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欢;张金华;胡亚南;张洪
目的:探讨越橘花青素对人胚胎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表达的影响,为越橘花青素防治近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不同浓度(0、10-6、10-5、10-4、10-3、10-2、10-1和1 g/L)越橘花青素作用于HFSF,应用MTT法检测越橘花青素作用不同时间(6 h、8 h、12 h、24 h和48 h)对HFSF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FSF活力高时(10-1 g/L越橘花青素作用12 h)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RT-qPCR检测HFSF中MMP2、COL1A1和COL1A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MMP2和collagen I的蛋白表达.结果:MTT法结果显示HFSF在10-1 g/L的越橘花青素作用12 h时活力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流式细胞术显示10-1 g/L越橘花青素组S和G2期的细胞比例增加(P<0.05),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qPCR显示MMP2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5),COL1A1的mRNA表达量增加(P<0.05),COL1A2的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显示MMP2蛋白表达下降(P<0.05),collagen I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越橘花青素对HFSF和具有抑制MMP2和增加collagen I表达的作用.
作者:刘丽敏;钟华红;邓宏伟;肖红萍;曾杞汶;田原;刘小勇;孟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转染α1D-肾上腺素能受体(Adra1d)基因shRNA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Ca2+浓度及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影响.方法:Adra1d基因shRNA与GV248载体拼接得到重组载体,经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收集病毒原液,超速离心浓缩,并测定滴度得到重组慢病毒载体.用得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VSMCs,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干扰效果,然后激光共聚焦检测VSMCs内Ca2+浓度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SMCs 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收集得到293T细胞分泌的病毒上清,测定病毒的滴度为3×1011 TU/L.转染后大鼠主动脉VSMCs的Adra1d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慢病毒Lv-shRNA4-Adr对目的基因Adra1d的干扰效率大于85%;Adra1d基因被靶向沉默后,与scrambled组相比,大鼠主动脉VSMCs的Ca2+荧光强度显著升高,而且CaM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也显著增加.结论:慢病毒介导转染Adra1d基因shRNA可显著增加大鼠主动脉VSMCs中Ca2+浓度和CaM表达.
作者:赵良渊;侯晓敏;秦小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Jagged1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转染Jagged1小干扰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的Jagged1水平,以不做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台盼蓝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用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处理细胞,检测细胞中p-STAT3水平.AG490处理下调Jagged1表达后的U266细胞,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转染Jagged1小干扰RNA后细胞中Jagged1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P<0.05),而转染小干扰RNA阴性对照的细胞中Jagged1的mRNA和蛋白水平没有变化.与不做转染的细胞相比,敲减Jagged1表达的U266细胞生长速度降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不做转染的细胞相比,敲减Jagged1表达的U266细胞中Bax水平升高,p-STAT3水平下降(P<0.05).AG490处理后的U266细胞p-STAT3水平下降,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受阻.AG490可以促进下调Jag-ged1诱导的U266细胞凋亡,抑制细胞活力.结论:敲减Jagged1表达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
作者:张熙辉;龚健;黄胜;周理;徐明奎;曾德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dipophilin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的可能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通过qPCR、Western blot和油红O染色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RAW264.7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内Akt、p-Akt和adipophilin的蛋白水平及脂质蓄积情况;并检测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上述指标的变化;HEK293细胞过表达adipophilin后,检测Akt的活性;并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adipophilin与Akt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oxLDL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脂滴增多,Akt被活化,adipophilin表达增加,而LY294002处理则可抑制上述变化;过表达adipophilin后,p-Akt水平增高,但adipophilin与Akt之间未见直接相互作用.结论:Adi-pophilin可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但可能不是通过直接相互关系发挥作用的.
作者:刘清南;戴志兵;袁中华;刘圆月;谭桂煌;徐桂娜;贺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29a(miR-29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miR-29a过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检测并分析miR-29a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4种前列腺癌细胞(PC3、DU145、LNCaP和ArCaP)及正常前列腺细胞(RWPE-1)中miR-29a和赖氨酸(K)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B(KDM4B)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瞬时转染法将pGenesil-1-miR-29a质粒转染上述4种前列腺癌细胞,MTT法、集落形成实验、Annexin V-FITC/PI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DM4B的蛋白表达.结果: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miR-29a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分别与癌旁组织和RWPE-1细胞比较,miR-29a在前列腺癌组织和4种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KDM4B的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pGenesil-1)组比较,miR-29a过表达显著抑制4种前列腺癌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pGenesil-1组比较,miR-29a过表达显著抑制KDM4B的蛋白表达.上调KDM4B的表达后,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29a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miR-29a过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DM4B的表达有关.
