT知识的来源分别为工作经验、自学理论、专业培训,分别为59.9%,35.4%,27.6%的医务人员希望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实战训练的方式得到DVT知识.结论 应在继续教育中加强手术医务人员DVT知识培训,制定出统一的预防方案和指南,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

    作者:李海菊;侯睿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情景演练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演练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说教式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情景演练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8.79±0.47) mmol/L,(6.21±0.48)%,均低于对照组的(11.98±1.43) mmol/L,(7.8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488,10.605;P <0.01);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情景演练式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实施自我管理.

    作者:刘立林;朱颖;董钦;时甲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介绍一种血标本冰浴的方法

    临床上有许多血液标本采集后需要冰浴保存,立即送检,比如促皮质激素(ACTH).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冰浴方法是将冻好的冰砸碎,取少量冰块连同血标本一起放入固定容器内或手套中保存.砸冰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使血标本均匀接触到冰块,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冰块融化,温度降低,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粘在试管上的条形码也容易沾水、滑落,如果容器内同时有多个采血管,容易混淆.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对冰浴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雪;田丽源;徐晓超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自制膝关节鞘出水口水流缓冲装置的应用

    膝关节镜手术中需要大量的0.9%氯化钠溶液持续冲洗关节腔,关节镜的鞘套有1个进水口和1个出水口,虽然患者手术部位铺置了一个无菌储液袋,但由于关节腔内压力较大,鞘套出水口的水容易喷溅至手术敷料和医生的手术衣上,甚至操作者的脸上、眼睛里,造成污染.笔者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有效减少水流喷溅,并应用于187例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在神经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在神经科住院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并调查神经内、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方法 定点连续抽样调查817例神经科住院患者,对完全符合NRS2002入选标准的患者入院第2天进行评分;对因无法站立、水肿等原因无法得到准确体重指数(BMI)的患者,于入院第2天行人血白蛋白(ALB)测定.分析神经内、外科患者对NRS2002评分适应情况,并比较神经内、外科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率.结果 NRS2002应用于神经科住院患者,神经内科完全适应率为42.02%,不完全适应率为47.89%,完全不适应率为11.93%;神经外科完全适应率为43.38%,不完全适应率为33.82%,完全不适应率为22.79%;两个科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331,P<0.01).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8.33%,高于神经外科患者的3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17,P<0.01);神经内、外科患者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S2002可应用于神经科住院患者,但神经科很多患者因疾病原因无法站立或正常交流,导致资料收集受影响,可能会存在偏差,从而有一定的不完全适用率和不适用率;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更适用于NRS2002评分且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

    作者:夏小卉;李美娟;孙菊光 刊期: 2012年第31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