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妥珠单抗联合TPF化疗治疗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护理

张允芹;孟箭;顾倩平

关键词:口腔肿瘤, 化疗方案, 抗肿瘤, 护理, 尼妥珠单抗
摘要:目的 总结尼妥珠单抗联合TPF方案治疗晚期口腔癌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9例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TPF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使其能较好的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重点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结果 9例患者除1例因年龄较大,化疗反应较重,不愿耐受,只接受1个周期化疗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适宜的护理可预防及减少尼妥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尿毒症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59岁,因“发现肾功能不全7年,右足疼痛伴咳嗽、咯痰3月”于2010年2月7日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头昏,肌酐升高,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1年前因咳嗽、咯血,诊断为尿毒症,肾性贫血,予规律透析治疗,治疗期间发生过癫痫.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疼痛,发凉,逐渐发黑,伴腹痛,纳差.查体:T 36.5℃,P 91次/min,R22次/min,BP 179/110 mm Hg(1 mm Hg=0.133 kPa).辅助检查生化结果示:总蛋白62.1 g/L,白蛋白31 g/L,尿素12.13 μmol/L,肌酐476.9μmol/L,K+4.06 mmol/L,血红蛋白为54g/L,凝血功能PT 92.3 s,APTT67.1s,大便隐血阳性,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血沉105 mm/1 h,115 mm/2h,补体C3 0.36 g/L,C40.14 g/L均下降,类风湿因子(RF) <20 U/ml(正常),抗核抗体阳性,冷凝集素试验1:128(阳性,24h).2次查冷球蛋白实验均阳性,临床诊断为冷球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四肢远端的保暖以免出现四肢远端的坏死,给予适当热敷,口服氟康唑、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抗感染,泼尼松200 mg q.d.口服、输入O型红细胞悬液共4U、控制血压、维持血透(3次/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 ml iH q.d.抗凝、抗癫痫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贫血好转,足趾疼痛明显缓解,于3月10日好转出院.

    作者:何月;谷波;谭其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固定输液穿刺针的小技巧

    护士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时,血管穿刺成功见回血后,就需要立即用输液敷贴固定穿刺针,但往往在固定前撕敷贴时,护士一只手要固定针柄,只能用另一只手取输液敷贴,操作时感觉不顺手,有可能导致输液敷贴污染或粘连,甚至针头滑出血管.笔者使用手指夹缝固定穿刺针延长管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经临床应用,方法简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适合推广,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少青;吴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士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工作绩效就是指人们所做的同组织目标相关的、可观测的、具有可评价要素的行为[1].护士工作绩效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所作出的成绩和贡献,是护士对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的体现,是个体能力在工作环境中表现的程度和效果.影响护士工作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护士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希望为护理人员管理和考核提供一定的信息.

    作者:臧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可叠放标本试管架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研制新型可叠放标本试管架,解决集中送检标本时的不便及安全隐患.方法 选择晨间集中收集、送检全院各科室尿标本69例次、482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可叠放标本试管架,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 标本放置稳定有效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P<0.05);观察组未造成环境污染,对照组发生6次倾倒、溢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P<0.05).每次送检标本所需时间观察组平均为(18.72±2.92) min,对照组平均为(27.28 ±3.8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1).结论 应用可叠放标本试管架集中送检标本,具有省时省力,避免送检人员再次分拣及放置的优点,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使标本放置稳定,避免倾倒、溢洒造成环境污染.

    作者:朱婷婷;崔星蕾;贾荣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无陪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无陪护患者焦虑等症状的缓解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取样,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 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2.26±8.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5,P=0.003).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65,P=0.018).结论 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无陪护患者焦虑等症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畅;王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泌尿外科交接班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将交接班内容以表格形式记录,简洁、全面的反映护理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防范护理差错.方法 设计并实施“泌尿外科交接班记录单”,总结记录单实施前后的漏执行医嘱和未及时执行医嘱的发生例数,评价效果.结果 使用新设计记录单后,护理缺陷总发生率降由0.711%至0.042%,与使用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743,P<0.01).结论 交接记录单的应用,使护理工作内容简洁、有序,直接延长护理时间,实现了护理零差错.

