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单纯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钟诚

关键词: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应用溶栓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提高再灌注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临终老人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我感到临终老年病人心理表现很突出.主要是对自己的疾病有否认,恐惧,愤怒,抑郁,我认为做好他们心理护理,以缓和l临终老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保持人的尊严,平静安祥地对待死亡很有突出意义的.

    作者:杜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肺水肿是颅脑损伤的严重颅外并发症之一.其起病急,病情演变快,常因发展至充血性肺不张,呼吸循环衰竭,窒息等原因而死亡.故做好肺水肿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脑外伤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年至2003年收治20例此类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雪梅;盛淑清;陈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84例骨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分析,我们采取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注重与家属亲友病友的联系与沟通、音乐护理、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等措施,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达到了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终目的.

    作者:李国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痛风结石手术治疗效果评价(附59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在痛风石治疗中的作用,并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已形成痛风石患者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在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程度、发作次数、关节塑型,功能改善等方面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在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程度、发作次数、关节塑型、功能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结论:手术治疗在痛风石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病风结节性关节炎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镇权;张广;赵海鹏;吕秀春;王学云;杨清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联疗法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小儿腹泻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三联疗法(蒙脱石散+黄连素+复合维生素B)保留灌肠;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0例,显效率75.51%,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显效率51.16%,总有效率76.7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三联疗法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病.

    作者:卢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护理

    通过对8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通过重视饮食调节、情感护理、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护理等,使病人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作者:关清;李拉秀;魏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对156例腰椎盘突出患者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56例患者医护情况.结果: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手术是解除压迫的有效手段,做好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备条件.

    作者:刘春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抗结核药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间住院治疗发生过敏反应的20例肺结核患者(药物过敏组)以及耒发生过敏的患者随机抽取2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以及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结果:出现皮疹13例、发热10例、关节痛2例.单药过敏19例,异烟肼过敏4例、利福平过敏5例、吡嗪酰胺过敏3例、已胺丁醇过敏3例、对氨基水杨酸钠过敏z例、左氧氟沙星过敏2例;有1例对4种药物过敏.药物过敏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住院花费增多.结论:抗结核药物所致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发生过敏可能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赵丽;杜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调胃和中法治疗慢性浅表型胃炎

    慢性浅表型胃炎中医辩证单纯,虚、实、寒、热者少,更多的是虚实互见,寒热兼杂,或本虚标实.以和中调胃法仿《金匮要略》半夏泻心汤加减,以寒热并用,升降相济,消补施于一炉,治疗慢性胃炎4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丽;穆聪;刘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1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患者的心肌损害情况,探讨心肌酶变化与预后的临床关系,提高对ACVD患者死亡综合机制的认识,改善ACVD的抢救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检测316例ACVD患者的心肌酶谱,按心肌酶谱正常、轻度异常、显著异常分别计算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数ACVD患者有心肌损害,其损害的程度与病死率有关.结论:除脑水肿外,心肌损害是ACvD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在进行ACVD的抢救治疗过程中,要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特别要注意保护心脏.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章丽娟;陈巧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研究进展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缺氧引起.是造成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莉;黄俊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孕产妇心理保健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针对影响孕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提出积极的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措施.结果: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社会和家庭支持情况、产时支持情况是影响孕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孕产妇心理保健干预时,可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干预和加强产时支持干预的措施.此外,可开设产科心理咨询门诊对孕产妇进行专门的心理指导.结论: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对于妊娠结局和产科质量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心理保健干预措施.

    作者:周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成功抢救一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体会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就地抢救,措施得力,方法正确,否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造成死亡.所以,进行健康教育和意外救护知识的宣传非常重要.

    作者:张玉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CA153水平升高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35例患者所进行的18F-FDG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18F-FDG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包括术后化疗及放疗)长期随访中发现CA153和/或CEA持续升高(分别》30U/ml和5ng/ml),而相应临床检查无其它依据明确是否肿瘤复发或转移,进行18F-FDG显像.以终病理学检查及临床综合检查以及长期随访结果为依据,评价其对早期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35例患者中,后诊断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者有24例.18F-FDG显像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1.7%、特异性81.8%、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1.8%、准确性88.6%.结论:对乳腺癌术后随访中出现较特异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53)持续升高者进行FDG显像较其它检查方法对诊断早期肿瘤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弘;蒋宁一;刘生;卢献平;梁九根;陈少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色彩与心理反应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医院的色彩与病人及员工的心理反应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色彩空间,利用色彩的力量影响病人并调整医务人员的情绪,从而对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是当前医院在医疗服务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

    作者:严祥;杨静;雷凯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2008年1-6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共1000张,依照药品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2张,占统计处方数3.2%.分别在药物用法、用量、疗程、重复使用和抗生素的选择与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仍然是今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同时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侯东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机制与基因封闭策略

    2008年5月19日是全球第一个世界肝炎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新统计,全世界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其病原HepatitisB virus,简称HBV)的病人高达三亿五千万,其中,中国有一亿人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是HBV感染人数多的国家.HBV在肝脏中持续存在易引起慢性感染(CHB),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

    作者:胡康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摘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方法:自1998年6月-2008年5月,我院共有2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186例,半椎板切除29例,全椎板切除8例.结果:有12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包括椎间隙感染4例,血肿压迫5例,残留再突出3例.结论:详细检查,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加强管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项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体会

    本文通过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体会,介绍应用中西结合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经验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腹症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1生命体征的观察因有效的手术消除了病灶,引流了浓液,控制了感染,常可使患者的术前休克状态迅速得到改善,但麻醉和手术刨伤对机体可造成进一步打击.一般患者术后回病房即刻须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以后定时连续观察,至少要等麻醉作用基本消失或病情趋于稳定后再酌情停测.

    作者:吴兰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