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推拿治疗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张洪范

关键词:尺骨骨折, 手法整复, 外固定
摘要:笔者采用对抗牵引,手法整复,复住后以屈肘为主,小夹板固定的办法治疗成人尺骨骨折舍并桡骨小头脱位.自2007牟6月~2D08年6月,手法整复3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42.5岁,右侧24例,左侧8例,男28例,女4例,经过2~6个月的随访,32例患者全部愈合.根据Anderson关节评价标准:优28例、满意4例、不满意0例,优良率达8O%.成人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便,骨折愈合快,不需要手术治疗,适宜推广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康复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选择:从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领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的[1]80例初发者发病在24小时以内人院.

    作者:张瑞国;智佳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与评价研究

    目的: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取本院的145名负责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护理临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总评得分为3.81,在具体的六个维度中,临床护理技能指导的能力平均得分高,为4.18,其余五个维度的得分均未超过4.结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总评处于中上水平,在授课能力、教学准备能力、教学评价反馈能力、临床护理研究能力以及学生评判性思维培训的能力等方面尤其要加强.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尼膜同与双益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的疗效.方法:59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即双盲分两组,治疗组尼膜同,对照组双益平.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量表分的变化进行评分.结果:尼膜同有效率84.7%,双益平有效率62.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尼膜同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

    作者:李秉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48例慢性复杂胆囊炎、复杂胆囊结石患者48例,分为2组,治疗组19例患者采用LC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CC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手术的病人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CA153水平升高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35例患者所进行的18F-FDG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18F-FDG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包括术后化疗及放疗)长期随访中发现CA153和/或CEA持续升高(分别》30U/ml和5ng/ml),而相应临床检查无其它依据明确是否肿瘤复发或转移,进行18F-FDG显像.以终病理学检查及临床综合检查以及长期随访结果为依据,评价其对早期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35例患者中,后诊断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者有24例.18F-FDG显像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1.7%、特异性81.8%、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1.8%、准确性88.6%.结论:对乳腺癌术后随访中出现较特异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53)持续升高者进行FDG显像较其它检查方法对诊断早期肿瘤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弘;蒋宁一;刘生;卢献平;梁九根;陈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5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处理经验

    目的:介绍AMI的院前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至2007年接收的50例AMI患者进行适当的的院前急救.结果:有47例占94%的患者经上述处理后,急诊直接行PTCA,再经住院治疗(其中6例由于起病时间太长、经济等原因未能直接行PTCA而给与溶栓治疗),病情好转而出院.5例心脏骤停者,3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在家中急救无效死亡,入院后1例因心源性休克难纠正而死亡.4例心袁者,其中1例死于途中.结论:通过正确的院前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AMI的死亡率.

    作者:刘玉书;斯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议家庭支持在神经内科病人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在神经内科病人治疗与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我院对神经内科病人的治疗采取医院一患者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扩大患者家庭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并辅助以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医院-患者一家庭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有助于神经内科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与无家庭支持的神经内科患者相比,得到家庭支持的病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容易康复.结论:家庭支持有助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何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临终老人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我感到临终老年病人心理表现很突出.主要是对自己的疾病有否认,恐惧,愤怒,抑郁,我认为做好他们心理护理,以缓和l临终老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保持人的尊严,平静安祥地对待死亡很有突出意义的.

    作者:杜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

    目的:考察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分析.方法: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斯汀(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其分析.结果:显效91.7%,副作用发生率5.6%结论咪唑斯汀是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好,疗效显著的药物.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藻酸双酯钠的临床应用

    PSS为酸性多糖类药物,它是以藻酸为基础原料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因合成而得,是一种类肝药物,经多年来的临床用,证实PSS是一种疗效较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用途广泛的优良药物,但必须合理用药.

    作者:候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观察

    我科曾收治患性肾盂肾炎、尿毒症、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进行长期血液透析180次,使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延缓了病人生存时间.

    作者:玉英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苯那普利与氯沙坦小剂量联合对不伴高血压的肾性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科素亚小剂量联合用约对不伴高血压的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的疗效.方法:58例肾性蛋白尿患者口服苯那普利10mg/d,氯沙坦50mg/d,观察1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蚩白、肝功、肾功、电解质、血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尿蛋白定草为(2.28±1.16)g/d,治疗后为(0.65±1.13)g/d,筹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尿蛋白《3g/d者显效率为78%,总有效率85%,尿蚩白≥3g/d者显效率33%,总有效率为83%,两组显效率筹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氯沙坦小剂量联合用药具有降低肾性尿蛋白的作用,且对治疗前尿蛋白量少者显效或转阳率高,对尿蛋白量多者显效或转阴率低,而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尿蛋白排泄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盛晓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接骨续筋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中药对骨折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多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1.2.3.4),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方面过去由于选择骨折部位和治疗条件的不一致,分组不严格等使一些观察缺乏可比性.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合.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用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对200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超;朱由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分析(附52例报告)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方法:回顾分析52例外伤性脑梗寨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5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沦:外伤性脑梗塞与血液流变学改变、脑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脑、机体凝血机能异常及治疗措施不当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苏联春;张雄鹰;周国灿;苏朝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用药剂量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中肉毒素的注射用量.方法:选择15例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大小2个注射剂量组:大剂量组9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5IU;小剂量组6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0IU.两组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5住点注射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观察两组疗效,记录各例患者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注射21d后在改良Ashworth评分、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超引导下5位点注射技术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每位点注射10IU与注射15IU比较,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刘臻;苏清伦;刘多;孙皓;张喆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结果: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宫颈癌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8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是创伤较大的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站(所)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1困难和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急剧膨胀的人口,适应计划生育特殊需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技术被单列出来,计划生育服务站、服务所作为一种新事物,应运而生.随着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

    作者:秦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骨科牵引床的改进浅论

    随着普通骨科牵引床在各家医院的骨科广泛的应用,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普通骨科牵引床的使用特点:其升降床头、床尾和床腰均是家属或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摇动手柄,来满足病人的需要;相应的牵引是靠固定质量的砝码的重力做牵引力,从开始到结束牵引外力是不变的.根据使用特点,笔者将要些改进,更利于临床使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从药物不良反应看日常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不良反应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如何正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弄清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走出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误区,健全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信息制度,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制度,及时、准确的判定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去减少它、避免它,做到安全、合理、科学的用药.

    作者:陈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Hcy)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Hcy含量.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Hcy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含量.

    作者:戴杰;黄怀宇;周永;朱向阳;胡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