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劳教人员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分析

李莹

关键词:收教人员, 艾滋病病毒, 性传播疾病
摘要:目的:了解我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艾滋病痛毒(HIV)和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27名女性收教人员进行人口学和行为学调查,并进行HIV、梅毒、淋病等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STD检出率为72.44%,其中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居首住,占64.13%;梅毒次之,占26.85%;淋病低(占5.43%).结论兰州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STD感染率较高,形势严峻,应尽快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相应监管控制措施,防止HIV和STD在收教人员中的传播.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活素综合治疗婴幼儿脑瘫60例临床探讨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智力低下、癫痫等一系列综合症,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鞠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50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通过小夹板外固定等辅以活血化瘀功能的中成药或汤剂内服治疗250例胫腓骨骨折病例.结果:优良率这93.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高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早孕药流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B超监测的观察目的在于明确早孕诊断,流产后检验药流效果方法.经B超检查的协助诊断符合率达98.7%,误诊率仅为0.13%.B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护手段,应用B超对药物流产的监护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郭能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60例精神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60例298人次进行无抽搐电休克的精神病患者.根据其病情在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结果:60例298人次精神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论:MECT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治疗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作者:聂莹;张阳;聂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养老机构老人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

    人步入老年期有独特的生理特点,一旦发生感染时表现就不是很典型,发病后临床发现老年人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有些抗生素在老年人身上会产生很大毒副作用,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感染的病菌多是介于医院与社区之间.细菌耐药问题与病原学在临床治疗上都是有很大难度.

    作者:刘丽;穆聪;刘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动脉溶栓(LI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行LIT的AIS患者,利用UK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后Z4h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01),75例患者临床转归良好(71%),发生13例SICH,3例死亡.结论:使用UK行LIT治疗AIC是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尚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机制与基因封闭策略

    2008年5月19日是全球第一个世界肝炎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新统计,全世界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其病原HepatitisB virus,简称HBV)的病人高达三亿五千万,其中,中国有一亿人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是HBV感染人数多的国家.HBV在肝脏中持续存在易引起慢性感染(CHB),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

    作者:胡康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现状评价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主要具有其抗肿瘤作用、另外尚有抗消化道溃疡、降血脂及清热、燥湿、杀虫、解毒等药理作用,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抗肿瘤.本文采用药物利用研究的原理,从药物利用评价的角度,对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促进合理用药和降低医疗费用,笔者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南京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半年间所有使用过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评价该药的使用情况,为规范用药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蓝晓红;周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

    本论文通过定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调查和评估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与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确定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内容,规范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开展.本文认为: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需求,开展家庭护理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当前开展家庭护理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预防保健层面的服务上,以满足大部分老年人疾病管理、健康维护的基本需求.

    作者:彭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解毒活血汤治乙肝后肝硬化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解毒活血汤加护肝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护肝支持治疗.4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体症、肝功能、B超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摘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方法:自1998年6月-2008年5月,我院共有2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186例,半椎板切除29例,全椎板切除8例.结果:有12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包括椎间隙感染4例,血肿压迫5例,残留再突出3例.结论:详细检查,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加强管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项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治疗86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86例,采用倍他乐克6.25mg 2次/d,如无明显心衰症状加重等情况即可加量为12.5 mg,在4~6周内渐增到病人能耐受的大剂量或达到目标剂量50mg,维持剂量治疗3~6个月.结果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治疗前后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血糖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心肌的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倍他乐克在老年CHF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偏苔举偶

    笔者临床发现数例偏苔病例,在此与同道探讨.病例1,男,65岁,农民.因突然意识不清,口角偏斜,右侧肢体无力半天人院.查BP16090mmhg,神志清,被动体位.右侧肌力0级,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氏征阳性.口舌偏斜,舌苔右侧白腻.颅脑CT诊断脑出血经止血脱水营养神经及气管切开等治疗2周患者血压平稳意识恢复右侧肌力2级舌苔右侧稍白腻因为经济困难自动出院.

    作者:何永泉;达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8例分析

    目的:分析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处理.方法:总结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6月对278例困难LC的临床资料,分析LC术中造成操作困难的原因,与减少中转开腹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方法.结果:中转开腹12例,其中calot三角致密组织粘连分离时胆囊动脉回缩出血2例,分离电灼伤损伤胆总管壁2例,分离时胆总管撕裂伤2例,胆总管断离1例,无法暴露胆囊2例,胆囊萎缩,胆囊三角纤维化无层次2例,胆囊床渗血不止1例.278例术后住院时间4-12d,平均7d,随访3个月-2年,无残余小胆囊、胆囊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困难LC,掌握手术时机,术前B超检查提示,术中充分细致解剖,严密止血,镜下缝合及胆囊大部切除等方法,大多是可以安全完成的.

    作者:赵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与评价研究

    目的: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取本院的145名负责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护理临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总评得分为3.81,在具体的六个维度中,临床护理技能指导的能力平均得分高,为4.18,其余五个维度的得分均未超过4.结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总评处于中上水平,在授课能力、教学准备能力、教学评价反馈能力、临床护理研究能力以及学生评判性思维培训的能力等方面尤其要加强.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鲒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除BMI变化不大之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联用瑞格列奈即具有协同作用,又没有使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反应增加,肝肾功能亦无损害,因此是安全、有效及耐受性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顾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特征在于可动性关节受累,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关节的主要病变是滑膜炎,炎症多呈慢性持续,可导致慢性进行性关节破坏,畸形,终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们运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德馨;刘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拟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0例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芪七愈疡散和奥美拉唑连服4周,观察其改善主要症状,溃疡愈合方面的反应.结果: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65%,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炳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结核病并曲菌球病临床分析

    曲菌球病(Aspergillosis)是曲菌属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肺曲菌球是其中的特有类型.1996~2006年我中心收治16例肺结核伴曲菌球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学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双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双吻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例采用保肛手术.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结直肠吻合术,解决了以前无法完成的盆腔深部低位吻合,扩展了低住前切除的适应范围,使原先无法完成的吻合得以顺利完成.本文对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双吻合器吻合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

    作者:陈志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