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王尚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溶栓, 尿激酶
摘要:目的:评价尿激酶(UK)动脉溶栓(LI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行LIT的AIS患者,利用UK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后Z4h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01),75例患者临床转归良好(71%),发生13例SICH,3例死亡.结论:使用UK行LIT治疗AIC是较安全有效的.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归国劳务人员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国际间贸易、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合作和发展,人员流动频繁,这样就增加了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几率.因此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跟踪调查,是预防疾病,尤其是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国人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丁淑丽;关承春;陆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本院42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病因包括:伤后理化因素、占位压迫、医源性因素等.采取综合防治.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预后较差,应高度警惕,正确认识其病因,注意病情观察,及时手术解除占住压迫、细致操作,可减少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提高颅脑外伤救治质量.

    作者:欧阳林;吴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连续1~3个月.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时间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安全.

    作者:岳锦亮;王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非前列醇终止8-1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终止8-14周妊娠此时孕妇子宫较大,人工流产较困难,特别是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高,颜痕子宫也相应增多,一旦避孕失败,则带来高危人流的问题,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5月对162例因各种原因不宜妊娠的8--14周孕妇应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非索前列醇来终止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结核继发细菌性感染76例分析

    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同,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多耐药,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痛能力,改善营养状态,选择敏感抗菌素,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肺结核继发细菌性炎症的关键.

    作者:关茂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

    本论文通过定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调查和评估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与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确定老年家庭护理服务内容,规范老年家庭护理服务的开展.本文认为: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需求,开展家庭护理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当前开展家庭护理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预防保健层面的服务上,以满足大部分老年人疾病管理、健康维护的基本需求.

    作者:彭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龙蝉黄芩百部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龙蝉黄芩百部汤组方:地龙12 g,蝉蜕12g,黄芩15 g,百部15 g,橘红12 g,竹茹6 g,桔梗6 g,玄参9 g,生地9 g,麦冬9 g,胆星2 g,甘草9 g,车前子15 g,蚤休9 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功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释:地龙有清热止痉、祛风活络、清肺平喘功效,常用于咳嗽气喘,高热抽搐.蝉蜕有散风清热,定喘解痉,透疹止痒功效.

    作者:朱德馨;刘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呼吸道感染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痰及体液标本进行35℃-37℃培养分离、鉴定,同时使用Ki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将病原菌菌谱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是葡萄球菌;药敏结果主要是以三代、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以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效果比较好.结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同重湘;王世军;陈彦;水永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的改变及其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内膜一中膜厚度平均值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血糖、血脂等项目,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6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LDL-C值在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LDL-C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贺莉丽;陈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鼻内窥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新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鼻内窥镜可以彻底清除室内隐蔽部位的病变,从而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我院是耳鼻喉专科,从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为迁延性鼻部疾病的病人解除了痛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兴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藏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护理

    近年来我院收治结核有增多趋势,肺结核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在农村,牧区,由于居住及医疗条件差,加至初次感染结核杆菌不易察觉在肺部造成的损害能不治而愈,或初次感染潜伏状态的复活,是结核杆菌在体内扩散引起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胸腰椎结核等.

    作者:索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本文通过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体会,介绍应用中西结合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经验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常用药物的佳给药时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时辰药理学的研究日渐被重视.现代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证明,人体的激素分泌、酶的活性都呈节律性变化,机体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排泄也具有节律性的改变.根据机体自身的节律变化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以及新型智能型药物以达到小剂量、佳疗效、小毒性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很有意义.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

    在救治危重病人的时,呼吸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对呼吸功能的评价,以及由呼吸代谢引起的酸碱平衡情况,主要依赖于血气分析结果.血气分析采血前后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正确操作,以及做好采血前后病人的护理.

    作者:王学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确保中药调剂质量的几个注意点

    中药调剂工作是确保临床用药质量,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环节.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是关系到患者安全用药及提高治疗效果的大事.

    作者:于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应用于60例脊柱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脊柱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手术病人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则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降压前、后及停止降压后的MAP、HR、CVP,以及术中失血量等.结果:两组在5分钟内将MAP降至目标水平,达到预期降压目的;停止降压后血压恢复到降压前水平的时间更短,瑞芬太尼降低血压的同时能够减慢心率,其扩张静脉系统的作用较硝酸甘油弱,术中出血量更少(812±165ml vs 1192±148ml).结论:在脊柱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做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易于调控.

    作者:王育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针对影响孕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提出积极的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措施.结果: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社会和家庭支持情况、产时支持情况是影响孕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时,可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干预和加强产时支持干预的措施.此外,可开设产科心理咨询门诊对孕产妇进行专门的心理指导.结论: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对于妊娠结局和产科质量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心理保健干预措施.

    作者:周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探讨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中药理论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药性及中医辨证,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作者:于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共收治锁骨骨折136例,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医中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男124例,女12例.年龄12~60a,平均26 a.青枝骨折15例,裂隙骨折20例,横断骨折52例,粉碎骨折49例,均于伤后1~7 d内来诊.按骨折类型可分甲、乙、丙组.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动脉溶栓(LI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行LIT的AIS患者,利用UK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后Z4h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01),75例患者临床转归良好(71%),发生13例SICH,3例死亡.结论:使用UK行LIT治疗AIC是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尚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