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21例临床分析

孙连川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误诊,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率.方法:从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等角度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10例误诊,误诊率47.62%;好转14例(66.67%),死亡7例(33.33%).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治很重要.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后导致过敏反应一例

    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激烈运动后出现的皮肤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常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84例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我们采取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注重与家属亲友病友的联系与沟通、音乐护理、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等措施,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达到了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终目的.

    作者:李国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站(所)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1困难和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急剧膨胀的人口,适应计划生育特殊需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技术被单列出来,计划生育服务站、服务所作为一种新事物,应运而生.随着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

    作者:秦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偏苔举偶

    笔者临床发现数例偏苔病例,在此与同道探讨.病例1,男,65岁,农民.因突然意识不清,口角偏斜,右侧肢体无力半天人院.查BP16090mmhg,神志清,被动体位.右侧肌力0级,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氏征阳性.口舌偏斜,舌苔右侧白腻.颅脑CT诊断脑出血经止血脱水营养神经及气管切开等治疗2周患者血压平稳意识恢复右侧肌力2级舌苔右侧稍白腻因为经济困难自动出院.

    作者:何永泉;达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住直肠癌的方法.方法:132例患者分为TME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M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低住直肠癌无论是行前切除术还是Miles手术都应该遵循TME原则,并应在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疗效.

    作者:金本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中,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尿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快,腹痛、呕吐症状缓解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AP作用明显.

    作者:伍国顺;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选择6O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O例,观察组应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暂停消失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8例分析

    目的:分析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处理.方法:总结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6月对278例困难LC的临床资料,分析LC术中造成操作困难的原因,与减少中转开腹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方法.结果:中转开腹12例,其中calot三角致密组织粘连分离时胆囊动脉回缩出血2例,分离电灼伤损伤胆总管壁2例,分离时胆总管撕裂伤2例,胆总管断离1例,无法暴露胆囊2例,胆囊萎缩,胆囊三角纤维化无层次2例,胆囊床渗血不止1例.278例术后住院时间4-12d,平均7d,随访3个月-2年,无残余小胆囊、胆囊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困难LC,掌握手术时机,术前B超检查提示,术中充分细致解剖,严密止血,镜下缝合及胆囊大部切除等方法,大多是可以安全完成的.

    作者:赵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脏器损害,笔者认为其病症主要分为肝肾阴虚、血热瘀毒及脾肾阳虚、湿阻血瘀两方面,临床根据辨证不同,分别施予滋补肝肾、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和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活血通络的治法,并根据兼证不同,加减运用亦有所不同.

    作者:罗运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持续低负压引流应用在术后肠吻合口瘘患者治疗中的护理

    肠吻合口瘘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外伤性肠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由于大量肠液丢失引起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乱和循环衰竭,又使胃肠道失去吸收、消化与营养的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肠液外渗污染腹腔致腹腔严重感染,患者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

    作者:李冬梅;石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冠心病(CHD)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在我国近几年有增加趋势.目前,外科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患者术后痊愈.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金娜;于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我院对13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GDC或DCS(铂金弹簧圈),其中4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血管内球囊辅助技术或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手术11例在全麻下进行,2例在局麻下进行.结果:13例脑动脉瘤,12例成功栓塞,成功率达92.3%;失败1例,占7.3%;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2例,占15.3%,破裂的脑动脉瘤均继续行栓塞并治疗成功;动脉瘤栓塞术后造成轻偏瘫2例,占15.3%;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化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部分肝癌患者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中,肝癌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案回访的形式,从大庆油田总医院病案室查阅2006年的肝癌病历作为观察组,非肝癌病历作为对照组,调查肝癌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采用12检验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寻找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性别、年龄、职业、婚姻、肿瘤家族史、月经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起病情况进行了X2检验:调查项目中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吏、起病情况等调查项目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余无显著差异.此外,肝癌患者中有肿瘤家族史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起病情况与肝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全香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结果: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宫颈癌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8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观察

    我科曾收治患性肾盂肾炎、尿毒症、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180次,使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延缓了病人生存时间.

    作者:玉英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率.方法:从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等角度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10例误诊,误诊率47.62%;好转14例(66.67%),死亡7例(33.33%).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早期正确诊治很重要.

    作者:孙连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136例,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医中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124例,女12例.年龄12~60a,平均26 a.青枝骨折15例,裂隙骨折20例,横断骨折52例,粉碎骨折49例,均于伤后1~7 d内来诊.按骨折类型可分甲、乙、丙组.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阑尾炎诊治体会

    在基层医院中,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正逐年增长,老年阑尾炎在急腹症中占有相当比例.作者在2000-2007年共收治老年阑尾炎1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川芎、红花、杜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

    目的:探讨川芎、红花、杜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效果显著,TIA发生完全性卒中的危险与TIA持续时间和发病频率成正比,三药协同,具有降血脂,扩血管、降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壮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抑制红细胞凝制,抑制血小板优于阿斯匹林.结论:川芎、红花、杜仲配伍治疗TIA可改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活性,桔抗血栓形式,保护脑细胞,起到治疗TIA和预防完全性脑卒中.

    作者:张方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

    患者女,32岁.因急性下腹痛来我院就诊.未做其它检查,首先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盂扩张25mm,上段输尿管扩张7mm,延扩张输尿管向下追踪检查,因膀胱不充盈,未形成良好透声窗,故输尿管下段有无结石无法显示.行腔内超声检查:发现左侧输尿管壁内段显示大小8×4mm强光团,后伴声影.右肾扫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左侧输尿管壁内段结石并扩张,左肾盂轻度积水.右肾正常.

    作者:宗家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