    作者:安旭姝;张玉玲;李雪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腰肋悬空仰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目的 探讨“腰肋悬空仰卧位”体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手术配合特点、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126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均采用新“腰肋悬空仰卧位”体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这种创新体位进行超声引导下PCNL,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较俯卧位及已有的仰卧位更有优势,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操作方便,既缩短手术时间,也给护理配合带来方便,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作者:张穗;周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良侧卧位在手术体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常规侧卧手术体位摆放的改进与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侧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两组,每组为80例.传统组采用第四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方法摆放.改良组:麻醉前胸壁下方垫一小软枕,麻醉后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左侧或右侧卧位,双手曲置面前呈睡眠状,两手臂之间垫一小软枕;两腿前后分开,上腿屈膝,下腿伸直;头部垫高后再将耳廓置于头圈空隙处;胸腹部及背部各固定一圆柱纱袋,后用缚带固定髋部、膝部.分别观察两组体位摆放平均完成所需时间、术中体位移动发生率、术后皮肤组织受压以及术后随访肢体疲劳、神经损伤等情况.结果 改良组摆放法平均完成时间短于传统组,皮肤组织受压、肢体疲劳、神经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传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97±1.63)vs(6.71±12.9),t=31.238,P<0.01;x2 =6.8267,8.901 1,11.7566,P<0.01).结论 采用改良侧卧摆放法可缩短摆放时间,对BP、HR、SpO2、呼吸次数改变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可以明显降低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作者:于美华;何丽云;谢玮娜;余晓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巧用生理盐水纱布揭除负极板

    负极板广泛应用于电外科手术中与各种高频电刀主机和射频仪配套使用,跟高频电刀主机的正极形成回路,充当负极使用.使用时负极板的胶层与患者皮肤须紧密均匀粘贴,揭除时易引起疼痛,尤其是在夏天,对皮肤较薄、汗毛较多者以及老年患者,更易因揭除而产生疼痛.

    作者:刘筱凌;蒋金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理平台化管理对护理绩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平台化管理模式对护理绩效的影响.方法 从心血管内科采取平台化管理模式前随机选取护士59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平台化管理模式后选取护士91名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绩效指标的达标率.结果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中研究组基础护理合格率(99.3%)、病房环境满意度(100.0%)、出院患者满意度(99.0%)等均高于对照组(83.0%,76.2%,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7.93,1259.27,105.40;P <0.05).两组工作态度比较中研究组医护合作满意率(100.0%)、服务态度满意率(100.0%)、诊疗告知满意率(95.0%)等均高于对照组(91.8%,93.0%,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2.24,345.90,72.52;P<0.05).两组护理工作能力比较中研究组技术操作成功率(95.0%)、病情变化评估准确率(85.0%)及业务考核合格率(92.3%)均低于对照组(97.0%,92.0%,9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17.44,128.75,469.24;P<0.05).结论 运用护理平台化管理模式,大限度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但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作者:金雁;王翠萍;杨晓梅;王海姝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表格式实习日记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生书写表格式实习日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加强教学反馈,规范化指导护生临床护理行为.方法 结合本科室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目标,将护生实习教学大纲重点需要掌握的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要点等内容设计并制定出表格式实习日记,通过护生书写实习日记,掌握护生实习动态活动情况,开展每日教学反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为( 92.37±2.83)分,操作技能成绩(93.64±4.12)分,综合业务成绩为(90.36±3.19)分,对照组学生成绩分别为(85.76±5.35)分,(87.60±2.69)分和(82.72±2.3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12,3.09,3.94;P <0.01).结论 表格式实习日记的应用,使护生更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理论知识学习与护理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张荣秋;孙春梅;杨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手术用管道循环式水温套件的研制

