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药流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郭能武

关键词:B超, 早孕药流, 临床应用
摘要:B超监测的观察目的在于明确早孕诊断,流产后检验药流效果方法.经B超检查的协助诊断符合率达98.7%,误诊率仅为0.13%.B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护手段,应用B超对药物流产的监护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结石手术治疗效果评价(附59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在痛风石治疗中的作用,并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已形成痛风石患者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在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程度、发作次数、关节塑型,功能改善等方面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在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程度、发作次数、关节塑型、功能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结论:手术治疗在痛风石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病风结节性关节炎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镇权;张广;赵海鹏;吕秀春;王学云;杨清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女性劳教人员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艾滋病痛毒(HIV)和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27名女性收教人员进行人口学和行为学调查,并进行HIV、梅毒、淋病等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STD检出率为72.44%,其中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居首住,占64.13%;梅毒次之,占26.85%;淋病低(占5.43%).结论兰州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STD感染率较高,形势严峻,应尽快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相应监管控制措施,防止HIV和STD在收教人员中的传播.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前路减压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下颈椎损伤

    目的:评价颈椎前减压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下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Orion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判定脊髓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7例,平均随访2.5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王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2级.结论: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应用Orion钢板内固定有利植骨融合和重建颈椎稳定.

    作者:覃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星状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一例上肢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星状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上肢闭塞性脉炎.方法:0.75%布比卡因2.5ml+注射用水2.5ml+吗啡1mg,全身辅助用药:脉通500ml+654-2 10mg静点、10%GS500ml+酚妥拉明20mg+多巴胺20mg缓慢静点.第二天,先行右侧SGB,观察半小时后,再行左侧SGB,除霍纳氏征外,心率、血压无改变.连续治疗7天,每天均行双侧SGB,第二周开始,配方中停用吗啡,仍行双侧SGB.结果:疼痛完全缓解,皮肤红润、温暖,两个拇指和左小指完好无损,四个手指末节行截指术,另三个手指尖端干性坏死,手功能得以基本保留.

    作者:肖志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对TNF-α、sTNFR-Ⅰ、sTNFR-Ⅱ的影响

    目的:评价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ASH)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62例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临床结局及肿瘤坏死因子和人可溶性TNF受体Ⅰ,人可溶性TNF受体Ⅱ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NF受体Ⅱ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和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阙敢波;林建东;肖雄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议家庭支持在神经内科病人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在神经内科病人治疗与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我院对神经内科病人的治疗采取医院一患者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扩大患者家庭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并辅助以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医院-患者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有助于神经内科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与无家庭支持的神经内科患者相比,得到家庭支持的病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容易康复.结论:家庭支持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何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护理

    通过对8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通过重视饮食调节、情感护理、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护理等,使病人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作者:关清;李拉秀;魏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是真菌在自然界中生态类型的特殊表现

    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存在对人类机体的危害因素,分为机体外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内环境有害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精神障碍,个人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到机体某部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癌前疾病.在癌前疾病处充血,水肿,炎性分泌物堆积,潴留.真菌侵入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腐生.当真菌从活物组织中取得有机碳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机体组织中出现癌前病变.在寄生菌中特化作用有了高度的发展时,癌前病变组织中,寄坐菌出现超寄生生活,进而发展为共生(恶性肿瘤形成).共生(癌症)是病原真菌在机体组织中由奇生、超生生活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生物类群.

    作者:陈培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用药剂量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中肉毒素的注射用量.方法:选择15例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大小2个注射剂量组:大剂量组9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5IU;小剂量组6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0IU.两组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5住点注射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观察两组疗效,记录各例患者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注射21d后在改良Ashworth评分、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超引导下5位点注射技术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每位点注射10IU与注射15IU比较,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刘臻;苏清伦;刘多;孙皓;张喆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结果: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106例(51.96%)、97例(47.55%)和1例(0.49%),且腺瘸》增生》腺癌.球状带腺瘤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瘤,球状带腺癌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癌(P《0.05).球状带腺瘤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球状带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球状带增生;束状带腺瘤与腺癌血皮质醇水平、血钾水平均高于束状带增生,而束状带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束状带增生与腺癌.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首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内分泌生化检查可提示病变在肾上腺皮质发生的部位,但病变类型和肿瘤性质后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

    作者:封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研究

    本文从心理健康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该从护理人员管理者和护理人员自身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周先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肠镜下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方法中,保留灌肠是通过肠道局部用药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保留灌肠时药物作用的局限性,我们采用在内镜直视下注药的治疗方法,以探讨内镜下注药对UC的疗效.

    作者:周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传染途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45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45例手足口病均有皮疹,90%的皮疹与口腔粘膜疱疹同时出现,36例(80.00%)发热,其中24例低于38℃(66.67%),38~39℃8例(22.22%),高于39℃4例(11.11%).发病年龄《5 a42例93.33%,》5a3例(6.67%)发病季节7~9mo23例(51.11%)达到顶峰.结论:手足口病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同时用中药中成药清热解毒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马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48例慢性复杂胆囊炎、复杂胆囊结石患者48例,分为2组,治疗组19例患者采用LC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CC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手术的病人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机制与基因封闭策略

    2008年5月19日是全球第一个世界肝炎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新统计,全世界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其病原HepatitisB virus,简称HBV)的病人高达三亿五千万,其中,中国有一亿人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是HBV感染人数多的国家.HBV在肝脏中持续存在易引起慢性感染(CHB),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

    作者:胡康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骨科牵引床的改进浅论

    随着普通骨科牵引床在各家医院的骨科广泛的应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普通骨科牵引床的使用特点:其升降床头、床尾和床腰均是家属或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摇动手柄,来满足病人的需要;相应的牵引是靠固定质量的砝码的重力做牵引力,从开始到结束牵引外力是不变的.根据使用特点,笔者将要些改进,更利于临床使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是颅脑损伤的严重颅外并发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演变快,常因发展至充血性肺不张,呼吸循环衰竭,窒息等原因而死亡.故做好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脑外伤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年至2003年收治20例此类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雪梅;盛淑清;陈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住直肠癌的方法.方法:132例患者分为TME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M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低住直肠癌无论是行前切除术还是Miles手术都应该遵循TME原则,并应在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疗效.

    作者:金本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伊曲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4例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9例)给予伊曲康唑及达克宁栓治疗,对照组患者(55例)单纯应用达克宁栓治疗.结果:观察组(94.92%)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64%);观察组(1.69%)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1%).结论:伊曲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婵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剂量比索洛尔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疗效观察

    我们观察了心肌梗塞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长期随访,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7年2月~2008年2月间收住我科的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ⅡⅢ级(NYHA标准),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0、5,除外(1)急性心肌炎(2)持续性室性心

    作者:王静杰;田雅萍;关欣;高岚;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