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绪岩;李海洪
患者24岁,孕1产0.停经7月,自认为双胎,要求做产前检查.仪器:采用西门子--亚当B超,探头频率3.5MHz,排空膀胱仰卧位,腹部多切面扫查,孕妇宫底高度较妊娠月份大,右侧腹部局部略高,超声所见:单胎臀位妊娠,双顶经7.36cm,脊柱排列大致规则,胎心133次/分,律整、胎动正常.
作者:李庆敏;林静;乔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2002年共收治绝经后宫腔积脓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43岁.因食蚱蜢15分钟后腹痛,口唇麻木,全身瘙痒入院.查体:T37.2℃、P103次/分、R21次/分、BP12/8lkPa,腹稍胀,轻压痛,全身散在荨麻疹,胸、腹部大片红色融合斑,压之褪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赵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全血苯丙氨酸(Phe)浓度高于0.24mmol/L称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HPA分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非PKU高苯丙氨酸血症和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症三大类型.
作者:陈晓燕;刘祥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它贯穿于整个精神病人疾病的全过程,健康的心理对疾病的康复和转归有着重要意义,适时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陆峰;户桂玲;王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对21例女性乳腺肿大病人,进行了乳房检测仪检查.①一般资料:乳腺结节患者21例,均为女性,年龄24~49周岁.
作者:韩明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科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已成为科教卫生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庞朝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应用四环素与布洛芬联合对痤疮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和四环素对照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绪岩;李海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55岁.腹痛、腹胀2小时,来院途中出现迅速腹胀,渐呼之不应,至门诊急诊室时血压测不到,呼吸不规则,昏迷状态,面色暗灰,唇紫绀,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迟钝,右肺呼吸音粗糙.
作者:王永刚;赵兴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产房对进入正常产程待产产妇,经过积极处理产程(AML),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张雪梅;刘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v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 ARDS)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导致肺部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外呼吸功能障碍.
作者:杨光;魏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出血、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若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由于包括糖尿病肾病在内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
作者:徐敬;王伟;吕建萍;李元梓;牛瑞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月采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伤口或术后切口脑脊液漏患者2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刚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21岁,因咳嗽2天就诊,查体:体温37度,脉搏75次/min,呼吸22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咽充血,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作者:乔统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71岁.于2001年12月经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硬化.2002年1月在门诊输液室输液,给予①5%GS500ml加胞二磷胆碱0.75g.
作者:任秀贞;范明东;葛凯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宫颈裂伤是阴道分娩较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如损伤严重可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2003年间足月阴道分娩引起宫颈裂伤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PT、APTT、FIB、TT是人体凝血机制的主要参考数据,其中PT、APTT、TT后都是通过激活FIB来发挥作用,参与机体的止血,形成血栓,阻止血液的渗出.
作者:高勇;罗维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阿替洛尔12.5mg,每日2次;对照组单一给予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两组对照观察5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梁秋英;黄海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病系统病残率和病死率随血压上升而增高,而且心血管并发症随血压增高而增多.
作者: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