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王聪敏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有义务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但同时又没有权力完全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住院患者离院外出是各个医院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障碍。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利益,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发生医患纠纷,我院在加强了其他管理措施的同时,设计了住院患者暂时离院承诺书,经过近2年的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领侠;周西;王妮;张莹;闫玲;张婕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在对潍坊市部分公立医院的聘用制护士进行定性与定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识别影响聘用制护士护理工作的8个关键事件:薪酬体系、社会地位、职称晋升、心理压力、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护士自身、第一学历。构筑了未来发展的3种情景:乐观情景、无突变情景和悲观情景,为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陈丽英;徐雪艳;任桂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降温方法对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所致的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和脑出血腋温在39℃以上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降温毯降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冰块物理降温方法降温。结果 降温4,8h后体温及降至正常体温所需时间,对照组为(38.2±0.6)℃,(37.8±0.5)℃,(24.1±17.5)h,实验组为(37.4±0.9)℃,(36.8±0.7)℃,(5.6±1.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06,-6.580,-4.958;P<0.01)。结论 中枢性高热患者早期采用降温毯降温效果优于冰块降温。
作者:潘爱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在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水肿患者。由于患者全身肢体水肿严重,静脉穿刺成功率下降,现总结此类患者输液穿刺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共享。
作者:刘丹;王聪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在恢复期的需求,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需求调查表,对81名住院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81名患者家属需求得分85 ~ 230分,平均(150.84±32.40)分,在7个维度中用药护理的需求高,需求前10项中有6项是用药护理的需求,需求后10项中日常生活护理有6项,其中管道护理需求低只占14.8%。男性家属和女性家属在日常生活护理方面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0±6.11)分比(17.63±5.50)分;t=3.13,P<0.01];有、无照护经历的家属需求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90±30.28)分比(142.12±30.81)分;t=-3.26,P<0.01];患者家属需求的其他相关因素有护工协助照护、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家属的文化程度(P<0.05)。结论 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家属对用药护理、患者心理护理、家属自身需求、家庭安全环境、康复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护士应针对性地对家属进行宣教。
作者:张春燕;林可可;王攀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人体是由躯体及心理组成的有机整体,躯体疾病及心理障碍相互影响,躯体的疾病将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不利于躯体疾病诊断、治疗及转归,反之亦然[1]。然而在躯体疾病和心理障碍同时存在时,医务人员的职业习惯使他们更愿意将躯体疾病的治疗作为当务之急,而忽视了患者伴随出现的心理障碍对病情的影响。要解决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其护理者是解除对癌症恐惧感的关键[2]。肿瘤患者在围诊断期(诊断期及确诊后到治疗期),短时间内经历了由健康到与死亡密切相关的疾病过程,心理落差巨大,此期患者容易产生心理障碍[3],可出现震惊、紧张、焦虑、悲恨、沮丧、恐惧、抑郁、绝望等,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倾向。文献报道至少约30%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绪,有的甚至高达70% [4-5],恶性肿瘤患者自杀的危险度高出正常人群1.3 ~2.8倍[6]。
作者:樊安英;王桂芳;冯月亮;王秀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通过对国内临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现状进行综述,让护理教育者知道影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多方面的培养措施以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孙美芝;唐霖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全机器人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TECAB)后患者肺部情况,探讨TECAB患者术后肺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TECAB的患者20例,针对患者术中单肺通气的特点,给予加强深呼吸运动,并取右侧卧位,加强对左肺扣背次数,采取低强度多次数扣背治疗和低频率振动(10~15次/s)祛痰清肺仪治疗等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术后肺部恢复情况。结果 TECAB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PaO2、PaCO2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术后肺部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有针对性的肺部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针对TECAB的特点制定的肺部护理措施是有效的。
作者:康文斌;丁艳琼;徐文红;赵彦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1]。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得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是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气道湿化方式,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通畅和湿润,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同行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晓梅;李玉乐;谢宗梅;李凡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声带息肉切除术后暂时性禁声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尽管术前已告知禁声的重要性,教其简单的手语交流以及提供笔、纸或写字板等,但患者常常忘记使用,而影响手术疗效[1]。为此,针对此病例,笔者制做了一种专用于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禁声提示牌,经1年的临床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制作方法:选择双面红色PVC板,超精细电脑刻字,制作成18 cm×12cm禁声提示牌,在牌子上方适当位置打孔、拴绳,见图1。
