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张承程;明孟碟;郭兰萍;朱寿东;杨红兵
目的:观察采用痹祺胶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唐山市工人医院2011年5月~ 2013年7月收治的9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托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祺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周的ESR、CRP、IgG、IgA、IgM及关节肿胀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握力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R、CRP、CD3+、CD4+、CD4 +/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CD3+、CD4+、CD4 +/CD8+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ESR、CD3+、CD4+、CD4+/CD8+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联合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提高疗效均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饶莉;石哲群;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虫草素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虫草素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24h的IC50;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24 h不同浓度虫草素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虫草素对A549细胞核内NF-κB p65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虫草素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随着虫草素浓度的升高,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下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虫草素能抑制A549细胞质中的NF-κB p65向核内转位.以上作用均呈现量效关系.结论:虫草素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相关.
作者:张超;钟沁;张锡峰;胡代曦;何雪梅;李权伦;冯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白桐树枝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成分分离,通过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桐树枝干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β-香树脂醇(2)、7-ketositosterol(3)、东茛菪内酯(4)、β-谷甾醇-β-葡萄糖苷(5)、L-焦谷氨酸(6) 、β-谷甾醇(7).结论:其中,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勇;左坚;陈建伟;李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省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区未检测出太子参环肽B;而多糖含量差异较小(≤30%).不同太子参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贵州土样中以Pb、Cu和有效硼含量高,山东土样以Cr和速效磷含量高,福建土样以Zn和有效钾含量高.参照《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子参土壤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从土壤元素与药材质量相关性来看,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与土壤中各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子参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Pb、Cr、Cu、Zn、B元素并没有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起到直接作用,全国有60%的太子参种植土壤中普遍缺硼.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
作者:康传志;周涛;江维克;郭兰萍;肖承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自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稳定性以及溶出度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考察、配伍试验与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自乳化时间、外观、粒径和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并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自微乳的形态、含量、稳定性以及溶出度进行评价.结果:所得灯盏花素自微乳的处方组成:辛酸/癸酸甘油三酯(GTCC,40%)、Cremophor RH-40 (50%)、PEG-400(10%),载药量7.0 mg/g,外观澄清透明,平均粒径38.57nm,粒度分布均匀,Zeta电位-8.80 mV.溶出度结果表明在0.1 mol/L盐酸中90 min药物累积溶出度可达90.30%,是原料药的5.9倍.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温影响药物含量,应低温保存.结论:灯盏花素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改善药物溶解性,有利于胃肠道吸收,符合主要指标要求,为进一步开发与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卢秀霞;陈文荣;李南;刘志超;龙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北越钩藤的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北越钩藤根皮层和韧皮部均较窄且都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宽广,髓部较小,偏向一侧.茎木栓层由类正方形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皮层较窄,韧皮部与木质部近等宽,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髓部较大,近木质部有环髓厚角细胞.叶上、下表皮均具有单细胞非腺毛,表皮下方有厚角组织,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细胞2列,均不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近木质部有断续的一圈大型薄壁细胞,木质部U形,导管数个连成一线后排成辐射状等特征.非腺毛、导管为主要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北越钩藤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
作者:付金娥;涂冬萍;韦树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肠道中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及与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麻醉后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测定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浓度变化,计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和吸收百分率(AR)来研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Papp和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不同浓度厚朴提取物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同一肠段的Ka、Papp和A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肠道上段的吸收效果更好,越往肠下端吸收越差,且与提取物浓度无直接关系,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转移.
作者:牛晓晨;程林忠;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该文考证认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载当时较好的川牛膝应是苋科植物麻牛膝Cyathula capitata (Wall.) Moq.的根;当时市场上“辣胜于甜者”的肉桂应是桂皮,说明当时有用桂皮充肉桂销售药用;古代多家本草记载,当时也在应用的土三七应是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japonica(Thunb.) Juel.的根或全草;张锡纯所用的石膏是生石膏,且鉴别生、熟石膏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作者:王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配比及用量的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对泽泻块茎产量的影响,为泽泻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通过大田试验建立了氮、磷、钾及微肥施肥量与泽泻产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试验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R2 =0.8980,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可靠程度较高,各因素对泽泻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肥>微肥>钾肥>磷肥.据频数统计优化施肥量,泽泻目标产量大于8 250 kg/hm2,95%置信区间内泽泻优施肥量为:氮肥241.45~283.55 kg/hm2、磷肥81.14 ~208.44 kg/hm2、钾肥95.57~239.42 kg,/hm2和微量元素锌肥14.32 ~ 16.18 kg/hm2、硼肥18.84 ~ 19.86 kg/hm2、钼肥0.151 ~0.159 kg/hm2.结论:氮肥保证泽泻生长,钾肥促进块茎膨大,锌、硼、钼肥配施促进泽泻生长发育及对氮、磷、钾肥的吸收.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及锌、硼、钼肥可促进泽泻产量增加,其中,增施氮肥对泽泻的增产作用为显著.
