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陈军贤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的粉碎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参须中人参总皂苷溶出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粉碎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参须中人参总皂苷溶出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人参总皂苷溶出率的3个主要因素即超微粉碎时间、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结果: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所考察的3个因素之间关系符合二次模型.确定佳溶出工艺参数为:参须超微粉碎时间为9 min,70%乙醇为溶剂,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0 min.实验结果显示,此条件下人参总皂苷平均溶出率为94.81%,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模型比较可靠.结论:该优化工艺溶出快速、高效、简单、稳定.
作者:赵亚;赖小平;姚海燕;赵冉;吴依娜;李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桃金娘在本草古籍中记载有“都念子”、“多南子”、“倒捻子”、“倒黏子”、“冬年”、“刀年”、“逃军粮”等多个名称,都为方言记音而相互传讹形成.《花镜》中“金丝桃”和“都念子”应都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可能是作者不识造成谬误.《植物名实图考》中“金丝桃”与“石都念子”,文字描述也均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附的“金丝桃”图可能为藤黄科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 L.,附的“石都念子”图也跟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存在差异,具体为何物有待考证.有人将都念子(桃金娘)考证为藤黄科的莽吉柿(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存在错误.
作者:戴卫波;梅全喜;曾聪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川产忍冬品种的开发应用提供遗传参考.方法:应用改良的染色体制片技术,对忍冬、红白忍冬和细毡毛忍冬的茎尖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和核型分析,并计算相关染色体参数.结果:忍冬、红白忍冬和细毡毛忍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 =2X=18,染色体总长分别为30.747、33.231和36.948 μm;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8 =2m +7sm,2n=2X=18 =8m+8sm+2st和2n =2X=18=8sm+ 10m;核不对称系数为64.013%、64.380%和61.949%;核型依次为2B、2B和2A型.结论:3种忍冬遗传进化程度较高,可作为广泛栽培的种质资源.
作者:闫秋洁;邹利娟;田婷婷;王丽;沈晓露;罗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蛇毒中含有多种具有药理作用的多肽及蛋白质,三指蛋白属于其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三指蛋白止痛无成瘾性,无依赖性,用量少,镇痛作用时间长.为揭示其镇痛机制,从而开发出选择性高、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镇痛药,本文综述了三指蛋白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贺宜龙;孟庆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首次建立同时测定毛冬青中Ilexsaponin B1、Ilexsaponin B2和Ilexgenin A含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同属植物三萜的检测中.方法:采用C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水,流速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7℃,气体流速为3.0 L/min.结果:Ilexsaponin B1、Ilexsapo-nin B2和Ilexgenin A线性范围分别为0.25 ~2.50 μg(r1=0.9992)、0.03 ~0.30 μg(r2 =0.9995)和0.07 ~0.70 μg(r3 =0.9998),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08%、100.13%和100.16%.毛冬青及其同属植物中3种五环三萜Ilexsaponin B1、Ilexsaponin B2和Ilexgenin A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在毛冬青中的含量高.结论:该方法操作准确、有效,可为冬青属药材的来源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同时测定3种五环三萜的方法可用于冬青属特别是毛冬青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英;吕晔;林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芎菊上清颗粒中绿原酸、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KMA Plati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绿原酸、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 ~0.2μg(r1=0.9998)、0.1~2 μg(r2 =0.9997)、0.02 ~ 0.4 μg(r3=0.9998)、0.017 ~0.34 μg(r4=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1%~99.13%.结论:该法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芎菊上清颗粒中绿原酸、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定量测定.
作者:郝乘仪;朱鹤云;冯波;刘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树脂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栝楼果皮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基]-5-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芸香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5)、芹菜素(6)、香叶木素(7)、软脂酸甲酯(8)、硬脂酸甲酯(9)、棕榈酸(10)、β-谷甾醇(11)、α-菠菜甾醇(12)和豆甾醇(13).结论:其中,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爱峰;孙爱玲;柳仁民;张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钟乳石炮制机理的初步探讨奠定基础.方法:对10批主产地的钟乳石生品、炮制品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比较钟乳石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找出钟乳石生品及炮制品中特征共有无机元素,并作为它们成分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结论:钟乳石经炮制后,其所含元素的数目和比例均发生了改变,这些可能是导致钟乳石生品和炮制品药理药效及生物活性不同的重要因素;同时,在钟乳石炮制品中Pb、Cd、Hg、Cu、As均符合限量规定,这也说明炮制有减毒作用.
