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梅
随着国际间贸易、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合作和发展,人员流动频繁,这样就增加了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几率.因此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跟踪调查,是预防疾病,尤其是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国人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丁淑丽;关承春;陆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它主要用于急性外伤、晚期癌症等患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备用药物.麻醉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有方,使用得当,可以治病;如果失之管理,使用不当,则会发生流弊,危害生命健康及社会治安[1].
作者:于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普通骨科牵引床在各家医院的骨科广泛的应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普通骨科牵引床的使用特点:其升降床头、床尾和床腰均是家属或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摇动手柄,来满足病人的需要;相应的牵引是靠固定质量的砝码的重力做牵引力,从开始到结束牵引外力是不变的.根据使用特点,笔者将要些改进,更利于临床使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科92年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机控制液压牵拉床,大重量牵拉时应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整复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萌萌;张洁;张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B超监测的观察目的在于明确早孕诊断,流产后检验药流效果方法.经B超检查的协助诊断符合率达98.7%,误诊率仅为0.13%.B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护手段,应用B超对药物流产的监护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郭能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文就消化系统疾病引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龙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与DSA、MRI和MRA等进行对照.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21例动脉瘤经DSA证实,15例经手术证实.CTA诊断脑血管畸形25例,经DSA证实的3例血管畸形形与CTA结果一致,CTA诊断4例AVM和5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均经MRI和MRA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费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龙蝉黄芩百部汤组方:地龙12 g,蝉蜕12g,黄芩15 g,百部15 g,橘红12 g,竹茹6 g,桔梗6 g,玄参9 g,生地9 g,麦冬9 g,胆星2 g,甘草9 g,车前子15 g,蚤休9 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功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释:地龙有清热止痉、祛风活络、清肺平喘功效,常用于咳嗽气喘,高热抽搐.蝉蜕有散风清热,定喘解痉,透疹止痒功效.
作者:朱德馨;刘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芪七愈疡散和奥美拉唑连服4周,观察其改善主要症状,溃疡愈合方面的反应.结果: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65%,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炳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方法中,保留灌肠是通过肠道局部用药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保留灌肠时药物作用的局限性,我们采用在内镜直视下注药的治疗方法,以探讨内镜下注药对UC的疗效.
作者:周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痛变[1],其临床表现、病程、预后等的认识有限.
作者:袁家英;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在神经内科病人治疗与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我院对神经内科病人的治疗采取医院一患者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扩大患者家庭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并辅助以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医院-患者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有助于神经内科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与无家庭支持的神经内科患者相比,得到家庭支持的病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容易康复.结论:家庭支持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何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药物不良反应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如何正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弄清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走出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误区,健全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信息制度,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制度,及时、准确的判定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去减少它、避免它,做到安全、合理、科学的用药.
作者:陈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是颅脑损伤的严重颅外并发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演变快,常因发展至充血性肺不张,呼吸循环衰竭,窒息等原因而死亡.故做好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脑外伤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年至2003年收治20例此类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雪梅;盛淑清;陈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创性构建脑ATP以及脑PH值图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的磁共振扫描仪是GE公司的3T机器,有31P磁共振频谱的硬件和软件,应用GE公司的31P磁共振频谱的服务线圈.我们首先扫描一装盛有磷酸肌酸溶液的模型(GE Braino),然后扫描一健康自愿者的头部.使用2D PRESSCSI序列,TR/TE时间是1000/144毫秒,相位与频率的矩阵是16x16,NEX 1,128次采集.感兴趣区放在自愿者的枕叶和模型的相应部位.获取p文件进行后处理.使用SAGE/IDL软件分析p文件,同时应用Mat-Lab软件鳊程得到伪彩空间分布图.结果对模型的扫描获得了浓度的磷酸肌酸空间分布图,而对志愿者的扫描当中获得相应代谢物的空间分布图和粗略的PH值空间分布图.结论运用31P多体素磁共振频谱无创伤地构建脑ATP和脑PH值空间分布图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吴仁华;刘伟文;陈耀文;王慧;沈智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FQ-PCR检测早期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临床诊断率.方法:对38例早期疑似梅毒患者和35例非梅毒患者采用FQ-PCR和RPR检测分析.结果:早期疑似梅毒患者和非梅毒患者经FQ-PCR和RP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1%和66.7%,假阳性率分别为0%和11.4%.检出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FQ-PCR对早期梅毒患者进行检测,检出率高,而RPR检出率较低,易出现漏检现象.
作者:余朝富;梁婷;李武;鲜社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1生命体征的观察因有效的手术消除了病灶,引流了浓液,控制了感染,常可使患者的术前休克状态迅速得到改善,但麻醉和手术刨伤对机体可造成进一步打击.一般患者术后回病房即刻须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以后定时连续观察,至少要等麻醉作用基本消失或病情趋于稳定后再酌情停测.
作者:吴兰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晚期较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传统治疗以B族维生素为主,疗效不明显.采用血管扩张药物酚妥拉明和莨菪碱类药物静脉用药,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的36例患者的资料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孙敬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率.方法:从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等角度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10例误诊,误诊率47.62%;好转14例(66.67%),死亡7例(33.33%).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治很重要.
作者:孙连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人从事医疗机构监督工作4年,亲自参与调查处理医疗机构案件282起,现从中选取4个典型案例与各位同行们相互交流.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