    手术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通常会发生寒冷感觉甚至低体温现象,该现象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保护患者体温已经逐渐成为常规要求,但是由于现有保护体温的设备价格昂贵,尤其是广大的基层医院不可能与手术床配套购买.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研制与研究给广大基层医院提供一款可以自制的安全、实用、价格低廉、无医疗垃圾的环保用品.经研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研制内容与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邱淑萍;黄坤静;刘洪;陈光英;黄洁清;张微;程鹏;罗东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介绍一种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抽血方法

    静脉抽血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验患者体液,可以诊断许多身体疾病.冷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冷凝集素的冷抗体在31℃以下温度时能作用于自身的红细胞抗原而发生可逆性的红细胞凝集.当患者体表皮肤温度较低时,凝集的红细胞阻塞微循环而发生发绀,可伴有较轻的溶血.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对于患有该病的患者如果应用常规抽血程序会发生血液凝集,不但会影响检查的进行、增加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费用造成损失,还会引起患者对医疗护理技术的质疑,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张岑;杨帷;王媛娜;王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优化流程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科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院内转运机械通气患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转运流程转运;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院内转运机械辅助通气患者45例为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流程进行转运.比较两组患者护士的转运平均耗时,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转运平均耗时(25.2±3.5) min,观察组患者转运平均耗时(20.6±2.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5,P<0.05);转运途中仪器意外总发生率观察组为2.2%,对照组为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4,P<0.05).结论 采用优化流程转运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缩短护士转运患者的平均耗时,降低途中各种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理艳萍;张沁莲;罗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新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正确、有效地各项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运动、心理、饮食、用药、健康宣教、睡眠护理方面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萍;周灿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酒依赖患者述情障碍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酒依赖患者述情障碍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艾森克个性问卷国内修订本(EPQ)对52例酒依赖患者进行评估,与5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TAS-20总分为(55.19±9.42)分,情绪稳定性得分(14.02±1.42)分,精神质( 15.67±0.47)分,说谎分(10.31±5.10)分,对照组上述指标得分分别为(42.46±10.09),(10.42±5.70),(11.37±5.55),(12.40±5.2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5,-4.41,-5.58,-2.07;P<0.01或P<0.05);两组TAS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7.34,2.70;P <0.01);酒依赖患者TAS-20各因子与EPQ各因子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酒依赖患者的人格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治疗中,应注意患者述情障碍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采用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法,以提高戒酒的成功率.

    作者:蔡壮;高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TPF化疗治疗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尼妥珠单抗联合TPF方案治疗晚期口腔癌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9例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TPF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使其能较好的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重点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结果 9例患者除1例因年龄较大,化疗反应较重,不愿耐受,只接受1个周期化疗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适宜的护理可预防及减少尼妥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允芹;孟箭;顾倩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马勃联合伤口护理产品治疗压疮的效果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马勃联合墨尼克伤口护理系列产品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47例(91处)Ⅱ~Ⅳ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49处)和对照组23例(42处).观察组患者应用马勃联合墨尼克伤口护理系列产品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墨尼克伤口护理系列产品治疗.结果 观察组压疮治愈率为88%,显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率为62%,显效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24,4.35;P <0.05或P<0.01).结论 马勃联合墨尼克伤口护理系列产品治疗压疮疗效显著.

    作者:高京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PICC导管相关护理问题及对策

    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过程中易出现相关护理问题如导管移位、堵塞、感染、静脉炎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而且影响其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上述护理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降低相关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杨明玉;綦菊萍;王媛;梅丽娜;范维;赵丹;王景佳;王林;徐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ICU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呼吸机治疗在抢救各种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时至关重要,患者借助呼吸机的机械力量产生增强呼吸动作和呼吸功能,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但随之产生的呼吸机依赖也成为临床上机械通气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呼吸机依赖判定标准[3-4]:机械通气≥72 h,脱机后情绪激动,动脉血气异常,血压增高>20 mm Hg(1 mm Hg =0.133 kPa),心率增快>20次/min,呼吸频率增快,或伴胸闷、大汗等.呼吸机脱机的失败率很高,是临床呼吸监护的难题之一.Dasgupta等[4]报道,呼吸监护室的呼吸机依赖发生率为13%.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任建凤;陈亚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