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物理干预方法预防老年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观察

樊佳鑫;陶彤;王妍

关键词:踝泵运动, 间歇式充气加压泵治疗, 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 观察踝泵运动配合间歇式充气加压疗法这2种物理干预方法 在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有效性.方法将140例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常规组仅采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间歇式充气加压疗法、踝泵运动联合应用.结果 在干预2周后,比较分析两组病人深静脉发生率.结论 踝泵运动、间歇式充气加压疗法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预防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质量.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92例骨科老年患者骨折的根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通过对我院骨科骨折的老年患者致伤原因的根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2例,应用Excel系统软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尤其男性患者于春节左右因跌倒致骨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VIC-FRAT跌倒风险评估表,了解跌倒的风险程度,提高老人和陪护人员对跌倒的警惕性,加强预防是关键.

    作者:程愔;赵秀丽;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30例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病因分析及贫血治疗状况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病因和贫血治疗状况,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13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原发病因、贫血治疗状况进行探讨.结果 在诸多原发病因中,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发病因素;经治疗,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尿素清除率逐渐接近,当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增加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且有80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在110 g/L以上.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促使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贫血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状况.

    作者:杨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口腔健康干预对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阐述如何做好口腔护理减少牙周炎的发生牙周炎即牙周组织的炎性病变,炎性反应常常局限于牙龈,其主要症状为牙龈出血、牙龈颜色改变、牙周脓肿及牙槽骨吸收等.而且病变除了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列缺失、影响咀嚼功能外,还常常伴有口腔异味等口腔舒适状态的改变,直接危害到患者的高质量生活.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其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段不集中是近年来表现出来的特点,另外牙周炎的发病诱因除遗传、自身患糖尿病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饮食、吸烟、不良的口腔清洁行为、不良情绪的刺激等.所以做好健康、亚健康人群及口腔疾病患病人群的口腔健康干预是我们口腔医务人员需尽的义务.

    作者:赵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探析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选取200例高血压病患,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观察分析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200例高血压病患在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血压得到明显的控制,且病患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与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病患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利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日后的高血压防治中普及运用.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结果 对照组PaCO2明显高于观察组,PH、PaO2、SaO2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动脉血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腹腔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中该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从临床实践来看,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于疗效的保障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次研究就将参照文献资料及工作经验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的治疗效果

    目的 总结分析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90例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叶;胡艳梅;王林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虽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心率失常的几率并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居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语言恢复能力状态、活动能力恢复时间、脑梗塞偏瘫失语症护理效果、临床护理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6%,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1.5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3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94%,对比分析两组数据表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李冰妍;朱著亮;纪胜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患有食管癌需要食管带膜支架植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支架植入后实施胸外科普通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及护理风险防控

    目的 探究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供高质量的急诊护理服务.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并准确识别护理风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管理后的发生率为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实施后满意度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方法 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行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住院时间为(6.67±1.33)d、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住院时间为(8.1±2.71)d、护理满意度为81%;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肠镜清洁度中的体现

    目的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肠道清洁度更好.方法 盲选观察性研究,200名患者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标准评估两组肠道清洁度.结果 B组肠道清洁度评分高于A组.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能让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更理想.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45例疾控中心小儿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目的 对疾控中心疫苗接种儿童进行研究,探析疾控中心小儿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中心选择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45例和未选择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45例为研究对象,按接种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接种流感疫苗儿童,对照组为未接种流感疫苗儿童,比较两组患者流感发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流感发病率为7.8%,明显低于对照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4例红肿、2例头晕、5例皮疹、3例发热.结论 疾控中心45例小儿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较为良好.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其发生腹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入院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腹胀发生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7 d内共有腹胀发生39例,其中观察组发生腹胀的患者有13例,发生率为43.4%.对照组发生腹胀的患者有26例,发生率为86.7%.两组患者腹胀患者以及腹胀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因腹胀引起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有良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未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并观察2组患者的接受急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孟凡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腹腔脓肿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其他57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并发症发生后我们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干预,后患者均顺利恢复,并未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围术期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体会,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和活动,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帮助其早日恢复.

    作者:房婷婷;王林香;胡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经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解决了无法直视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 .方法对2016年1月~9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42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研究其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置管,成功率达100%,并未发生一例并发症.结论 经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实用的置管方法,对水肿、肥胖、局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更突显其优势,解决了无法直视置入PICC导管的问题.

    作者:娜日娜;韩会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风偏瘫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中风偏瘫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是运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法,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能力,对比康复护理法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能力的影响.结果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在经过康复训练之后,对边患者肢体康复能力,发现观察组的肢体等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整体比对照组的优秀,能有效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健康,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肢体能力,恢复健康以及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医学生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