作者:李瑶;陈兴福;彭世明;梁琴;张俊;吴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酸枣仁皂苷的纯化效果,并优选其纯化工艺.方法:通过静态吸附法优选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酸枣仁皂苷的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为:树脂柱高径比为5∶1,上样液中酸枣仁皂苷浓度为2.52 mg/mL,树脂大吸附量以生药计为8.915 mg/g,水洗脱除杂用水量3 BV,上柱流速、洗脱流速均为2 BV/h,乙醇洗脱浓度75%,洗脱液乙醇用量5 BV.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对酸枣仁皂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惠茹;任早;刘春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口腔黏膜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固有表达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注射液1.78、2.67、3.56、7.12 g/kg组共7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d,于给药后第7天断颈处死所有大鼠,切取牙龈和颊黏膜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口腔黏膜中芦-防御素-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注射液各剂量组大鼠口腔黏膜及牙龈中β-防御素-2表达上调,并呈量效关系;其中,2.67、3.56、7.12 g/kg组表达显著高于固有表达组(P<0.05).rBD-2在牙龈的表达高于颊黏膜(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口腔黏膜口-防御素-2具有诱导表达作用,且其作用呈量效关系.
作者:杨建堂;袁晨;王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LC-MS/MS技术同时测定5个种质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核苷总量以福建柘荣(ZS2)高,贵州施秉(SB)低.福建柘荣(ZS1)与安徽宣城(XC)间核苷含量差异较小.结论:为进一步阐明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
作者:马阳;侯娅;邹立思;刘训红;徐力;兰才武;袁济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及其比值与产地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考察,进行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等级划分,为确定厚朴的优质药材种植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43个样点的厚朴药材进行质量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厚朴的酚含量及其比值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十月降水量、海拔、十一月降水量等12个生态因子是影响厚朴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比值具有明显的区域质量特征.结论:湖北和重庆是厚朴的道地产区.
作者:石磊;张承程;明孟碟;郭兰萍;朱寿东;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芪归糖痛宁颗粒对糖尿病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本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芪归糖痛宁颗粒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并在治疗后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归糖痛宁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脂代谢,疗效显著,是糖尿病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严威忠;李惠萍;胡剑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比较4种石斛(铁皮石斛、球花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技术进行测定,同时对成分进行归属与比较.结果:从铁皮石斛花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70.64%;从球花石斛花中鉴定出26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5.24%;从叠鞘石斛花中鉴定出3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72.85%;从鼓槌石斛花中鉴定出18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7.61%.结论:4种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为石斛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文静;李进进;李桂锋;张建军;廖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胃溃疡(GU)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GU患者10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和康复新液,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TGF-β1、GAS、T淋巴亚群和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溃疡愈合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具有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血液动力学和提高免疫功能多方面作用,康复新液联合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结合中药资源、道地药材、中药区划、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道地药材与中药区划、贵州中药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对发展区域经济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的相关性、重要性等问题加以讨论,以供发展区域经济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发展参考.
作者:冉懋雄;周厚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Lam.)Muell.Arg.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技术对白楸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和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楸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异东莨菪内酯(2)、高根二醇(3)、芹菜素(4)、对甲氧基苯甲酸(5)、油酮酸(6)、β-胡萝卜苷(7).结论: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荔枝核皂苷对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及对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未孕雌性SD大鼠,除留正常对照组8只外,其他32只大鼠均制作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荔枝核皂苷低剂量组(0.1 g/kg)、荔枝核皂苷高剂量组(0.2 g/kg)和他莫昔芬阳性对照组(4 mg/kg),每组8只.分别灌胃给药4 w后测定乳头直径和高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含量,观察乳腺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荔枝核皂苷低、高剂量可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直径及高度、血清E2含量及增生乳腺组织ER、PR的表达,升高血清P含量,抑制乳腺组织增生.结论:荔枝核皂苷可明显抑制大鼠的乳腺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降低雌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林妮;邱玉文;何贡云;官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筛选适合唐山地区栽培的柴胡种质.方法:测定11种柴胡种质在唐山地区种植后的8项指标(种子生活力、根腐病回接染病天数、越冬保苗率、柴胡皂苷a和d产量、柴胡总皂苷产量、醇溶性浸出物产量、大田出苗率),进行8项指标的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综合品质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8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成药效成分因子、柴胡皂苷d-出苗率因子、抗性因子和种子生活力因子4个主成分;11种柴胡种质资源的综合品质顺序由优到劣依次为:甘肃陇西黑柴胡、辽宁沈阳黄柴胡、河北安国31号柴胡、河北张家口北柴胡、山东乐陵805柴胡、河南卢氏北柴胡、河北安国日本31号柴胡、山西万荣黑柴胡、山东菏泽三岛柴胡、湖南邵东黑柴胡、甘肃临兆红柴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品质较高的甘肃陇西黑柴胡、辽宁沈阳黄柴胡、河北安国31号柴胡聚为一类.结论:甘肃陇西黑柴胡、辽宁沈阳黄柴胡、河北安国31号柴胡可以作为唐山地区柴胡推广的种质资源.
作者:王晓英;马艳芝;客绍英;姜峰;丁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