作者:房方;李祥;刘圣金;徐飞;马瑜璐;李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喘可治注射液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喘可治组,每组20只.采用屋尘螨变应原经腹腔注射致敏加滴鼻激发复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模型,观察各组炎症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模型组肺脏中RORγt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脾脏中CD4+IL-17+占CD4+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而FOXp3+ CD4+ CD25+占CD4+的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喘可治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少于模型组(P<0.05);喘可治组脾脏中CD4+ IL-17+占CD4+的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FOXp3+ CD4+ CD25+占CD4+的比例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①在哮喘模型小鼠中存在着Th17与Treg的失衡,主要表现为CD4+ IL-17+的增多和FOXp3+ CD4+ CD25+的减少.②喘可治注射液可以通过下调RORγt mRNA的表达抑制IL-17、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提高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功能,改善哮喘小鼠的免疫紊乱状态,综合改善哮喘症状,喘可治注射液可能以Th17为靶点抑制哮喘气道的炎症反应.
作者:黄东晖;吴少丽;王慧贤;黎潭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海南裸花紫珠HPLC指纹图谱,为其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HPLC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 (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30%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以12批裸花紫珠样品的20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海南裸花紫珠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相似度均大于0.90,并指认了3个峰.结论: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对裸花紫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较全面的反映,适用于该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
作者:马思遥;盛琳;关薇薇;刘明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降糖复方制剂箭羽糖康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59例加用箭羽糖康片,对照组53例加用安慰剂,服药2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9、18、26周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血液指标、炎性指标、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26周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质比值(Tch/HDL-C、LDL-C/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均比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箭羽糖康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能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炎症与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作者:周忻;胡园;郭代红;王波;刘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解决单一的饲料容易造成东亚钳蝎营养不良,生命周期延长,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以肉泥(猪肉、鸡肉、兔肉)、麸皮(炒黄)、食糖、牛奶、青菜泥、复合维生素为原料,用Minitab(R) 15.1.1.0.0.设计配制出7种不同的复合饲料.结果:以黄粉虫为主,添加不同复合饲料对东亚钳蝎的体重增长、死亡率、产仔量影响显著.复合饲料5在降低青年蝎死亡率效果显著;但复合饲料4在提高幼蝎、青年蝎体重增重和母蝎产仔量效果好,其他各项指标也比较理想,饲料中肉泥(猪肉、鸡肉、兔肉)、麸皮(炒黄)、食糖、牛奶、青菜泥、复合维生素比例分别为30.00% 、25.00%、20.08%、15.58%、8.08%和1.25%.结论:东亚钳蝎的生长受饲料种类影响显著,在生产中,黄粉虫+复合饲料4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世才;沈雪健;王强;韩秀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不同比例配伍丹参与藜芦对小鼠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并且探寻可能的机制.方法:丹参与藜芦单味药及不同配伍比例(4∶1、2∶1、1∶1、1∶2、1∶4)水煎,对小鼠灌胃22 d.取外周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血清肌酐(Cr)与尿素氮(BUN)含量;取肝脏及肾脏组织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数据显示实验设计中各比例丹参藜芦配伍使用对小鼠肝功能无明显损伤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保肝作用,配伍应用实验组中丹参所占比例越大其保肝作用越强.丹参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藜芦能使该作用显著减弱,其中丹参藜芦1∶2与1∶4比例配伍出现显著肾脏损伤,同时肾组织GSH-Px活性降低伴随MDA含量升高.结论:丹参藜芦不同比例配伍使用可减弱丹参单独使用时的肝肾功能保护作用,甚至诱发显著的肾脏损害,其原因与肾脏组织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相关.
