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研究进展

邱莉;黄俊山

关键词:新生儿, 缺血缺氧, 研究, 进展
摘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缺氧引起.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鲒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除BMI变化不大之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联用瑞格列奈即具有协同作用,又没有使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反应增加,肝肾功能亦无损害,因此是安全、有效及耐受性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顾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的改变及其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内膜一中膜厚度平均值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同时测定患者血糖、血脂等项目,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6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LDL-C值在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大血管病的危险因素,LDL-C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贺莉丽;陈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肌肉痉挛用药剂量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在B超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中肉毒素的注射用量.方法:选择15例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大小2个注射剂量组:大剂量组9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5IU;小剂量组6例,每位点注射剂量10IU.两组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5住点注射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观察两组疗效,记录各例患者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注射21d后在改良Ashworth评分、药物平均起效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B超引导下5位点注射技术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肱二头肌痉挛,每位点注射10IU与注射15IU比较,临床疗效相近.

    作者:刘臻;苏清伦;刘多;孙皓;张喆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常用药物的佳给药时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时辰药理学的研究日渐被重视.现代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证明,人体的激素分泌、酶的活性都呈节律性变化,机体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排泄也具有节律性的改变.根据机体自身的节律变化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以及新型智能型药物以达到小剂量、佳疗效、小毒性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很有意义.

    作者:王美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我院对13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采用GDC或DCS(铂金弹簧圈),其中4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血管内球囊辅助技术或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手术11例在全麻下进行,2例在局麻下进行.结果:13例脑动脉瘤,12例成功栓塞,成功率达92.3%;失败1例,占7.3%;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2例,占15.3%,破裂的脑动脉瘤均继续行栓塞并治疗成功;动脉瘤栓塞术后造成轻偏瘫2例,占15.3%;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化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胆石症患者肝功能异常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探讨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肝功能改变和凝血酶原延长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门诊60例胆石症和20例健康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成组比较t检验.结果:胆石症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胆石症患者易出现肝功能指标和PT值的异常.

    作者:邓德红;王树明;方丽娟;罗金华;张才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中,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尿淀粉酶较对照组下降快,腹痛、呕吐症状缓解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AP作用明显.

    作者:伍国顺;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

    在救治危重病人的时,呼吸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对呼吸功能的评价,以及由呼吸代谢引起的酸碱平衡情况,主要依赖于血气分析结果.血气分析采血前后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正确操作,以及做好采血前后病人的护理.

    作者:王学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普通外科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能针对各类疾病不同的健康问题有所选择的实施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帮助患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尽快康复的有效途径.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作者:崔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双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双吻合器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病例采用保肛手术.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结直肠吻合术,解决了以前无法完成的盆腔深部低位吻合,扩展了低住前切除的适应范围,使原先无法完成的吻合得以顺利完成.本文对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双吻合器吻合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

    作者:陈志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季节、传染途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45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45例手足口病均有皮疹,90%的皮疹与口腔粘膜疱疹同时出现,36例(80.00%)发热,其中24例低于38℃(66.67%),38~39℃8例(22.22%),高于39℃4例(11.11%).发病年龄《5 a42例93.33%,》5a3例(6.67%)发病季节7~9mo23例(51.11%)达到顶峰.结论:手足口病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同时用中药中成药清热解毒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马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本院42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病因包括:伤后理化因素、占位压迫、医源性因素等.采取综合防治.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预后较差,应高度警惕,正确认识其病因,注意病情观察,及时手术解除占住压迫、细致操作,可减少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提高颅脑外伤救治质量.

    作者:欧阳林;吴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从药物不良反应看日常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不良反应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如何正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弄清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走出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误区,健全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信息制度,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制度,及时、准确的判定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去减少它、避免它,做到安全、合理、科学的用药.

    作者:陈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腔内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

    患者女,32岁.因急性下腹痛来我院就诊.未做其它检查,首先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盂扩张25mm,上段输尿管扩张7mm,延扩张输尿管向下追踪检查,因膀胱不充盈,未形成良好透声窗,故输尿管下段有无结石无法显示.行腔内超声检查:发现左侧输尿管壁内段显示大小8×4mm强光团,后伴声影.右肾扫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左侧输尿管壁内段结石并扩张,左肾盂轻度积水.右肾正常.

    作者:宗家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非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2例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仅要求病人卧硬板床休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要求,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自1999-2007年,我们采用非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2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晓渊;张瑞国;李尊善;徐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川芎、红花、杜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

    目的:探讨川芎、红花、杜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效果显著,TIA发生完全性卒中的危险与TIA持续时间和发病频率成正比,三药协同,具有降血脂,扩血管、降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壮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抑制红细胞凝制,抑制血小板优于阿斯匹林.结论:川芎、红花、杜仲配伍治疗TIA可改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活性,桔抗血栓形式,保护脑细胞,起到治疗TIA和预防完全性脑卒中.

    作者:张方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来势凶猛,病人常因大量出血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心理,加上许多病人对病情缺乏认识与了解,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治疗的因素.所以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有很大帮助.

    作者:温丽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48例慢性复杂胆囊炎、复杂胆囊结石患者48例,分为2组,治疗组19例患者采用LC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CC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手术的病人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低磷酸盐血症与肺炎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低磷酸盐血症与肺炎的关系,方法:分析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A组),5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B组)和40例未发生医院肺部感染患者(C组)的血清磷酸盐水平.结果:B组入院时血清磷酸盐水平、血清钠、钾、氯和钙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时血清磷酸盐水平、血清钠、钾、钙低于入院时,碳酸氢根高于入院时(P《0.05);A组在入院时血清钾、钠、氧、磷和钙与C组无显著差异;A组入院时与住院期间比较,入院时血碳酸氢根低于住院期间.结论:低磷酸盐血症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戴宏勋;吴嗪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3例肺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报告分析

    1前言所谓肺结核不典型临床表现是指:(1)发病部位不在结核常见部位;(2)影像表现在病灶形态密度等方面更接近于非特异性火症或肿瘤,或两者兼有之.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甚至造成误诊.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