作者:柏亚玲;刘雪维;董艳;代琳波;孟涛;陈阿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酒依赖患者共情能力与述情能力,探讨共情缺陷与述情障碍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52例酒依赖患者进行评估,与52名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 IRI-C总分实验组为(51.92±9.49)分,对照组为(54.62±5.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05);TAS-20总分实验组为(55.19±9.42)分,对照组为(42.46±1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65,P<0.01);实验组IRI-C总分与TAS-20总分呈负相关(r=-2.01,P<0.05)。结论 酒依赖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及述情障碍,提示加强酒依赖患者情绪表达及情绪理解的能力,对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噪音指的是非自然固有的并且超出了一定限度的声音。噪音对于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噪音的恶性刺激,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个体首先产生情绪改变,包括焦虑、恐惧、使人急躁、易怒,疲倦。还会导致头晕、头痛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等消化道症状[2]。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表现出交感神经活动机能亢进的现象,如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烦躁等,容易导致心脏病发。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1 dB,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作者:曹宪英;徐贤红;解忠伟;赵景星;刘群英;王黎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灾害时的生存条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解决,但心理创伤的恢复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尤其是地震等重大灾害造成的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对于一些在地震中受到严重创伤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承受危机的能力还很弱,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创伤和心理阴影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灾后心理重建,也是十分重要的救援工作。本文从社会化治疗的角度,对如何进行地震后孤儿的心理危机的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吴雯;毕艺琼;吴真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自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准备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30例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组,各15例。临床路径组术前准备实施临床路径方法,传统组术前准备采用传统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抑郁及焦虑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 100 972±261)元,低于传统组(126 374±3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48,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3.3%、满意度为86.6%,均高于传统组46.6%,33.3%(x2=9.3,8.7;P <0.05);术前准备时间、移植后心理并发症也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在自体造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准备中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术前准备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闽;王榕榕;梁菊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将60例老年(≥65岁)超重(BMI≥25)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按常规行无痛胃镜检查前准备、检测。干预组31例在常规检查前准备基础上进行卧位、输氧、控制进镜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操作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术中有无呛咳、口唇发绀、打鼾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氧饱和度干预组为(95.61±2.88)%,对照组为(91.31±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9,P<O.01);术中呛咳率干预组19.4%低于对照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277,P<0.01);口唇发绀、打鼾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老年超重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呼吸道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安全性。
作者:王成;龙焱华;罗蔓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护理。通过护士对患者采取治疗期间的口鼻黏膜溃烂的特殊专科护理,同时加强呼吸道及PICC管路的管理,有针对性进行饮食指导和用药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措施,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李晶;孟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生与护士医疗垃圾规范化处理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情况,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废物规范处理质量的提高和管理提供建议及帮助。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便取样的方式,对80名护生及85名护士进行调查,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护生的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均显著低于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86,-5.336,-3.862;P <0.05);护生中,学历越高,知识得分越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9.992,P<0.05),而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9,1.595;P >0.05);护士中,不同学历、护龄、职称,其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及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为方面,护生与护士得分均较低,有待于提高。结论 医院要以医疗垃圾规范处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为基础,以正确的态度与信念为动力,并结合医院系统化的管理及培训,提高医疗垃圾规范处理的效果及质量。
作者:罗永梅;洪梅花;王攀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小儿气胸的有效方法。由于闭式引流管腔直径较大、管质硬,护理操作不便,患儿痛苦较大。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急诊科采用BSW型多用胃管替代传统的橡胶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18例小儿气胸,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1)手术过程中用BSW型多用胃管(太平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替代传统的橡胶引流管。(2)手术时将BSW型多用胃管侧孔端顿头剪去留3~5个侧孔放入切口内,另一端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3)手术结束后用无菌敷料环行覆盖切口周围固定即可。
作者:何乾峰;杨小林;班菲;仲月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安全急救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大连市某中学108名学生为教育对象,进行心肺复苏、骨折固定与包扎、止血等项目的知识讲解与演示,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安全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显著高于受教育前,其中培训前急救知识答题正确个数为(10.38±0.64),培训后为(14.34±0.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17,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对降低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莹;于丽;刘明明;杨奕雯;张晓丹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首先将病房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其次更改以往的排班方式,实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时间工作量的重与轻,安排不同人数的护士上班,使责任护士对其病人全面负责。结果 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对该管理模式较满意。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量等因素来选择适合本医院、本地区的护理工作模式。
作者:刘月 刊期: 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