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晖;吴少丽;王慧贤;黎潭辉
目的:规范茯苓产地加工各关键环节,保障GAP基地建设正常运行.方法:在完成“茯苓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参考产区传统经验,进行总结整理.结果:通过试验观察和系统总结,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茯苓规范化产地加工技术.结论:经产区应用检验,该技术可以规范茯苓产地加工各环节,保障茯苓药材商品质量.
作者:王克勤;黄鹤;付杰;冯汉鸽;汪琦;胡晓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优化α-细辛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α-细辛脑脂质体,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α-细辛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采用包封率(Y)及稳定性参数(Ke)为优化指标,考察磷脂浓度(X1)、磷脂/胆固醇(X2)、磷脂/药物(X3)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建立了二项式拟合方程,方程拟合度高,佳工艺条件为:磷脂浓度3.99%、磷脂与胆固醇的重量比4.94、磷脂与药物的重量比39.21.在此工艺条件下,脂质体的包封率为48.65%,稳定性常数Ke为3.80.结论:以包封率及稳定性常数Ke为指标,Box-Behnken设计有效地优化α-细辛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所得工艺稳定可靠,为α-细辛脑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伍善广;冯学珍;蒙华琳;陈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四川、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等主产区的丹参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丹参的栽培品种、各产区自然生态环境、丹参种植关键技术及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可为丹参的规范化生产,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可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赵志刚;郜舒蕊;宋嬿;朱俊杰;侯俊玲;王文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桃金娘在本草古籍中记载有“都念子”、“多南子”、“倒捻子”、“倒黏子”、“冬年”、“刀年”、“逃军粮”等多个名称,都为方言记音而相互传讹形成.《花镜》中“金丝桃”和“都念子”应都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可能是作者不识造成谬误.《植物名实图考》中“金丝桃”与“石都念子”,文字描述也均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附的“金丝桃”图可能为藤黄科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 L.,附的“石都念子”图也跟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存在差异,具体为何物有待考证.有人将都念子(桃金娘)考证为藤黄科的莽吉柿(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存在错误.
作者:戴卫波;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树脂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栝楼果皮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基]-5-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芸香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5)、芹菜素(6)、香叶木素(7)、软脂酸甲酯(8)、硬脂酸甲酯(9)、棕榈酸(10)、β-谷甾醇(11)、α-菠菜甾醇(12)和豆甾醇(13).结论:其中,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爱峰;孙爱玲;柳仁民;张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不同比例配伍丹参与藜芦对小鼠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并且探寻可能的机制.方法:丹参与藜芦单味药及不同配伍比例(4∶1、2∶1、1∶1、1∶2、1∶4)水煎,对小鼠灌胃22 d.取外周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血清肌酐(Cr)与尿素氮(BUN)含量;取肝脏及肾脏组织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数据显示实验设计中各比例丹参藜芦配伍使用对小鼠肝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保肝作用,配伍应用实验组中丹参所占比例越大其保肝作用越强.丹参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藜芦能使该作用显著减弱,其中丹参藜芦1∶2与1∶4比例配伍出现显著肾脏损伤,同时肾组织GSH-Px活性降低伴随MDA含量升高.结论:丹参藜芦不同比例配伍使用可减弱丹参单独使用时的肝肾功能保护作用,甚至诱发显著的肾脏损害,其原因与肾脏组织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相关.
作者:姚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产地黑三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研究其耐旱机制与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PEG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黑三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特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黑三棱叶片中相对含水量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初期有所下降,而后又有所上升,之后再略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4个产地的黑三棱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能力,相比之下,江苏与浙江种质抗旱能力更强.
作者:孙亚昕;巢建国;谷巍;吴启南;刘菊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香砂养胃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香砂养胃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治疗,比较两组胃黏膜TGF-β1、Smad3的表达.结果:治疗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窦黏膜TGF-β1、Smad3表达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TGF-β1、Smad3水平升高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指标;香砂养胃丸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香砂养胃丸治疗后慢性萎缩型胃炎患者胃黏膜TGF-β1、Smad3表达显著降低.
