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辉云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以及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患儿护理后与护理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症状,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林香;房婷婷;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90例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叶;胡艳梅;王林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静脉留置针是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操作,主要用于救援,比如心脏骤停、各种休克和创伤性脑损伤等等.为了有效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输血安全及职业安全,本文根据留置针的类型,材料质量,和穿刺针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关键问题在针的过程中维护和并发症预防等探索安全留置针应用于危重病人的紧急救援.
作者:周小媚;杨华;陈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未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并观察2组患者的接受急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孟凡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析我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137例,其中115例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术后102例作了预防性灌注疗化疗法;探讨和总结膀胱肿瘤术后膀胱药物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卢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评估及护理在动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肺部疾病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未进行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进行动脉采血)和观察组25例(在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动脉采血)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25(100%),对照组病患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17(66.67%),观察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且观察组病患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评估及护理在病患的动脉采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的缓解和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从而有效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冯小莉;刘艳琴;乔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病因和贫血治疗状况,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13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原发病因、贫血治疗状况进行探讨.结果 在诸多原发病因中,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发病因素;经治疗,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尿素清除率逐渐接近,当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增加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且有80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在110 g/L以上.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促使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贫血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状况.
作者:杨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声门下吸引不同吸引间隔时间对预防VAP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讨出佳吸引间隔时间.方法 选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ICU和EICU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将患者按照间歇声门下吸引间隔时间不同每2、3、4 h行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A、B、C三组.记录三组声门下引流量、VAP发生情况、不同吸引间隔时间相应的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和分析,三组VAP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气囊气道黏膜上可肉眼见其出血,气道粘膜潜血实验阳性率发生高于其他两组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次发生刺激呛咳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声门下分泌物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发生堵管次数大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3 h在行声门下进行吸引,可较好的减少气囊上滞留物,使气囊上气道黏膜能够充分的休息,缓解负压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减少刺激呛咳.护理人员能够较好的提供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和医疗资源,降低对患者的刺激,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吴娟;李国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狂躁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5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A组)与25例狂躁症伴发糖尿病患者(B)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感染情况、低血糖反应.结果 A组较B组更易拒饮拒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更易暴饮暴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健身运动、健康知识掌握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两组患者疾病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合理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中该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从临床实践来看,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于疗效的保障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次研究就将参照文献资料及工作经验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华;彭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对小儿腹泻有效的饮食护理方法 .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护理.在治疗一周以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腹采取饮食护理,能够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秀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护士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名在岗护士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讲授式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对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授课老师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评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翻转课堂模式激发了护士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了临床综合能力;带教老师的能力相对于传统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陈彩林;张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疼痛、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程度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二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肠道清洁度更好.方法 盲选观察性研究,200名患者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标准评估两组肠道清洁度.结果 B组肠道清洁度评分高于A组.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能让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更理想.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B超引导向下经皮穿刺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术中配合.在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下及B超定位引导下,用多极针经皮穿刺到脾组织,进行射频消融.首先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术中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正确评估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时生命体征变化.护理的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脾脏射频消融术(RFA),RFA平均时间为(46.4±5.4)min.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给予止血及穿刺引流并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龙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1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经相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石焦峡;魏玲玲;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供高质量的急诊护理服务.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并准确识别护理风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管理后的发生率为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实施后满意度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