作者:阎成全;才胜勇△;孟斌;王鹏飞;李林;赵超飞;刘逸飞;孟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25(miR-25)在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miR-25高表达H9c2细胞系,行缺氧/复氧损伤处理,real-time PCR检测miR-25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MGB1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明确miR-25的高表达对缺氧/复氧所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及HMGB1表达的影响.然后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5与HMGB1的靶向关系,并构建转染HMGB1 shR-NA的H9c2稳定细胞系,行缺氧/复氧损伤处理,验证HMGB1是否参与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的调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表达miR-25组的H9c2细胞在缺氧/复氧诱导后HMGB1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下调,流式细胞术提示处于S期的细胞增多,G1期减少(P<0.01).双萤光素报告基因显示,转染miR-25 mimic+野生型HMGB1-3'UTR报告基因载体组萤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转染miR-25 inhibitor+野生型HMGB1-3'UTR和转染miR-25 mimic+突变型HMGB1-3'UTR报告基因载体组萤光素酶活性没有变化.转染HMGB1-shRNA的H9c2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下调,流式细胞术分析提示细胞凋亡减少,处于S期的细胞增多,G1期减少(P<0.05).结论:miR-25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期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HMGB1表达有关.
作者:刘启方;黄晶;徐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脑神经元凋亡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给予氧糖剥夺(OGD)模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模型.首先将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control)组、HIE组、HIE+RSV低剂量(10μmol/L)组和HIE+RSV高剂量(50μmol/L)组.OGD处理2 h后加入相应剂量的RSV继续培养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SDF-1和CXCR4的mRNA表达水平.然后使用CXCR4抑制剂AMD3100与RSV共同处理OGO损伤的细胞24 h,检测SDF-1/CXCR4通路阻断后RSV对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RSV能够抑制OGD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下调活化的caspase-3和细胞色素C的水平,上调Bcl-2/Bax比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OGD导致SDF-1和CXCR4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RSV能够上调SDF-1和CXCR4的表达(P<0.05);使用AMD3100阻断SDF-1/CXCR4通路减弱了RSV抑制OGD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RSV可抑制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DF-1/CXCR4通路发挥作用的.
作者:阎雯;齐薛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内向整流钾通道(IK1)激动剂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b)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以组织块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SD乳鼠心室成纤维细胞,用AngⅡ诱导细胞建立细胞活化模型.将分离培养的CFb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模型组、Zac干预组、Zac+BaCl2干预组、Zac+氯喹干预组和AngⅡ+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CCK-8法检测Zac对CFb活力的影响;ELISA法测定CFb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蛋白Kir2.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模型组CFb活力及胶原合成显著增加,Kir2.1的表达降低(P<0.05);与AngⅡ模型组比较,Zac干预组CFb活力及胶原合成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Kir2.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IK1阻断剂BaCl2和氯喹可阻断Zac对IK1通道的激动效应,明显逆转Zac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结论:Zac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发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激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进而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力并诱导其凋亡有关.
作者:张研;张海楠;许静;吕艺蓁;张瑾;彭菁;李盼;乔希;刘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高糖+低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0.1μmol/L)、高糖+中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1μmol/L)和高糖+高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10μmol/L).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此外,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水平,以反映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相较于高糖组,紫草素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活力降低及凋亡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可升高内皮细胞中MDA和ROS的含量,同时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相较于高糖组,给予紫草素干预后,细胞内MDA和ROS的含量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升高.此外,高糖可致内皮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HO-1及核内Nrf2蛋白表达的增加;与高糖组相比,给予紫草素干预后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HO-1和核内Nrf2的表达部分下降.结论:紫草素可显著改善高糖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并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王喜欢;张金华;胡亚南;张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141(miRNA-141)靶向Keap1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对乳腺癌T47D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乳腺癌T47D细胞分别转染miRNA-141模拟物(mimic)和阴性对照序列(NC),作为miRNA-141组和NC组,并设立未转染空白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miRNA-141的含量;MTT法与荧光探针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质接头蛋白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的表达;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miRNA-141与Keap1的关系.结果:转染miRNA-141 mimic后,miRNA-141组的miRNA-141表达量明显增高,细胞活力、ROS水平和Keap1蛋白表达均下降,而细胞核Nrf2蛋白SOD2和GPx1表达升高(P<0.05);双萤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Keap1为miRNA-141的靶基因.结论:miRNA-141可能通过靶向负调控Keap1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诱导抗氧化酶的表达,以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活力.
