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特征在于可动性关节受累,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关节的主要病变是滑膜炎,炎症多呈慢性持续,可导致慢性进行性关节破坏,畸形,终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们运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德馨;刘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肠吻合口瘘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外伤性肠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由于大量肠液丢失引起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乱和循环衰竭,又使胃肠道失去吸收、消化与营养的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肠液外渗污染腹腔致腹腔严重感染,患者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
作者:李冬梅;石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王及需求状况,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工时测定法和对比法对神经内科、心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科6个具有代表性的科室进行护理项目工时测定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58.65%.T、P、R测量,维持就诊秩序,门诊患者登记,开诊前的准备,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53.82%.结论:门诊护士人力资源欠缺,应根据不同科室情况增加护士配置.
作者:乔尚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介绍AMI的院前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至2007年接收的50例AMI患者进行适当的的院前急救.结果:有47例占94%的患者经上述处理后,急诊直接行PTCA,再经住院治疗(其中6例由于起病时间太长、经济等原因未能直接行PTCA而给与溶栓治疗),病情好转而出院.5例心脏骤停者,3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在家中急救无效死亡,入院后1例因心源性休克难纠正而死亡.4例心袁者,其中1例死于途中.结论:通过正确的院前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AMI的死亡率.
作者:刘玉书;斯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关幼波教授幼承家技,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在疑难病治疗中有非常丰富经验.使用药物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笔者聆听教诲,现将学习关老使用旋覆花代赭经验与大家共享.
作者:何永泉;魏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人步入老年期有独特的生理特点,一旦发生感染时表现就不是很典型,发病后临床发现老年人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有些抗生素在老年人身上会产生很大毒副作用,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感染的病菌多是介于医院与社区之间.细菌耐药问题与病原学在临床治疗上都是有很大难度.
作者:刘丽;穆聪;刘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136例,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医中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124例,女12例.年龄12~60a,平均26 a.青枝骨折15例,裂隙骨折20例,横断骨折52例,粉碎骨折49例,均于伤后1~7 d内来诊.按骨折类型可分甲、乙、丙组.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1病例介绍陈某,女,43岁,因颈肩疼痛1周于2008年3月31日来诊.诊见:颈肩串痛,吹风后疼痛加重.颈部僵硬,活动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查体:颈部活动受限,第4、5、6颈椎棘突旁压痛(+),双侧肩胛骨内上角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头试验(+).X线颈椎正侧双斜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第5、6颈椎后缘增生,第4、5、6颈椎椎间隙变窄,相应椎间孔变小.诊断:颈椎病.中医辨证:风邪阻络.治疗原则: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作者:柯彤;凌云;杨丹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终止8-14周妊娠此时孕妇子宫较大,人工流产较困难,特别是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高,颜痕子宫也相应增多,一旦避孕失败,则带来高危人流的问题,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对162例因各种原因不宜妊娠的8--14周孕妇应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非索前列醇来终止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川芎、红花、杜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效果显著,TIA发生完全性卒中的危险与TIA持续时间和发病频率成正比,三药协同,具有降血脂,扩血管、降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壮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抑制红细胞凝制,抑制血小板优于阿斯匹林.结论:川芎、红花、杜仲配伍治疗TIA可改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活性,桔抗血栓形式,保护脑细胞,起到治疗TIA和预防完全性脑卒中.
作者:张方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60例298人次进行无抽搐电休克的精神病患者.根据其病情在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结果:60例298人次精神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论:MECT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对治疗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作者:聂莹;张阳;聂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随着临床疼痛医学、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以及药理、医学影像学等诸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这一重要课题,重新引起临床医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陈国卫;逯越;刘慎义;杜国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护理工作中,我感到临终老年病人心理表现很突出.主要是对自己的疾病有否认,恐惧,愤怒,抑郁,我认为做好他们心理护理,以缓和l临终老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保持人的尊严,平静安祥地对待死亡很有突出意义的.
作者:杜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传染途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45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45例手足口病均有皮疹,90%的皮疹与口腔粘膜疱疹同时出现,36例(80.00%)发热,其中24例低于38℃(66.67%),38~39℃8例(22.22%),高于39℃4例(11.11%).发病年龄《5 a42例93.33%,》5a3例(6.67%)发病季节7~9mo23例(51.11%)达到顶峰.结论:手足口病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同时用中药中成药清热解毒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马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为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减少和避免误差和差错,使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在实验室检测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我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的几年中,我积累了一些初筛HIV抗体检测的相关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雅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肌注a-干扰素、普米克今舒、肾上腺素、沐舒坦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方法:将64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a-干扰素肌注,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沭舒坦超声雾化,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喘憋缓解、咳嗽持续时间、哮鸣音消失,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注a-干扰素,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沐舒坦超声雾化治疗毛支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许光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动脉溶栓(LI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行LIT的AIS患者,利用UK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后Z4h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01),75例患者临床转归良好(71%),发生13例SICH,3例死亡.结论:使用UK行LIT治疗AIC是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尚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ACS患者入院时血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观察这些指标与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168例ACS患者cTnT阳性串83.33%高于CK-MB72.02%,P《0.05;96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中cTnT阳性率96.88%高于CK-MB92.47%,P《0.05;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72例,cTnT阳性率65.28%明显高于CK-MB48.61%,P《0.00.cTnT阳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K-MB阳性组,P《0.05.结论:cTnT在ACS尤其是NSTEACS的诊断中明显优于CK-MB,并对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永霞;周庆国;邵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与预后的临床关系,提高对ACVD患者死亡综合机制的认识,改善ACVD的抢救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检测316例ACVD患者的心肌酶谱,按心肌酶谱正常、轻度异常、显著异常分别计算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数ACVD患者有心肌损害,其损害的程度与病死率有关.结论:除脑水肿外,心肌损害是ACvD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在进行ACVD的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特别要注意保护心脏.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章丽娟;陈巧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与DSA、MRI和MRA等进行对照.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21例动脉瘤经DSA证实,15例经手术证实.CTA诊断脑血管畸形25例,经DSA证实的3例血管畸形形与CTA结果一致,CTA诊断4例AVM和5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均经MRI和MRA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费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