作者:姚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延长脾虚肝癌模型大鼠带瘤生存及与MHC Ⅰ/MHC Ⅱ的关系.方法:10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癌模型组、脾虚模型组、脾虚肝癌模型组、胸腺五肽组及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进行造模和干预.实验中记录动物的体质量、生存时间、肝癌大鼠濒死状态时恶液质积分并采集标本.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及肝癌组织MHC Ⅰ/MHC Ⅱ分子表达.结果: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和胸腺五肽组累积生存率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其恶液质评分低于其余各组(P<0.05).各造模组中,MHC Ⅰ分子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肝组织和癌组织中均以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表达强(P<0.01).MHC Ⅱ分子在癌组织表达强于肝组织,肝组织中以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表达强(P<0.01),癌组织中以脾虚肝癌组表达强(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能对抗移植瘤导致的恶液质的发生和进展,显著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其作用可能与上调MHC Ⅰ/MHC Ⅱ有关.
作者:李玉龙;孙保国;项婷;陈泽雄;张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八味乳白香青膏、冰硼散、西瓜霜和华素片对小鼠口腔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4种药物在口腔溃疡愈合过程中细胞水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过氧化氢氧化损伤细胞模型,比较各组氧化损伤成纤维细胞在4种药物作用下的SOD活性及MDA、NO含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八味乳白香青膏组SOD活性和NO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部分冰硼散和华素片浓度组SOD活性和NO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西瓜霜组各浓度对小鼠口腔成纤维细胞SOD活性及MDA、NO含量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八味乳白香青膏可显著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冰硼散与华素片在一定浓度也具有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反应的作用.西瓜霜在细胞氧化损伤反应方面无显著作用.
作者:张洁;唐荣冰;赵倩;姜丹;刘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规范茯苓产地加工各关键环节,保障GAP基地建设正常运行.方法:在完成“茯苓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参考产区传统经验,进行总结整理.结果:通过试验观察和系统总结,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茯苓规范化产地加工技术.结论:经产区应用检验,该技术可以规范茯苓产地加工各环节,保障茯苓药材商品质量.
作者:王克勤;黄鹤;付杰;冯汉鸽;汪琦;胡晓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干燥成熟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滇刺枣成熟种子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脂醛(1)、白桦脂酸(2)、美洲茶酸(3)、frangufoline(4)、棘苷(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胡萝卜苷-6'-二十四烷酸酯(8)、蔗糖(9)、二十二烷酸(10)、硬脂酸(11)和棕榈油酸(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滇枣仁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8为首次从滇刺枣植物中分得.
作者:郭盛;段金廒;赵金龙;钱大玮;张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感咳双清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优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混料设计试验,对感咳双清分散片进行处方筛选及溶出度的测定.结果:感咳双清分散片的处方组成为:黄芩苷50%,穿心莲内酯12.5%,硫酸钙23.5%,微粉硅胶4.1%,L-HPC 11.3%;崩解时间为(47±1)s;溶出度测定表明本品溶出较感咳双清胶囊快.结论:该方法研制的感咳双清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现了分散片的特点.
作者:张芳;韩丽;张定堃;张超;杨明;鲍安阳;肖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产地黑三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研究其耐旱机制与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PEG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黑三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特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黑三棱叶片中相对含水量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初期有所下降,而后又有所上升,之后再略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4个产地的黑三棱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能力,相比之下,江苏与浙江种质抗旱能力更强.
作者:孙亚昕;巢建国;谷巍;吴启南;刘菊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的苯丙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鉴定了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绿原酸甲酯(2)、紫丁香苷(3)、愈创木基丙三醇(4)、5-甲氧基-愈创木基丙三醇(5)、5,9-二甲氧基-愈创木基丙三醇(6)、9-正丁基-愈创木基丙三醇(7)、9-正丁基-异愈创木基丙三醇(8)、8'-甲氧基-橄榄素(9).结论:其中,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忠立;左月明;李于益;陈兰英;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