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樱子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庄彦;何英姿;王彪;陈庆淑;周小雷;袁经权

关键词:金樱子, 三萜, 活性
摘要: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蔷薇科植物中,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归纳了蔷薇科中药金樱子化学成分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药理活性.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石南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石南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技术对石南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核磁共振光谱等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检测.结果:从石南藤乙酸乙酯相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1)、香草酸(2)、苯甲酸(3)、N-p-香豆酰酪胺(4)、风藤酮(5)、风藤奎醇(6)、异风藤奎醇A(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8)、风藤酰胺(9)和二氢荜茇明宁碱(10).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石南藤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224.33 μg/mL和11.44 μg/mL,化合物1~10均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作者:赵国伟;夏文;陈萍;韩恩吉;向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葛根先煎对方剂中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先煎与否对于葛根黄芩黄连汤和葛根汤中君、臣药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制备葛根先煎与共煎的样品,采用HPLC-DAD测定样品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黄芩苷、小檗碱的含量,采用GCMS测定样品中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NMP)、盐酸去甲基麻黄碱(NME)、盐酸麻黄碱(E)、盐酸伪麻黄碱(PE)、盐酸甲基麻黄碱(ME)的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结果:葛根黄芩黄连汤先煎样品(A)与共煎样品(B)的提取率分别为:葛根素(46.09±0.90)%、(46.59±1.87)%,大豆苷(46.34±2.54)%、(43.67±2.93)%,大豆苷元(34.40±3.03)%、(34.28±2.71)%,黄芩苷(40.39±1.30)%、(39.70±0.60)%,小檗碱(40.92 ±0.95)%、(41.64±1.28)%,P >0.05;葛根汤先煎样品(C)与共煎样品(D)的提取率分别为:葛根素(47.13±2.14)%、(45.68±2.50)%,大豆苷(45.01±3.13)%、(44.44±2.83)%,大豆苷元(33.58±2.60)%、(30,75±3,05)%,NMP (43.35±0.74)%、(42.17±1.21)%,NME (43.78 ±1.45)%、(42.26±2.48)%,E(49.73±0.54)%、(49.18±0.39)%,PE (40.82±0.92)%、(38.69±2.68)%,ME (49.73±3.13)%、(47.05±2.85)%,P>0.05.结论:葛根先煎,对上述两方中君、臣药有效成分提取率基本没有影响.

    作者:张明明;谭晓梅;陈飞龙;高婕;罗佳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楂消脂胶囊治疗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5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56例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0例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予基础治疗+血脂康,治疗组56例予基础治疗+山楂消脂胶囊,两组均不用他汀类调脂药,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MACE发生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楂消脂胶囊组可显著降低Hs-CRP、Hcy、MMP-2、MMP-9(P <0.01).结论:山楂消脂胶囊可通过减少非急性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外基质中的MMP-2、MMP-9水平的表达,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症患者MACE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子幸;余秀兰;贺青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秋石方的早期记载新考

    通过文献考证和解读,重新考证了早期记载秋石方的书籍和时间,发现:现存有据可考的早记载秋石方的书籍是《良方》和《证类本草》,而不是《经验方》;沈括是秋石阴阳二炼法的早记录者,但未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中的阳炼法并非直接源于《良方》或《苏沈良方》;《证类本草》中的炼人中白方就是秋石方,而不是其他方子,该方不直接以炼秋石方为名的原因与秋石作为一种药物独立列于本草书籍的历程有关.