作者:刘海燕;陈军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尿酸钠晶体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通过关节局部注射尿酸钠晶体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不同剂量辣椒素对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影响.结果:辣椒素能显著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距小腿关节肿胀度,并呈剂量相关性,能减轻尿酸钠结晶诱导的炎症因子1L-1β、TNF-α水平,作用与别嘌醇相当.结论:辣椒素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符涛;付玉梅;江庆萍;吴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鉴定了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绿原酸甲酯(2)、紫丁香苷(3)、愈创木基丙三醇(4)、5-甲氧基-愈创木基丙三醇(5)、5,9-二甲氧基-愈创木基丙三醇(6)、9-正丁基-愈创木基丙三醇(7)、9-正丁基-异愈创木基丙三醇(8)、8'-甲氧基-橄榄素(9).结论:其中,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忠立;左月明;李于益;陈兰英;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研老山何首乌品质与资源现状,为开发利用老山何首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社会调查与实地考察,按中国药典检测何首乌的标识性化学物质含量,评价老山何首乌的质量优劣及数量.结果:老山何首乌品质优良,药用保健价值高,但目前老山生态环境脆弱,何首乌资源严重不足,不适宜按传统方式采掘、利用.结论:合理开发老山何首乌栽培产业,是促进老山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作者:赵庆年;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比较5种小檗属植物(拟豪猪刺、川鄂小檗、芒齿小檗、湖北小檗、汉源小檗)根的显微特征及根、茎(非药用部位)的薄层色谱,为三颗针药材的鉴定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5种小檗属植物根的横切面进行显微观察,对其根和茎进行薄层色谱研究,通过比较,确立不同来源的三颗针的鉴别特征.结果:5种小檗属植物根横切面的显微特征明显;5种植物根的薄层色谱一致,并多与茎的薄层色谱有所差异.结论:研究结果为三颗针药材的鉴别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李路扬;万定荣;张飞;丁奇;梅之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钟乳石炮制机理的初步探讨奠定基础.方法:对10批主产地的钟乳石生品、炮制品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比较钟乳石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找出钟乳石生品及炮制品中特征共有无机元素,并作为它们成分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结论:钟乳石经炮制后,其所含元素的数目和比例均发生了改变,这些可能是导致钟乳石生品和炮制品药理药效及生物活性不同的重要因素;同时,在钟乳石炮制品中Pb、Cd、Hg、Cu、As均符合限量规定,这也说明炮制有减毒作用.
作者:房方;李祥;刘圣金;徐飞;马瑜璐;李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磷霉素联合5种中药单、复方对产KPC肠杆菌科细菌体外药敏实验的抑菌效果.方法:2012年7月~ 2013年6月从杭州市中医院分离到的20株碳青霉烯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其中有11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大肠埃氏菌,2株摩根摩根菌.改良Hodge实验及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细菌KPC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情况.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磷霉素、大黄、黄芪、黄连、金银花、鱼腥草及磷霉素联合中药单复方对待检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株对碳青霉烯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均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率,亚胺培南为5% (1/20)、厄他培南为10%(2/20)、磷霉素为65%(13/20)(根据EUCAST标准≤32μg/mL);中药中黄芪的抑菌效果好,MIC为25 ~ 50 mg/mL,黄连其次,MIC为50~ 100 mg/mL;大黄、鱼腥草、金银花抑菌效果差,但金银花、金银花加黄连黄芪复方、鱼腥草加黄连黄芪复方对摩根摩根菌抑菌效果明显,MIC为12.5 ~25 mg/mL;磷霉素联合中药后,除高度耐药株外,大部分菌株MIC值均降低了1~3个稀释度.尤其是磷霉素抗菌活性不佳的摩根摩根菌株,联合除鱼腥草外其他中药后磷霉素的MIC下降可达6个稀释度.结论: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的中药抑菌效果有限且与菌株是否产KPC酶无关.联合中药抗碳青霉烯不敏感的肠杆菌细菌感染可降低磷霉素MIC,提高药物效能.
