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海红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例(2014年10月~2016年2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评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语言功能康复评分为(80.32±5.41)分、肢体功能康复评分为(65.71±7.9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于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中心ICU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中心ICU所收治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桡动脉穿刺行有创血压监测(观察组,87例)与肱动脉行无创血压监测(对照组,87例)的实际效果,每间隔15 min记录一次,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采用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3.25±1.05)kP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47±1.24)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无创血压监测而言有创血压监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给予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以更加直观、确切的诊断依据,同时实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肋骨骨折造成肺部感染的预防.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3±4.1)天,明显高于观察组的(9.1±3.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肋骨骨折造成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显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庞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的调查分析及护理管理方案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期中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30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皮肤破损率、皮肤破损严重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6.33%,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期、II期压疮严重程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方案,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黎东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治疗的1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以评估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8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9/96);观察组服药依从率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疼痛、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程度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二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感染发生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按照我院所指定的新生儿护理管理标准进行不断的优化、改善.分析2013年~2015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 2015年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为0.63%,显著低于2013年(2.63%)和2014年(1.70%)的感染率,2015年与前两年的感染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院内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结构,充分体现护理管理的作用,落实护理管理的方式,对预防并控制院内感染有着显著的显示意义.
作者:曾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的是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用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此护理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明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骨科骨折的老年患者致伤原因的根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2例,应用Excel系统软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尤其男性患者于春节左右因跌倒致骨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VIC-FRAT跌倒风险评估表,了解跌倒的风险程度,提高老人和陪护人员对跌倒的警惕性,加强预防是关键.
作者:程愔;赵秀丽;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泌尿外科手术中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需接受手术者72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病患.对照组36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6例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存在各种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对两组病患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研究实验组并发症与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老年病人手术治疗后采用科学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出现,明显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出现.
作者:侯春兰;吕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中风单元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卒中单元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本次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中风患者的中风单元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董敏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方法 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行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住院时间为(6.67±1.33)d、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住院时间为(8.1±2.71)d、护理满意度为81%;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林香;房婷婷;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随访管理数据库对肾癌患者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以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软件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资料录入已经建成的随访管理数据库,利用网络随访辅助以往传统随访方式进行随访和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预防知识、治疗依从性提高并能获得更详实的随访资料.结论 基于网络的肾癌随访系统操作简便,统计分析更快捷,获得的随访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随访率及随访效率,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跃红;张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因素及处理方式.方法 我们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患者13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引发拔管困难因素与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因素有:尿道损伤;患者因素;导尿管质量因素;留置时间过长;尿管过度牵拉等.处理方法:采用气囊注入破裂、剪断导尿管、刺破气囊、5%碳酸氢钠行膀胱冲洗等方法,13例患者均拔管成功,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给予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时,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可较好避免或减少拔管困难发生,其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各41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①护理满意度评分: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分别为(92.18±10.46)分、(79.53±12.15)分,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优质护理组为97.56%,常规护理组为80.49%,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且患者能够配合医师的治疗,治疗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24例神经内科患者的诊疗资料,根据护理差异分成实验组(n=112)和对照组(n=112),两组病患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和自觉症状、心理情绪、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病患不良心理状况,且能提高其后续生活质量,值得继续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丁丹丹;魏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风偏瘫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是运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法,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能力,对比康复护理法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能力的影响.结果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在经过康复训练之后,对边患者肢体康复能力,发现观察组的肢体等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整体比对照组的优秀,能有效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健康,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肢体能力,恢复健康以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医学生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析我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137例,其中115例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术后102例作了预防性灌注疗化疗法;探讨和总结膀胱肿瘤术后膀胱药物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卢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B超引导向下经皮穿刺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术中配合.在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下及B超定位引导下,用多极针经皮穿刺到脾组织,进行射频消融.首先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术中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正确评估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时生命体征变化.护理的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脾脏射频消融术(RFA),RFA平均时间为(46.4±5.4)min.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给予止血及穿刺引流并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龙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