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造成腹部严重感染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李欣欣;周明慧;辛宇波;刘殿媛

关键词:重复使用, 胰岛素, 注射针头, 感染, 护理
摘要:报告1例因院外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造成腹部两处深部感染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通过感染局部切开引流、严格清创处理、全身抗炎、综合降糖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感染全部愈合.半年后复诊,病情控制良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扭转痉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扭转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慢性进展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我科利用立体定向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5例扭转痉挛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术前存在心理、安全等护理问题;术后有继发颅内血肿、体温升高、伤口愈合困难等并发症的隐患,以及患者和家属对刺激系统的维护和术后康复锻炼知识的缺乏.我们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赵彬芳;吴玉燕;陈玲;徐敏宁;穆霄静;高小平;侯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坏死.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足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作者:童奥;王振宇;朱慧娟;唐红;关小宏;杨采哲;吴石白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虚拟社区健康知识共享的优势性

    目的 探讨虚拟社区健康知识共享的优势性.方法 以天涯社区论坛-天涯医院为例,分析网民的发贴内容、访问数及回应数.结果 虚拟社区健康知识共享具有互动性、虚拟性、归属感、跨地区性和去时间性和经济性.结论 利用虚拟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效果优于现实社区和医院.

    作者:俞文敏;王杰;周宏宇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1例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造成腹部严重感染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报告1例因院外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造成腹部两处深部感染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通过感染局部切开引流、严格清创处理、全身抗炎、综合降糖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感染全部愈合.半年后复诊,病情控制良好.

    作者:李欣欣;周明慧;辛宇波;刘殿媛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手术物品配送单在术前物品供应流程中的应用

    术前物品准备是术前准备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术前的常规工作.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长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术前准备用物工作愈加复杂,物品种类也愈加繁多,每台手术用物的种类达几十种甚至更多.

    作者:张敏;孙建荷;张秀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应用头皮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抽血不同穿刺方法的

    目的 探讨头皮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抽血佳穿刺方法,以期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采集血标本对象360例,按穿刺方法随机分为2组,包括直刺法180例、斜刺法180例,在留取血标本时对采血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情况和溶血凝血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使用效果.结果 2组患儿采血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头皮静脉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抽血,其采血成功率高达94.4%;局部组织损伤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溶血凝血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结论 采用头皮静脉针行股静脉斜刺法抽血,其采血成功率高、采血量大、一次能采集足够血量,能减少局部组织损伤情况的发生,有效地减少护士工作量和减轻患儿痛苦.因此认为,头皮静脉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抽血宜采用斜刺法.

    作者:陈晓瑜;陈伟霞;陈跃芬;李娜莎;林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病人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与手术作为一种外来性应激因素,可恶化糖代谢,加重糖尿病病情,糖尿病病人的代谢紊乱又增加了手术复杂性和危险性,主要是感染的发生率增加[1].所以对需要手术的糖尿病病人必须特别重视对高血糖的控制.

    作者:贾竹敏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一次性塑料膜在烧伤患者浸浴中的应用

    浸浴是烧伤后期处理残余创面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清洁创面,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和脓性分泌物,促进坏死组织软化和分离,引流痂下积液的作用.但在患者浸浴中,存在浴缸等器具不易消毒,成为交叉感染源的主要问题,应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瑞丽;林玉丹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助产咨询门诊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咨询门诊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参加助产咨询门诊举办的分娩学习班,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2组孕妇干预前后对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 2组孕妇干预前对分娩方式选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对分娩方式选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助产咨询门诊,让孕妇对分娩和分娩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掌握分娩应对技能,有效减少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促进顺产分娩率,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陈浪;谢凤兰;彭检妹;陈子江;陈妙芬;周惠苹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自制扫描体架在PET/CT检查护理中的应用

    PET/CT是解剖与功能的融合图像,代表着目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高质量的PET/CT扫描图像是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基础条件.

    作者:潜海滨;齐超;陈云富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北京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抑郁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护士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整群方式于2008年对北京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与2004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护士抑郁发生率较2004年下降0.2%,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科病房的护士经过综合干预后SDS评分明显下降,与2004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病房、儿科的护士抑郁发生率与2004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抑郁状况经过护理管理者的综合干预后有所好转,但呈现出动态变化,需要护理管理者及各级领导给予高度持续关注.

    作者:刘国英;杨艳秋;韩金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综述了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及实施状况,认为目前还存在起步晚,应用范围小、研究不深入和管理欠完善等缺点,提出遂渐建立临床路径教学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以促进临床教学路径的规范化建立和标准化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围手术期造影剂肾病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围手术期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行CRT的30例心衰患者,均采用术前及术后的水化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采用不同的造影剂,严格控制造影剂剂量以及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均有改善,24例肾功能无变化,6例血肌酐升高,其中2例诊断为CIN,1例进展到尿毒症期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术前仔细评估心肾功能,在围手术期采用水化及碱化治疗以及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CIN.

    作者:宁清秀;李烨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自我注射胰岛素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90例使用胰岛素笔患者注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90例患者胰岛素笔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针眼处发红、注射笔使用中出现问题、剂量不准确等,通过护士进行分析并给予指导,使患者正确进行胰岛素注射,尽量避免和正确处理胰岛素注射中常见问题的发生.结论 让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能更容易接受胰岛素治疗并坚持下去,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状况,延缓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海燕;赵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巧用造口袋保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

    随着血液透析人群的逐年增加,许多患者需要通过临时导管或带cuff的长期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而留置导管患者的个人卫生状况将直接影响导管的使用寿命.

    作者:勾荣;沈建明;王春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开放性换药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男性,36岁,既往有糖尿病史.2009年2月6日因外伤致左小腿骨折,皮肤无裂伤,在当地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术后1月后伤口不愈合,切口处流脓,出现窦道,后取出内固定再行外固定架固定伤口仍不能愈合.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36例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院前急救和转运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院前急救及转运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接收的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36例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同期自行入院的21例同类病人病死率.结果 院前急救组病人经专业现场急救处理后,其处理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胸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低于自行入院组.结论 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临床表现复杂,专业的院前急救能及时抢救监护,合理用药,保证安全、快速、有效转送,病情控制较好,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小斐;张红娟;何满红;刘德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术前访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访视对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择期冠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分成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均接受术前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于术前2h在导管室等候手术时由导管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访视后实验组心率,血压,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可有效地减轻PCI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

    作者:李鸿雁;于艳青;魏豫京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探讨血透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健康状况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3.18分;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自觉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均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属于中等;血透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血透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越好;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自觉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越好,血透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越好.

    作者:邓胜兰;宋春辉;许娴;叶晓青;王饶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奥沙利铂急性神经毒性的防治进展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对胃肠道肿瘤疗效突出,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愈希望,但其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主要毒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极高,发生时可能症状过于严重,造成患者的恐慌,因此对于其神经毒性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日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