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膜同与双益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李秉艳

关键词:尼膜同, 双益平, 血管性痴呆,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的疗效.方法:59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即双盲分两组,治疗组尼膜同,对照组双益平.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量表分的变化进行评分.结果:尼膜同有效率84.7%,双益平有效率62.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尼膜同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双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双吻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例采用保肛手术.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结直肠吻合术,解决了以前无法完成的盆腔深部低位吻合,扩展了低住前切除的适应范围,使原先无法完成的吻合得以顺利完成.本文对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双吻合器吻合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

    作者:陈志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用药剂量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中肉毒素的注射用量.方法:选择15例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大小2个注射剂量组:大剂量组9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5IU;小剂量组6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0IU.两组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5住点注射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观察两组疗效,记录各例患者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注射21d后在改良Ashworth评分、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超引导下5位点注射技术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每位点注射10IU与注射15IU比较,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刘臻;苏清伦;刘多;孙皓;张喆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成功抢救一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体会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就地抢救,措施得力,方法正确,否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造成死亡.所以,进行健康教育和意外救护知识的宣传非常重要.

    作者:张玉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未婚人流者的身心问题与健康教育

    生殖健康事关生命个体的生活质量、婚姻质量和社会安定.目前,性传播疾病、未婚人流、不孕不育均呈上升趋势,任何一种中止妊娠的方法对于生殖健康特别是对未产妇来说,都潜伏着一定的危害性.因而人工流产对生殖系统造成的伤害和不利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临床表现证明:大部分继发性不孕症也是因为人工流产而引发的.

    作者:郭冬梅;郭掬华;杜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前路减压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下颈椎损伤

    目的:评价颈椎前减压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下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Orion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判定脊髓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7例,平均随访2.5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王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2级.结论: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应用Orion钢板内固定有利植骨融合和重建颈椎稳定.

    作者:覃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特征在于可动性关节受累,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关节的主要病变是滑膜炎,炎症多呈慢性持续,可导致慢性进行性关节破坏,畸形,终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们运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德馨;刘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124例疑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与DSA、MRI和MRA等进行对照.结果:CTA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21例动脉瘤经DSA证实,15例经手术证实.CTA诊断脑血管畸形25例,经DSA证实的3例血管畸形形与CTA结果一致,CTA诊断4例AVM和5例海绵状血管瘤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均经MRI和MRA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脑血管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费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应用溶栓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提高再灌注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糖检测的综和分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浓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血糖检测,现将监测中用到的一些知识总结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丁兆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女性劳教人员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艾滋病痛毒(HIV)和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27名女性收教人员进行人口学和行为学调查,并进行HIV、梅毒、淋病等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STD检出率为72.44%,其中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居首住,占64.13%;梅毒次之,占26.85%;淋病低(占5.43%).结论兰州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STD感染率较高,形势严峻,应尽快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相应监管控制措施,防止HIV和STD在收教人员中的传播.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2008年1-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共1000张,依照药品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2张,占统计处方数3.2%.分别在药物用法、用量、疗程、重复使用和抗生素的选择与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仍然是今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同时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侯东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疗机构监督典型案例分析

    本人从事医疗机构监督工作4年,亲自参与调查处理医疗机构案件282起,现从中选取4个典型案例与各位同行们相互交流.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针对影响孕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提出积极的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措施.结果: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社会和家庭支持情况、产时支持情况是影响孕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时,可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干预和加强产时支持干预的措施.此外,可开设产科心理咨询门诊对孕产妇进行专门的心理指导.结论: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对于妊娠结局和产科质量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心理保健干预措施.

    作者:周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护理

    通过对8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通过重视饮食调节、情感护理、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护理等,使病人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作者:关清;李拉秀;魏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

    心电信号的测定对深入了解心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协助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定治疗效果,以及确定能否承受胸部手术等具有重要意义.心电信号的测定已成为现代医学检测中不可缺少的检测项目.如何利用Labview结合数据采集装置来采集和分析这些心电信号数据将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并将就系统设计时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作者:商怀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早孕药流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B超监测的观察目的在于明确早孕诊断,流产后检验药流效果方法.经B超检查的协助诊断符合率达98.7%,误诊率仅为0.13%.B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护手段,应用B超对药物流产的监护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郭能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结果: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106例(51.96%)、97例(47.55%)和1例(0.49%),且腺瘸》增生》腺癌.球状带腺瘤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瘤,球状带腺癌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癌(P《0.05).球状带腺瘤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球状带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球状带增生;束状带腺瘤与腺癌血皮质醇水平、血钾水平均高于束状带增生,而束状带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束状带增生与腺癌.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首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内分泌生化检查可提示病变在肾上腺皮质发生的部位,但病变类型和肿瘤性质后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

    作者:封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在抗感染、止喘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则给予a糜蛋白酶稀释雾化,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65例(90.3%),显效52例(72.2%),对熙组有效53例(73.6%),显效21(29.1%).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治疗作用更为直接,痰液易于清除,在缓解咳嗽、气促和消除肺部罗音方面优于对照组,缩短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与评价研究

    目的: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选取本院的145名负责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护理临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总评得分为3.81,在具体的六个维度中,临床护理技能指导的能力平均得分高,为4.18,其余五个维度的得分均未超过4.结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总评处于中上水平,在授课能力、教学准备能力、教学评价反馈能力、临床护理研究能力以及学生评判性思维培训的能力等方面尤其要加强.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连续1~3个月.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时间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安全.

    作者:岳锦亮;王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