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鼻内窥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刘兴囡

关键词:
摘要: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新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鼻内窥镜可以彻底清除室内隐蔽部位的病变,从而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我院是耳鼻喉专科,从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为迁延性鼻部疾病的病人解除了痛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系统疾病等引发的原因及治疗对策的分析

    本文就消化系统疾病引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龙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观察

    我科曾收治患性肾盂肾炎、尿毒症、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180次,使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延缓了病人生存时间.

    作者:玉英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动脉溶栓(LI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行LIT的AIS患者,利用UK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后Z4h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01),75例患者临床转归良好(71%),发生13例SICH,3例死亡.结论:使用UK行LIT治疗AIC是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尚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塞及并发症的监护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闭塞痉挛,血液循环受阻缺血造成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心率失常、心衰、低血压等全身反应,以及一系列心电图的动态改变.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冠心病(CHD)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在我国近几年有增加趋势.目前,外科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患者术后痊愈.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金娜;于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成人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痛变[1],其临床表现、病程、预后等的认识有限.

    作者:袁家英;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3例肺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报告分析

    1前言所谓肺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是指:(1)发病部位不在结核常见部位;(2)影像表现在病灶形态密度等方面更接近于非特异性火症或肿瘤,或两者兼有之.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甚至造成误诊.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偏苔举偶

    笔者临床发现数例偏苔病例,在此与同道探讨.病例1,男,65岁,农民.因突然意识不清,口角偏斜,右侧肢体无力半天人院.查BP16090mmhg,神志清,被动体位.右侧肌力0级,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氏征阳性.口舌偏斜,舌苔右侧白腻.颅脑CT诊断脑出血经止血脱水营养神经及气管切开等治疗2周患者血压平稳意识恢复右侧肌力2级舌苔右侧稍白腻因为经济困难自动出院.

    作者:何永泉;达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镇痛泵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应用镇痛泵150例(设为实验组)和应用传统止痛方法15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和护理.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迭94.67%,自理能力优良,乳汁分泌充足,产后出血发生率0.67%,尿潴留率2%,对照组镇痛效果40.67%,自理能力中等,乳汁分泌中等,产后出血发生率2%,尿潴留发生率0.67%.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镇痛效果优于传统止痛剂,母乳喂养率高,产后出血减少,但尿潴留发生率较高.

    作者:杨翠萍;陈少群;梁自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1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与预后的临床关系,提高对ACVD患者死亡综合机制的认识,改善ACVD的抢救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检测316例ACVD患者的心肌酶谱,按心肌酶谱正常、轻度异常、显著异常分别计算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数ACVD患者有心肌损害,其损害的程度与病死率有关.结论:除脑水肿外,心肌损害是ACvD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在进行ACVD的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特别要注意保护心脏.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章丽娟;陈巧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围生儿预后关系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ICP患者与对照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的比较.结果:ICP组早产、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围生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胆石症患者肝功能异常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探讨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肝功能改变和凝血酶原延长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门诊60例胆石症和20例健康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成组比较t检验.结果:胆石症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石症患者易出现肝功能指标和PT值的异常.

    作者:邓德红;王树明;方丽娟;罗金华;张才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分析

    目的: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对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检测住院和门诊3000余例血细胞分析中50余例PLT数量与直方图不符,同时进行了人工显微镜计数法的对比测定.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目的因素都会对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影响,PLT易凝聚,易破坏的我玫诸多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LT计数误差较大.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接骨续筋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中药对骨折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多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1.2.3.4),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方面过去由于选择骨折部位和治疗条件的不一致,分组不严格等使一些观察缺乏可比性.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合.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用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对200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超;朱由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降血脂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1±7)岁]在常规应用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降血脂药:阿托伐他丁10 mg qd po或非诺贝特100 mg tid po,对照组92例[男48例,女44例;年龄(60±8)岁]常规应用脑梗死药.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5%和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明显P《0.05.结论:血脂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作者:向海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康复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选择:从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领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的[1]80例初发者发病在24小时以内人院.

    作者:张瑞国;智佳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活素综合治疗婴幼儿脑瘫60例临床探讨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智力低下、癫痫等一系列综合症,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鞠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龙蝉黄芩百部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龙蝉黄芩百部汤组方:地龙12 g,蝉蜕12g,黄芩15 g,百部15 g,橘红12 g,竹茹6 g,桔梗6 g,玄参9 g,生地9 g,麦冬9 g,胆星2 g,甘草9 g,车前子15 g,蚤休9 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功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释:地龙有清热止痉、祛风活络、清肺平喘功效,常用于咳嗽气喘,高热抽搐.蝉蜕有散风清热,定喘解痉,透疹止痒功效.

    作者:朱德馨;刘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是真菌在自然界中生态类型的特殊表现

    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存在对人类机体的危害因素,分为机体外环境有害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内环境有害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精神障碍,个人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共同作用到机体某部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癌前疾病.在癌前疾病处充血,水肿,炎性分泌物堆积,潴留.真菌侵入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腐生.当真菌从活物组织中取得有机碳时,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机体组织中出现癌前病变.在寄生菌中特化作用有了高度的发展时,癌前病变组织中,寄坐菌出现超寄生生活,进而发展为共生(恶性肿瘤形成).共生(癌症)是病原真菌在机体组织中由奇生、超生生活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生物类群.

    作者:陈培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理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护理学科的发展,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确立,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系统的护理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或了解有关心理、社会、伦理,尤其是护理礼仪方面的知识.护理工作中护士扮演主要的角色,护士是医院里人数多,与病人接触密切、时间长的群体,他们的举止、语言、有效的沟通技巧可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康复,规范的护理礼仪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慰籍、情感上获得愉悦,病情得到早日康复.

    作者:崔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