作者:常景芝;陈剑;芦琨;郭亚莉;沈永杰;李宜川;张善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B基因3'端非翻译区(BCL11B-3'UTR)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的方法,并初步分析健康人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SNP/突变情况.方法:通过TargetScan等生物学软件对GenBank数据库中BCL11B-3'UTR序列的miRNA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分析;设计扩增包含主要BCL11B-3'UTR中miRNA结合位点区域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20例健康人和21例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的相应片段并送核苷酸序列分析后比对其序列变化情况.结果:根据context++score和seed match类型等评价标准筛选得到BCL11B-3'UTR中24个高度保守的潜在miRNA结合位点;发现1例T-ALL患者存在BCL11B-3'UTR第2402位点核苷酸替换(T>C),该突变已在dbSNP数据库登记(rs184678181);健康人BCL11B-3'UTR miRNA结合位点区域未检测到SNP/突变.结论:健康人和T-ALL患者BCL11B-3'UTR序列突变罕见.本研究率先发现1例T-ALL患者BCL11B-3'UTR的第2402位点存在T>C改变,涉及hsa-miR-6814-5p结合位点区域.该SNP对BCL11B表达调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为BCL11B在T-ALL中的作用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作者:陆帅;何子凡;廖紫薇;曾成武;杨力建;陈少华;SumingHUANG;李扬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探索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与人肺癌NCI-H292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肺癌细胞中CXCR4基因的表达,将CXCR4小干扰RNA(siRNA-CXCR4)转染至NCI-H292细胞中,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的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序列RNA)和siRNA-CXCR4组(转染siRNA-CXCR4),使用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剂NSC 74859作用于已转染肺癌细胞48 h,观察细胞的活力、凋亡及磷酸化STAT3(p-STAT3)水平的变化,用CCK-8实验检测干扰CXCR4基因表达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XCR4、STAT3、p-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的蛋白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NA-CXCR4组细胞中CXCR4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CXCR4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活力(P<0.05),促进其凋亡(P<0.05),显著增加cleaved caspase-3和PARP1的蛋白水平.siRNA-CXCR4组细胞中STAT3、p-STAT3和cyclin D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加入STAT3抑制剂后细胞中p-STAT3蛋白水平和细胞活力显著低于siRNA-CXCR4组(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CXCR4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介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肺癌细胞的生长、凋亡.这一结果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郭伟峰;何约明;庄锡彬;黄弘;徐萌;黄鸿波;林艺坚;寇美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21在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P21的表达水平.在HK-2细胞中过表达P21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因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的表达;此外,还同时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水平及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水平以反映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顺铂可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上调P21的mRNA及蛋白表达.过表达P21可逆转顺铂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并使KIM-1、NGAL、GRP78、p-PERK、p-eIF2α、CHOP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明显减少.结论:过表达P21可减轻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K-2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曹雷;郑灼;李宁;赵讯;张颖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联合高脂饮食饲养12周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T2DM组、T2DM+RSV组(灌胃给予糖尿病大鼠白藜芦醇100 mg·kg-1·d-1)和RSV组(正常大鼠灌胃给予同等容量RSV),共灌胃12周,每周称量体重并调整给药剂量.实验结束后,釆用小动物M型超声检测模型大鼠心脏功能、形态和结构的变化;颈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糖、脂水平以及心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油红O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观察心脏组织中脂肪堆积和心肌纤维化情况;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心脏组织中神经酰胺(ce-ramide)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酸性鞘磷脂酶(ASMase)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表达.结果:T2DM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T2DM组大鼠心脏组织中脂肪堆积、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ATP水平和PGC-1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给予白藜芦醇治疗12周可显著改善以上指标的异常变化,同时,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升高的心肌ASMase蛋白和ceramide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诱导的大鼠心功能障碍和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SMase-ceramide通路有关.
作者:刘耕科;方伟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 double transgenic,APP/PS1 Tg)小鼠中促进神经再生并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将8月龄雄性APP/PS1 Tg小鼠作为AD模型,随机分为fasudil组(腹腔注射fasudil 25 mg·kg-1·d-1)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取同月龄同性别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为WT组,连续治疗2个月;应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和SMART 3.0行为学记录系统检测、记录并分析各组小鼠空间认知功能;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脑内海马齿状回和CA3区及大脑皮层p-Tau、ChAT、BrdU和nes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p-APP(Thr668)和p-Tau的蛋白水平.结果:在MWM实验中,与WT组小鼠相比,NS组10月龄APP/PS1 Tg小鼠从入水点到达平台的时间增加,在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比例及在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路径的比例减少;而fasudil治疗明显拮抗上述行为学指标,改善APP/PS1 Tg小鼠认知功能.此外,与NS组小鼠相比,fasudil明显减少小鼠p-Tau蛋白水平,增加p-APP蛋白水平,使海马区胆碱能神经元数量增多,促进神经元的轴突再生,动员脑内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和脑室下区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结论:Fasudil通过促进APP/PS1 Tg小鼠中枢神经系统p-Tau蛋白水平下调,增加可溶性APP水平,促进胆碱能神经元再生,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从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认知功能.
