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

商怀超

关键词:
摘要:心电信号的测定对深入了解心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协助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定治疗效果,以及确定能否承受胸部手术等具有重要意义.心电信号的测定已成为现代医学检测中不可缺少的检测项目.如何利用Labview结合数据采集装置来采集和分析这些心电信号数据将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并将就系统设计时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色彩与心理反应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医院的色彩与病人及员工的心理反应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色彩空间,利用色彩的力量影响病人并调整医务人员的情绪,从而对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是当前医院在医疗服务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

    作者:严祥;杨静;雷凯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带状疱疹并发急性心包炎2例

    例1,男,62岁.因左胸部剧痛放射左腋下1天于2007-05-18人院.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左胸部剧烈疼痛放射左腋下,自用高药外贴,服用消炎镇痛药效果不佳.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左胸部和左腋下处触痛明显,无丘疹及水疱.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尤在深呼吸时明显,双肺无干、湿罗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

    作者:郎邰泽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围生儿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围生儿预后关系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ICP患者与对照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的比较.结果:ICP组早产、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改善围生儿预后、降低围生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结核继发细菌性感染76例分析

    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不同,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常用的抗菌素多耐药,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痛能力,改善营养状态,选择敏感抗菌素,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肺结核继发细菌性炎症的关键.

    作者:关茂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CA153水平升高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35例患者所进行的18F-FDG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18F-FDG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包括术后化疗及放疗)长期随访中发现CA153和/或CEA持续升高(分别》30U/ml和5ng/ml),而相应临床检查无其它依据明确是否肿瘤复发或转移,进行18F-FDG显像.以终病理学检查及临床综合检查以及长期随访结果为依据,评价其对早期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35例患者中,后诊断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者有24例.18F-FDG显像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1.7%、特异性81.8%、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1.8%、准确性88.6%.结论:对乳腺癌术后随访中出现较特异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53)持续升高者进行FDG显像较其它检查方法对诊断早期肿瘤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弘;蒋宁一;刘生;卢献平;梁九根;陈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分析及安全使用探讨

    中药注射剂作为独创的新剂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引起了极大关注.本文就中药注射荆产生的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使用进行初步探讨,为安全合理利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赵小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用药剂量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中肉毒素的注射用量.方法:选择15例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大小2个注射剂量组:大剂量组9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5IU;小剂量组6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0IU.两组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5住点注射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观察两组疗效,记录各例患者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注射21d后在改良Ashworth评分、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超引导下5位点注射技术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每位点注射10IU与注射15IU比较,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刘臻;苏清伦;刘多;孙皓;张喆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解毒活血汤治乙肝后肝硬化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解毒活血汤加护肝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护肝支持治疗.4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体症、肝功能、B超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毒活血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鼻内窥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新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鼻内窥镜可以彻底清除室内隐蔽部位的病变,从而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我院是耳鼻喉专科,从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为迁延性鼻部疾病的病人解除了痛苦,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兴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五大连池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保证

    为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减少和避免误差和差错,使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在实验室检测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我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工作的几年中,我积累了一些初筛HIV抗体检测的相关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雅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剂量比索洛尔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疗效观察

    我们观察了心肌梗塞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长期随访,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7年2月~2008年2月间收住我科的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ⅡⅢ级(NYHA标准),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0、5,除外(1)急性心肌炎(2)持续性室性心

    作者:王静杰;田雅萍;关欣;高岚;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二甲软肝散和西药联合治疗肝硬化50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27 a~68 a,平均年龄47.5 a;病程3月~4年:肝炎后肝硬化24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主要症状:乏力、腹胀、纳差、黄疸、肝功能损害,血清总胆红素(STB)17.3~183.2umo/L,ALT67~219 U/L,血清总蛋白(STP)52~68 g/L,血清白蛋白(A)15.7~36 g/L,脾肿大,中轻度(仅肋下触及)6例,中度(肋下二横指)18例,重度(肋下二横指以上)2例.伴HBsAg阳性24例,HBsAg阴性2例,腹水者20例,有腹水史者6例.

    作者:刘文阁;朱德馨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缺氧引起.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莉;黄俊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管理方法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它主要用于急性外伤、晚期癌症等患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备用药物.麻醉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有方,使用得当,可以治病;如果失之管理,使用不当,则会发生流弊,危害生命健康及社会治安[1].

    作者:于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3例肺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报告分析

    1前言所谓肺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是指:(1)发病部位不在结核常见部位;(2)影像表现在病灶形态密度等方面更接近于非特异性火症或肿瘤,或两者兼有之.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甚至造成误诊.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94例顽固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顽固性左心衰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无创压力支持通气组94例,常规治疗组94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NPSV组起效快,治疗2h后好转66例(70.2%),常规治疗组33例(3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PSV组有10例(10.6%)需气管插管,而常规治疗组23例(2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与费用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王秋娟;段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双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双吻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例采用保肛手术.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结直肠吻合术,解决了以前无法完成的盆腔深部低位吻合,扩展了低住前切除的适应范围,使原先无法完成的吻合得以顺利完成.本文对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双吻合器吻合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

    作者:陈志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胫骨骨折术后胫前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胫前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89例胫骨骨折手术的病人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9例骨折手术病人.术后一期愈合151例,占79.9%;延迟愈合18例,占9.5%;愈合不良18例,占9.5%;感染2例,占1.1%.结论:胫骨骨折术后胫前切口愈合不良与其受伤原因,受伤程度及手术切口选择,手术操作技巧,固定物选择及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为此,术前必须全面了解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设计合理的手术切口,挑选适当的固定方法,掌握精确的手术操作技巧,方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作者:王琦;尚平;刘志祥;才忠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胰腺癌基因治疗进展

    目的:总结胰腺癌基因治疗的进展.方法分析近五年来国内、国外有关胰腺癌基因治疗进展的文献报道.结果在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进步过程中,人们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不断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替代、核酸疫苗、转染细胞因子、肿瘤特异性复制健性全病毒治疗、抗血管生成等手段,为胰腺癌治疗开辟新的治疗途径留下更多舞台.结论虽然胰腺癌的基因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治疗尚属于试验阶段.

    作者:商志远;卢永刚;谭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分析

    目的: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对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检测住院和门诊3000余例血细胞分析中50余例PLT数量与直方图不符,同时进行了人工显微镜计数法的对比测定.结论: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目的因素都会对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影响,PLT易凝聚,易破坏的我玫诸多的影响因素,在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PLT计数误差较大.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