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0例体会

张青;张玉辉

关键词:
摘要:新生儿硬肿征是指患儿由于早产、受寒、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病症,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尤以早产儿为多见,且多伴体温不升、不哭、拒乳或呼吸微弱,反应低下,硬肿先发生在小腿,大腿外侧,渐至全身,预后多较差.我科自98~99年之间共收治本病患儿50例,在应用保暖、补液、控制感染的同时,配合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受到满意的疗效.
泰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颈椎汤治疗颈椎病10例

    1临床资料本组治疗1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颈椎CT确诊者,其中,颈椎增生5例,颈椎间盘膨2例,颈椎生理弧度消失3例,伴有椎间盘隙狭窄者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2岁,自觉症状以头痛为主者4例,以眩晕为主者6例,伴有颈肩背及上肢沉重疼痛麻木者5例.

    作者:吴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尿毒症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尿毒症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1987年1月~2000年12月间诊治的尿毒症肺炎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中青年发病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极易漏诊;X线表现主要为肺内片状阴影;肺炎的发生与尿素氮、肌酐的数值高低不成正相关;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结论 尿毒症肺炎以中青年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在尿毒症的基础上依赖X线检查而确诊,药物治疗效果差,一旦确诊,及早行血液透析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纬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泰安市中学生田径训练伤病调查分析

    运动伤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有发生,并不程度地影响受伤者的训练、比赛和成绩的提高.虽然迄今为止报道运动伤病的文献很多,但多集中于专业运动员等运动伤病的调查分析,而对中学生从事田径业余训练的运动伤病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泰安市中学生在田径业余训练中的运动伤病、伤病种类、伤病项目分布等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掌握基本发病原因,避免和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为中学生在田径业余训练中正常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判定

    Q-T离散度(QT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程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特别是急性心肌硬死(AMI)患者差异较大.近年研究发现,AMI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Q-Td明显增加.而我们测定62例AMI患者QT变化与正常人对比,旨在探测AMI患者QTd变化与其心律失常关系.

    作者:鹿庆波;彭凤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老年保健工作实行关口前移的几点思考

    目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下,对老年人保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方法 文章从当前老年保健工作的实际情况,国人健康状况、疾病流行趋势、疾病谱变化和经济社会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实行老年保健工作关口前移(将老年人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前移至中青年乃至少年儿童和婴幼儿)的紧迫性、必要性.结果 明确了指导思想,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防治对策.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②坚持预防为主,狠抓健康教育;③不断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年保健队伍;⑤积极开展老年保健工作科学研究.结论 保健工作要与时俱进,俱有迫切性与必要性.

    作者:许在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对母儿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救治,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可高达35%.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1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红;米丽;潘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注意事项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降低对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复发和猝死率,以及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动过速等疾病的基础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笔者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

    作者:杜明;李龙;杜勇;杜宪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自1985年8月~1995年8月,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50例,经治疗和细心的护理,90%患者康复,50%的患者功能部分康复,死亡2例,现将护理讨论如下:

    作者:张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专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建立适应中专学校竞争发展需要的新体制为了适应中专学校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应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和长远发展,积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新型的图书馆管理体制.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口服藤黄健骨丸出现疑似痛风1例

    1病例摘要患者,赵××,女,68岁,农民.因右下膝关节剧痛、灼热感两小时于2005年26日下午两点来本院门诊就诊.一天前,因右下肢活动后疼痛曾在本院就诊,拍片示:右股骨下段轻度增生,右膝关节无异常.即予藤黄健骨丸口服,一日两次,一次2丸,于上午七点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渐加重,于两小时前转为剧痛、灼热感.即往史:有冠心病史,无糖尿病史,无痛风史.

    作者:杨明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围绝经期宫内IUD取出96例

    围绝经期月经紊乱及闭经半年以上妇女需取出宫内节育器(1UD)时,往往伴有IUD取出困难.为寻求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方法,我们将米索前列醇用于围绝经期的IUD取出,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出血误诊为高血压脑病1例

    患者女,60岁,因头晕、头痛、呕吐2天入院,曾在村卫生室输液治疗.效果差,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血压220/110mmHg,神志清、精神差,两侧瞳孔等大形圆.对光反应敏,口角无歪斜,颈无抵抗感,心肺腹无异常,肢体肌力、肌张力无异常.疡理反射未引出.初步诊断为:高血压脑病.住院后,经用降血压及降颅压药物治疗不见好转,遂转上级医院做头颅CT检查,后诊断为脑出血.住院治疗2周左右,好转出院.

    作者:宗承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3例临床分析

    宫内节育器以其高效,长效,安全,可逆,简便,经济易接受的特点,深受广大育龄女王女欢迎.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使用IUD多的国家[1].但由于放置不当,会造成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使避孕失败,造成临近器官组织损伤等.我站于2005年5-8月份收治3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作者:孟秀华;王荣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减少门诊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的体会

    1临床资料2004年9月~2005年9月,我们对校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近8千例次进行统计,发生发热反应11次,发生率0.14%,年龄以50岁以上者多见.其中男7例,女4例.

    作者:候杰;张兆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老年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亲人或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护理人员应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及气质改善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和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炎,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驱体症状,使病人能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宁兆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2例护理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2例,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云;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治疗少精症74例临床观察

    少精子症是许多男性患者不育的原因之一,但目前西药尚无特效药治疗.笔者采用生精汤加减治疗少精症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克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我院外科手术治疗3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术后生存率.结果 31例均为肝门部电凝锐性解剖,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1例,行姑息切除9例,行周围胆管空肠吻合术7例,行U管引流术4例.根治切除、姑息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和U管引流组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分别是(38.32±26.24)月,(16.12±14.43)月,(4.46±3.18)月,(3.32±3.24)月.切除组病人的生存期显著长于姑息性手术组(P<0.01),且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根治性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李玉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献血后对静脉穿刺部位两种按压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对静脉穿刺部位的按压方法,减轻局部疼痛和血肿或瘀斑的发生.方法 对110例观察组献血者采用新的按压方法,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及血肿或瘀斑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穿刺部位用正确地按压方法和力度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及皮肤血肿或瘀斑的发生.

    作者:张海军;李化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制气囊在后鼻孔出血中的应用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气囊压迫出血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已有很多新型止血材料所替代,但价格较昂贵,病员经济负担重,基层医院不能普遍应用.近年来高血压性鼻衄的发病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在处理后鼻孔出血时多采用传统止血法(后鼻孔堵塞法)及鼻内窥镜下止血法.操作复杂,病人痛苦大,并发症多.受条件、体位、地点限制.我们在气囊制作应用充气多少,多长时间排气,充气总结了很多小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光;朱德凤;杜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泰山卫生杂志

泰山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泰山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