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结核药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

赵丽;杜亮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过敏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间住院治疗发生过敏反应的20例肺结核患者(药物过敏组)以及耒发生过敏的患者随机抽取2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以及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结果:出现皮疹13例、发热10例、关节痛2例.单药过敏19例,异烟肼过敏4例、利福平过敏5例、吡嗪酰胺过敏3例、已胺丁醇过敏3例、对氨基水杨酸钠过敏z例、左氧氟沙星过敏2例;有1例对4种药物过敏.药物过敏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住院花费增多.结论: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发生过敏可能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鼻内窥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新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鼻内窥镜可以彻底清除室内隐蔽部位的病变,从而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我院是耳鼻喉专科,从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为迁延性鼻部疾病的病人解除了痛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兴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48例慢性复杂胆囊炎、复杂胆囊结石患者48例,分为2组,治疗组19例患者采用LC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CC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手术的病人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推拿治疗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笔者采用对抗牵引,手法整复,复住后以屈肘为主,小夹板固定的办法治疗成人尺骨骨折舍并桡骨小头脱位.自2007牟6月~2D08年6月,手法整复3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42.5岁,右侧24例,左侧8例,男28例,女4例,经过2~6个月的随访,32例患者全部愈合.根据Anderson关节评价标准:优28例、满意4例、不满意0例,优良率达8O%.成人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便,骨折愈合快,不需要手术治疗,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痛变[1],其临床表现、病程、预后等的认识有限.

    作者:袁家英;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胫骨骨折术后胫前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胫前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89例胫骨骨折手术的病人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9例骨折手术病人.术后一期愈合151例,占79.9%;延迟愈合18例,占9.5%;愈合不良18例,占9.5%;感染2例,占1.1%.结论:胫骨骨折术后胫前切口愈合不良与其受伤原因,受伤程度及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操作技巧,固定物选择及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为此,术前必须全面了解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设计合理的手术切口,挑选适当的固定方法,掌握精确的手术操作技巧,方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作者:王琦;尚平;刘志祥;才忠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现状评价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主要具有其抗肿瘤作用、另外尚有抗消化道溃疡、降血脂及清热、燥湿、杀虫、解毒等药理作用,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抗肿瘤.本文采用药物利用研究的原理,从药物利用评价的角度,对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促进合理用药和降低医疗费用,笔者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南京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半年间所有使用过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评价该药的使用情况,为规范用药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蓝晓红;周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鲒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除BMI变化不大之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联用瑞格列奈即具有协同作用,又没有使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反应增加,肝肾功能亦无损害,因此是安全、有效及耐受性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顾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与DSA、MRI和MRA等进行对照.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21例动脉瘤经DSA证实,15例经手术证实.CTA诊断脑血管畸形25例,经DSA证实的3例血管畸形形与CTA结果一致,CTA诊断4例AVM和5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均经MRI和MRA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费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摘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方法:自1998年6月-2008年5月,我院共有2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186例,半椎板切除29例,全椎板切除8例.结果:有12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包括椎间隙感染4例,血肿压迫5例,残留再突出3例.结论:详细检查,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加强管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项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我院对13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GDC或DCS(铂金弹簧圈),其中4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血管内球囊辅助技术或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手术11例在全麻下进行,2例在局麻下进行.结果:13例脑动脉瘤,12例成功栓塞,成功率达92.3%;失败1例,占7.3%;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2例,占15.3%,破裂的脑动脉瘤均继续行栓塞并治疗成功;动脉瘤栓塞术后造成轻偏瘫2例,占15.3%;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化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抗结核药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间住院治疗发生过敏反应的20例肺结核患者(药物过敏组)以及耒发生过敏的患者随机抽取2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以及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结果:出现皮疹13例、发热10例、关节痛2例.单药过敏19例,异烟肼过敏4例、利福平过敏5例、吡嗪酰胺过敏3例、已胺丁醇过敏3例、对氨基水杨酸钠过敏z例、左氧氟沙星过敏2例;有1例对4种药物过敏.药物过敏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住院花费增多.结论: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发生过敏可能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赵丽;杜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中,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尿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快,腹痛、呕吐症状缓解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AP作用明显.

    作者:伍国顺;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结果: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106例(51.96%)、97例(47.55%)和1例(0.49%),且腺瘸》增生》腺癌.球状带腺瘤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瘤,球状带腺癌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癌(P《0.05).球状带腺瘤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球状带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球状带增生;束状带腺瘤与腺癌血皮质醇水平、血钾水平均高于束状带增生,而束状带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束状带增生与腺癌.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首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内分泌生化检查可提示病变在肾上腺皮质发生的部位,但病变类型和肿瘤性质后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

    作者:封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方法

    药品在世界各国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特殊商品,其质量需从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药品储存时间长了,其有效成分也会自动分解,生成杂质,导致变质.使用这种药品不仅会降低疗效,延误病情,有时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对效期药品进行管理,是药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医院经济损失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本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候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C-erbB-2,cyclinBl和Survivin在卵巢良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C-erbB-2,cyclinB1和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上皮性卵巢癌(A组)、2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B组)和35例正常卵巢组织(C组)的C-erbB-c,yclinB1和Survivin2表达情况,并分析C-erbB-2,eyclinB1和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erbB-2,cyclinB1和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cyclinB1和Survivin表达率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C-erbB-2则与分化级别及腹水的多少呈正相关(P《0.05).结论:C-erbB-Z,cyclinB1和Survivin在卵巢癌组织异常表迭,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陈睿君;胡建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拟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0例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芪七愈疡散和奥美拉唑连服4周,观察其改善主要症状,溃疡愈合方面的反应.结果: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65%,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芪七愈疡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炳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外科急腹症常起病急,腹痛剧烈,伴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多有进行性加重的表现,开始诊断不明,诊断明确后多需手术治疗.外科急腹症常由急性炎症、急性穿孔、急性出血及腔道梗阻等引起.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136例,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医中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124例,女12例.年龄12~60a,平均26 a.青枝骨折15例,裂隙骨折20例,横断骨折52例,粉碎骨折49例,均于伤后1~7 d内来诊.按骨折类型可分甲、乙、丙组.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84例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我们采取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注重与家属亲友病友的联系与沟通、音乐护理、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等措施,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达到了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终目的.

    作者:李国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治疗86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86例,采用倍他乐克6.25mg 2次/d,如无明显心衰症状加重等情况即可加量为12.5 mg,在4~6周内渐增到病人能耐受的大剂量或达到目标剂量50mg,维持剂量治疗3~6个月.结果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治疗前后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血糖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心肌的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倍他乐克在老年CHF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