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中药致头痛、嗜睡1例

柯彤;凌云;杨丹静

关键词:
摘要:1病例介绍陈某,女,43岁,因颈肩疼痛1周于2008年3月31日来诊.诊见:颈肩串痛,吹风后疼痛加重.颈部僵硬,活动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查体:颈部活动受限,第4、5、6颈椎棘突旁压痛(+),双侧肩胛骨内上角压痛(+),臂丛牵拉试验(+),压头试验(+).X线颈椎正侧双斜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第5、6颈椎后缘增生,第4、5、6颈椎椎间隙变窄,相应椎间孔变小.诊断:颈椎病.中医辨证:风邪阻络.治疗原则: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应用于60例脊柱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脊柱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手术病人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则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降压前、后及停止降压后的MAP、HR、CVP,以及术中失血量等.结果:两组在5分钟内将MAP降至目标水平,达到预期降压目的;停止降压后血压恢复到降压前水平的时间更短,瑞芬太尼降低血压的同时能够减慢心率,其扩张静脉系统的作用较硝酸甘油弱,术中出血量更少(812±165ml vs 1192±148ml).结论:在脊柱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做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易于调控.

    作者:王育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偏苔举偶

    笔者临床发现数例偏苔病例,在此与同道探讨.病例1,男,65岁,农民.因突然意识不清,口角偏斜,右侧肢体无力半天人院.查BP16090mmhg,神志清,被动体位.右侧肌力0级,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氏征阳性.口舌偏斜,舌苔右侧白腻.颅脑CT诊断脑出血经止血脱水营养神经及气管切开等治疗2周患者血压平稳意识恢复右侧肌力2级舌苔右侧稍白腻因为经济困难自动出院.

    作者:何永泉;达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腔内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并发症及其防治

    喉气管狭窄的治疗依然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腔内支架,特别是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的广泛应用,有关本手术并发症也常有报道.现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就与腔内支架治疗喉气管狭窄相关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作者:曾斌;彭解人;徐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本院42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病因包括:伤后理化因素、占位压迫、医源性因素等.采取综合防治.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预后较差,应高度警惕,正确认识其病因,注意病情观察,及时手术解除占住压迫、细致操作,可减少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提高颅脑外伤救治质量.

    作者:欧阳林;吴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普通外科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能针对各类疾病不同的健康问题有所选择的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帮助患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尽快康复的有效途径.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作者:崔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临终老人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我感到临终老年病人心理表现很突出.主要是对自己的疾病有否认,恐惧,愤怒,抑郁,我认为做好他们心理护理,以缓和l临终老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保持人的尊严,平静安祥地对待死亡很有突出意义的.

    作者:杜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45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90例HBV DNA和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α干扰素治疗.结果:研究组HBV DNA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血清HBeAg/抗HBe的转换情况优于对照组(P=0.021).结论: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对HBV复制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疗效.

    作者:阮克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骨科牵引床的改进浅论

    随着普通骨科牵引床在各家医院的骨科广泛的应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普通骨科牵引床的使用特点:其升降床头、床尾和床腰均是家属或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摇动手柄,来满足病人的需要;相应的牵引是靠固定质量的砝码的重力做牵引力,从开始到结束牵引外力是不变的.根据使用特点,笔者将要些改进,更利于临床使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94例顽固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顽固性左心衰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无创压力支持通气组94例,常规治疗组94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NPSV组起效快,治疗2h后好转66例(70.2%),常规治疗组33例(3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PSV组有10例(10.6%)需气管插管,而常规治疗组23例(2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与费用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王秋娟;段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是颅脑损伤的严重颅外并发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演变快,常因发展至充血性肺不张,呼吸循环衰竭,窒息等原因而死亡.故做好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脑外伤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年至2003年收治20例此类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雪梅;盛淑清;陈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2008年1-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共1000张,依照药品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2张,占统计处方数3.2%.分别在药物用法、用量、疗程、重复使用和抗生素的选择与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仍然是今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同时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侯东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分析及安全使用探讨

    中药注射剂作为独创的新剂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就中药注射荆产生的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使用进行初步探讨,为安全合理利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赵小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非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2例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仅要求病人卧硬板床休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要求,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自1999-2007年,我们采用非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2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晓渊;张瑞国;李尊善;徐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4例胆囊切除手术后残留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病变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胆囊节除术后残留病变1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4例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经B超、ERCP、MRCP等诊断明确,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应重视胆囊切除术,预防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病变重点在于准确处理胆囊管,正确对待胆囊大部切除.

    作者:赖景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治疗86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86例,采用倍他乐克6.25mg 2次/d,如无明显心衰症状加重等情况即可加量为12.5 mg,在4~6周内渐增到病人能耐受的大剂量或达到目标剂量50mg,维持剂量治疗3~6个月.结果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治疗前后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血糖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心肌的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倍他乐克在老年CHF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五大连池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保证

    为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减少和避免误差和差错,使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在实验室检测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我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的几年中,我积累了一些初筛HIV抗体检测的相关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雅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6例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过去临床普遍采用的诊刮或官腔镜检查等有创性检查无疑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和痛苦.近年来由于无创性经腔内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准确率.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8月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3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袁家英;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动后导致过敏反应一例

    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激烈运动后出现的皮肤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常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活素综合治疗婴幼儿脑瘫60例临床探讨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智力低下、癫痫等一系列综合症,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鞠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苯那普利与氯沙坦小剂量联合对不伴高血压的肾性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科素亚小剂量联合用约对不伴高血压的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的疗效.方法:58例肾性蛋白尿患者口服苯那普利10mg/d,氯沙坦50mg/d,观察1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蚩白、肝功、肾功、电解质、血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尿蛋白定草为(2.28±1.16)g/d,治疗后为(0.65±1.13)g/d,筹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尿蛋白《3g/d者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85%,尿蚩白≥3g/d者显效率33%,总有效率为83%,两组显效率筹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氯沙坦小剂量联合用药具有降低肾性尿蛋白的作用,且对治疗前尿蛋白量少者显效或转阳率高,对尿蛋白量多者显效或转阴率低,而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尿蛋白排泄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盛晓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