作者:尉杰忠;闫玉清;谷青芳;余鸿强;郭敏芳;刘春云;宋国斌;柴智;王青;肖保国;张汉霆;降雨强;马存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检测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微小RNA-7-5p(miR-7-5p)及其预测靶基因Itch的差异表达,初步探讨miR-7-5p对Itch基因的靶向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适宜浓度的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胰岛素抵抗模型;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7-5p可能作用的靶基因及其富集的相关信号通路;运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miR-7-5p和Itch的表达变化.结果:0.25 mmol/L的软脂酸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可诱导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RT-qPCR检测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的miR-7-5p表达下调(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iR-7-5p有相当数量的靶基因富集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其中E3泛素连接酶Itch基因是与胰岛素抵抗为相关的靶基因;Western blot结果揭示,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HepG2细胞中Itch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miR-7-5p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可能通过靶向调控Itch基因的表达,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转导.
作者:吴亚柳;马玉;于曼丽;王文栋;郝敏;常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微小RNA-502-5p(miR-502-5p)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组织和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p53和miR-502-5p的表达;分离培养软骨,并分组处理细胞,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萤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502-5p对p53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的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OA患者软骨组织中miR-502-5p的水平显著降低,p53和TRAF2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IL-1β处理软骨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IL-6、IL-8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II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和MMP-13等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iR-502-5p mimic转染反转了IL-1β对软骨细胞的这些作用.此外,p53与miR-502-5p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同时miR-502-5p能够靶向抑制TRAF2的水平.TRAF2沉默同样反转了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以及ECM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调节p53/miR-502-5p/TRAF2通路能够减轻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作者:张国梁;王跃文;普日布苏荣;王鹏;林业;孙艳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调节慢性脑低灌注(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CCH)对大鼠海马JAK2/STAT3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减轻CCH所致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n=10),行改良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造模,电针组采用2/15 Hz频率刺激(30 min/d,持续4周)大鼠百会和大椎穴,其余2组动物进行平衡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估及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采用ELISA、RT-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浓度,海马JAK2和STAT3的mRNA表达及其磷酸化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电针组大鼠rCBF、各时点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较模型组动物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IL-6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海马JAK2和STAT3的mRNA表达及p-JAK2和p-STAT3蛋白含量也均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论:电针可通过调节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和认知障碍.
作者:蒋持怡;艾琪;刘喆;胡鑫豪;毕晓晨;邵芳斐;杨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牛磺酸锌(taurine-zinc,TZC)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TZC 50 mg/kg组、100 mg/kg和200 mg/kg给药组.给药组每天按10 mL/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4 d后,利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合并尾静脉放血法制备小鼠VD模型.ELISA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利用跳台和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TZC 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iNOS和NO水平均降低.在水迷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TZC 100 mg/kg和200 mg/kg组的潜伏期缩短,TZC 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组的错误次数减少;在跳台实验中,TZC 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组较模型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5).结论:TZC对VD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iNOS和NO水平有关.
作者:齐汝霞;张鹏;孙涛;杨欣欣;程葆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干扰素诱导蛋白N-Myc相互作用因子(Nmi)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皮层蛋白UL23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方法: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分别将10个不同截短突变型的Nmi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并纯化出带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利用GST-pulldown的方法探究Nmi与UL23相互作用的区域.根据GST-Pulldown实验结果,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4-Myc上分别构建3个缺失突变型Nmi.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mi分别与含有Flag标签的UL23质粒共转染至HeLa细胞中,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进一步研究Nmi与UL23的相互作用区域.结果:(1)10个截短突变型Nmi与GST基因融合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2)3个缺失突变型Nmi与Myc基因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3)GST-pulldown实验证明Nmi与UL23相互作用位点位于Nmi上的第192~202位氨基酸区域;(4)免疫共沉淀法确认Nmi的第192~202位氨基酸区域是与UL23相互作用的区域,与GST-pulldown实验结果一致.结论:Nmi与UL23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Nmi上第192~202位氨基酸区域.这为阐明UL23帮助HCMV在宿主体内潜伏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
作者:叶倩宸;陈业伟;傅政民;李晓钿;冯琳远;杨晓苹;冉艳红;李弘剑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