    作者:朱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β-环糊精与盐酸黄连碱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目的:优化盐酸黄连碱/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表征包合物结构.方法:以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冷却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的优选;对包合物结构进行UV-Vis、DSC、1 H-NMR表征以及增溶性实验.结果:包合佳工艺为:β-CD (mol)∶盐酸黄连碱(mol) =2∶1,40℃,包合时间为2h,冷却时间为3d,盐酸黄连碱的包合率达到90.64%;UV-Vis表征得到二者的包结常数为3.11×106M-1;DSC表征说明包合物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盐酸黄连碱的热稳定性;1H-NMR表征说明盐酸黄连碱的苯环进入了β-CD的空腔;而增溶性实验表明包合物的形成促进了盐酸黄连碱在水中的溶解度.结论:β-CD可以与盐酸黄连碱形成2∶1的稳定包合物,并提高了盐酸黄连碱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陈鸿雁;金真;陈善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因宁片减轻T3诱导BRL肝细胞损害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因宁片对T3诱导的BRL肝细胞的增殖、肝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因宁片低、中、高剂量组及甲亢灵组.大鼠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后,腹腔静脉采血,分离含药血清.建立肝细胞T3损害模型,在不同浓度因宁片药物血清作用下,应用MTT法测定药物作用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上清液中AST、ALT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MDA、SOD.结果:随着因宁片血药浓度升高,T3损害后的BRL肝细胞存活率逐渐增加;因宁片能显著减少模型细胞ALT、AST的释放;模型组BRL的细胞混悬液中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因宁片能明显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因宁片的药物血清对T3诱导BRL肝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提高BRL肝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氨酶含量,减轻肝细胞氧化应激损害.

    作者:周静;王成蹊;周涛;潘弟仪;侯连兵;王伯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灰毡毛忍冬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灰毡毛忍冬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藤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绿原酸(3)、木犀草素(4)、槲皮素(5)、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8)、1,3-O-二咖啡酰奎宁酸(9)、东莨菪素(10)、灰毡毛忍冬皂苷乙(11)、灰毡毛忍冬皂苷甲(12)、圣草酚(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扬帆;吴楚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喷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必要时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组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d;对照组予安慰剂喷鼻,2喷/次,3次/d.疗程均为14 d.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统计量u=2.5126,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7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7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组间比较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肠清喷鼻微乳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治疗7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4 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7d后(P<0.01).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治疗后7d,治疗后14 d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且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勇华;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蜜炙款冬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蜜炙款冬花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技术,采用大连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室温,进样量20 μL.结果:建立了蜜炙款冬花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的各项参数均符合有关规定.结论: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为蜜款冬花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曹娟;王福刚;刘克;柳文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丹田降脂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联素、瘦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田降脂丸降低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维生素D3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药丹田降脂丸治疗10 w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血脂、脂联素、瘦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丹田降脂丸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P<0.01),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高、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瘦素、CRP、IL-6水平(P<0.01),高剂量可一定程度升高脂联素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田降脂丸可通过降低血清瘦素、CRP、IL-6水平发挥降脂作用.

    作者:吴庆光;张玲玲;李海燕;赵冉;李盛青;李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地统计学微尺度下青蒿素含量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目的:研究青蒿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生成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图.方法:利用GPS定位,采用地统计学对青蒿道地产区重庆市酉阳县一块种植田的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变量均近似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25和0.126.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青蒿规范化种植的空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怀玉;彭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云南栽培滇龙胆病害种类及生态治理