作者:杨玮;齐艳;钱香;闫涛;楼正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长柄山姜(傣草蔻)、宽唇山姜、云南草蔻3种姜科山姜属植物根茎的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指标.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徒手切片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定.结果:3种山姜属植物根茎的显微比较可从表皮有无非腺毛及细胞结构、内皮层是否明显及细胞结构、维管束纤维是否木化、维管束数量及存在方式、导管数量及大小等方面差异来区别.粉末鉴定主要依据非腺毛的有无、螺纹导管的有无、淀粉粒形状等特征加以区别.结论:根茎的显微特征可为3种山姜属植物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管燕红;彭朝忠;张忠廉;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连须生物碱含量的时空分布,以及黄连须产地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生长部位黄连须中生物碱含量,并研究了水洗对黄连须鲜品和干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时间的黄连须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为2.5%~2.9%.其中,小檗碱和黄连碱含量较高,达1%左右,巴马汀含量很低,仅0.1%;靠近黄连主根的黄连须(近须)总生物碱含量较高,近4%,远离主根(远须)的总生物碱含量较低,为2%左右;黄连须鲜品洗涤后生物碱含量几乎不变,干品洗涤后生物碱大大减少.结论:灰渣中的近须的利用价值大于丢弃在田间的远须;水洗对黄连须鲜品生物碱含量没有影响.
作者:庞婕;王德珍;邹宗尧;王燕枝;高倩;李学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解决单一的饲料容易造成东亚钳蝎营养不良,生命周期延长,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以肉泥(猪肉、鸡肉、兔肉)、麸皮(炒黄)、食糖、牛奶、青菜泥、复合维生素为原料,用Minitab(R) 15.1.1.0.0.设计配制出7种不同的复合饲料.结果:以黄粉虫为主,添加不同复合饲料对东亚钳蝎的体重增长、死亡率、产仔量影响显著.复合饲料5在降低青年蝎死亡率效果显著;但复合饲料4在提高幼蝎、青年蝎体重增重和母蝎产仔量效果好,其他各项指标也比较理想,饲料中肉泥(猪肉、鸡肉、兔肉)、麸皮(炒黄)、食糖、牛奶、青菜泥、复合维生素比例分别为30.00% 、25.00%、20.08%、15.58%、8.08%和1.25%.结论:东亚钳蝎的生长受饲料种类影响显著,在生产中,黄粉虫+复合饲料4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世才;沈雪健;王强;韩秀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麻花艽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变化,为通过愈伤组织培养或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龙胆苦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量测定,确定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采用染色体压片和原生质体观察,确定不同生长时期愈伤组织中的细胞分裂指数;并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愈伤组织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呈“S”型,生长周期为33 d,可分为4个时期,即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每一时期的细胞分裂指数分别为22.18%、54.23%、67.55%和26.97%,各时期对应的龙胆苦苷含量分别为7.92、15.01、25.02和14.04 mg/g DW.结论:龙胆苦苷的积累与愈伤组织的增殖呈同步趋势,在稳定期达到大值.
作者:王海涛;尹瑶;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制何首乌与其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制何首乌与其伪品的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何首乌与其伪品中铁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图和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均检测到制何首乌中的大豆苷元成分,而在伪品中检测不到该成分;制何首乌与其伪品中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16和62.67 μg/g,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本法可有效地用于鉴别制何首乌与其伪品.
作者:王振涛;余悦;林丽珍;李书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降糖复方制剂箭羽糖康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59例加用箭羽糖康片,对照组53例加用安慰剂,服药2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9、18、26周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血液指标、炎性指标、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26周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质比值(Tch/HDL-C、LDL-C/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均比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箭羽糖康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能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炎症与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作者:周忻;胡园;郭代红;王波;刘屏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