    目的:了解栽培滇龙胆病害种类,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症状观察、样本采集、病原菌分离、形态鉴定及柯赫氏验证程序来鉴定确诊.结果:栽培滇龙胆的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锈病(Aecidiumpers)、圆斑枯病(Pestalotiopsis)、匐柄霉叶枯病(Stemphylium sp.)、壳二孢叶枯病(Ascochyta sp.)、格孢腔菌(多胞菌)叶枯病(Pleospora sp.)及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spp.)和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其中以炭疽病为主要病害,发病株率40%以上,严重度达4~5级;其次是锈病,发病株率10%以下;其他病害发病株率在2%以下.结论:滇龙胆以上几种病害为首次报道,滇龙胆是这些病原菌的新记录寄主.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振玲;张金渝;金航;杨美权;杨维泽;杨雁;杨天梅;石娅娜;杨绍兵;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荔枝核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荔枝核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荔枝核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对羟基苯甲醛(2)、原儿茶酸(3)、胡萝卜苷(4)和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凯文;郭洁文;陈剑梅;林丽静;徐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花椒与青椒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花椒与青椒的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样品用50%甲醇25 mL超声提取15 min,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5℃,流量1.0 mL/min,分析时间130 min.分别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和SPSS 17.0对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花椒和青椒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09 ~0.992、0.930~0.999,二者分别有27和24个共有峰,从标准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结果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快捷,可明显区别花椒与青椒,建议将HPLC指纹图谱纳入花椒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丽;刘友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重庆缙云山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析重庆缙云山产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野菊花挥发油经气相色谱法(GC)分离得到92个色谱峰,根据各色谱峰的质谱图,鉴定出69个色谱峰,共66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07%.结论:重庆缙云山产野菊花无论作为药材还是食品原料,质量均佳.比较重庆缙云山产野菊花和文献报道的其他产地的野菊花的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现不同产地野菊花的挥发油组分差异很大.

    作者:文加旭;陈建宁;吴丽婷;赵德;邓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部位金钮扣中绿原酸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金钮扣药材中有效成分绿原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部位金钮扣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35℃.结果:绿原酸的浓度在0.1000 ~2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71%.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部位金钮扣中绿原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钮扣药材的质量,为金钮扣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洋;周洪波;刘建雄;李慧珊;李萍;房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

    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为该科民族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国内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查阅文献记载.结果:(1)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有7种,本草书籍中记载有3种;(2)同种药用植物常常作不同民族药应用;(3)7种民族药的传统疗效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这些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传统疗效显著、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但绝大部分民族药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作者:白贞芳;王晓琴;肖培根;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生长素对西洋参成熟种胚及离体子叶体细胞胚发生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生长素包括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对西洋参完全成熟种胚及离体子叶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的效应.方法:以陕西留坝西洋参的完全成熟裂口种子所获得的完整种胚及离体子叶为实验材料,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2,4-D、NAA、I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结果:三种生长素诱导体细胞胚的能力为:IAA> NAA>2,4-D,IAA高诱导率达100%;NAA、2,4-D佳浓度分别为2.0 mg/L和0.5 mg/L;离体子叶的体细胞胚发生率相对较低;2,4-D处理(30 d内)时间越长诱导率越高.结论:IAA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的能力强,较高浓度的NAA和2,4-D抑制体细胞胚的发生,体细胞胚发生需要持续的生长素作用.

    作者:晋海军;秦公伟;刘艳丽;王敏;杨晓洋;曹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枸杞多糖降血糖作用的细胞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NIT-L1胰岛β细胞、小肠刷状缘、3T3-L1脂肪细胞、α-葡萄糖苷酶等体外实验模型,研究枸杞多糖的作用.结果:枸杞多糖能够保护链脲佐菌素损伤的NIT-L1胰岛β细胞,抑制消化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降低小肠刷状缘对葡萄糖的吸收,对于抑制肝糖产生以及增强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也有明显作用.结论:枸杞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作用.

    作者:李朝晖;马晓鹂;吴万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濒危药用植物金铁锁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目的:揭示金铁锁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金铁锁引种繁育和濒危原因探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开花动态的观察、杂交指数估算法、繁育系统检测法、种子萌发率和访花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观察.结果:杂交指数检测与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一致,金铁锁的繁育系统为同株自花传粉、同株异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金铁锁的花在结构上具有与异花授粉相适应的结构和机制,也有虫媒花的特征.金铁锁的盛花期在雨季,其访花昆虫在雨季少见或不传粉,从而直接影响了结实率.结论:金铁锁为混合交配繁育系统,为虫媒异交植物,同时可以自花授粉,其繁殖方式为近交繁殖.

    作者:尹子丽;刘小莉;李安华;钱子刚;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