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汪小蓉;陈妙华;刘少玲;李薇

关键词: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氧气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采取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后2 h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雾化吸人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不仅能稳定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心率,明显缩短了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处女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处女膜修补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处女膜修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SCL-90自评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怖、强迫、敌对和人际关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处女膜修补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作者:杨君;刘远新;胡永超;吴清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量注射泵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微量注射泵以其将少量液体和药物精确、恒量、恒速、持续泵人体内的特点,成为临床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必备医疗仪器之一.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也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护理人文教育应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教育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诸多方面,教育方式可采取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和开展人文活动.

    作者:顾旻;陆彩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防止患者透析过程中脱针的新方法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泵的流速快,一旦发生穿刺针从血管中脱出,往往损失血液量较多,如未及时发现处理可导致患者血液丢失过多,加重贫血,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陈伟芳;张利霞;段文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 及意义.方法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对不同年级的200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后对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评.结果 200名中学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7%上升到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中学生培训后心肺复苏技能考核首次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遍缺乏,建议从初中生抓起,将急救知识及技能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合适的培训方法 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同时,争取行政支持,学校与医院联合培训是普及中学生心肺复苏技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剑虹;吴妙桓;陈雪华;邱秀珊;林燕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后针柄固定的新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但对于一些不太配合或必须在关节附近穿刺的患者,常规的针柄固定方法不但容易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极易导致穿刺失败.

    作者:张小纯;王俊艳;孙照静;张德红;宋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erative colitis,UC)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其他部位或全部结肠.

    作者:王莉;徐红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医决策延迟的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5月上海2家三甲医院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汉化版<急性心梗患者就医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本组就医决策延迟时间的均数是417 min,中位数为180 min;患者转运时间的均数是63min,中位数为30min;院内延迟时间的均数是37min,中位数是20min,其中72%的患者决策延迟时间≥1 h;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教育水平、医疗保险、疼痛程度是预测患者缩短决策延迟的独立变量,而在家发作、再发的心梗以及非自主决定来医院是预测患者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就医决策延迟,而心理认知水平与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患者及时做出求治决定的主要因素.

    作者:汪雪玲;徐丽华;尹涛;张瑞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椎病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如何留置胃管

    颈椎病手术后的患者,脊柱须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颈椎尤为重要,头颈部不可做低头、后仰及左右摇摆动作,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张思跃;宋效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0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3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拔管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结果 30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出现右手麻木、肿胀;2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例出现伤口周围淤血.结论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是重要的.

    作者:陈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包装材料保存野战医院手术器械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野战条件下有利于无菌手术器械包长期保存的包装材料.方法 随机选取用纯棉布、无纺布、纸塑包装袋包装的灭菌手术器械,比较灭菌后不同时间段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灭菌后14 d,3组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后30d,纯棉布组与无纺布组、纸塑包装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灭菌后180 d,纸塑包装组与纯绵布组、无纺布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纸塑包装袋包装灭菌手术器械有效期较长,适用于野战条件下灭菌手术器械的保存.

    作者:宋秀棉;苇芙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动系统摆药后护士工作流程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摆药后,制定并运行新的护士取药、发药工作流程的效果.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设计自动摆药模式下的护士工作流程,比较护士应用流程前后在摆药中心取药耗费的时间以及住院患者对护士发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在摆药中心取药时间由流程应用前的(68.6±9.2)min缩短为(36.8±8.3)min(P<0.05),护士发药及时准确,住院患者满意率也因此由86%提高至96%(P<0.01).结论 现代化的自动摆药机应用后,护理管理者必须制定科学的流程,规范护士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管理者在数字化医院中的管理水平.

    作者:樊蓉;刘云;吕桂兰;周杰;刘玉秀;葛梦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呼吸机添加无菌蒸馏水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机械通气时,给呼吸机的湿化器添加无菌蒸馏水通常采用注射器来进行操作,加大了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鉴此,笔者自制呼吸机湿化器无菌蒸馏水添加装置,于2007-2008年应用于临床85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宵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高位截肢伤员术后的护理

    报告了对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高位截肢术后伤员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残肢出血情况,监测肝肾功能、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做好创面、幻肢痛、基础和心理护理,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该伤员已康复出院,安装了假肢并接受康复训练.

    作者:杨昌凤;张玉梅;易德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制防压袋在骨科患者褥疮预防中的应用

    骨科患者在翻身过程中常常因伤病引起疼痛剧烈而不愿翻身,尤其是脊髓损伤患者有可能在翻身的过程中引起脊髓的再次损伤,而加重病情,难以进行彻底有效的翻身,所以在长时间的卧床后,骨科患者极易因局部皮肤受压而产生褥疮[1].

    作者:费凯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疼痛临床评估方法 ,以及降低疼痛应激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重度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评估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静脉采血过程中使用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疼痛评估量表(C-PAINAD)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给予评估组相应的非药物疼痛处理,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在疼痛刺激后60 min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后评分结果 比较,评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度老年痴呆患者仍能感知到疼痛,根据评分给予相应的非药物处理可减轻其疼痛感.

    作者:邵静;张仁霞;许冬梅;李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开胸手术后疼痛及压力源管理综合干预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人体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并伴随强烈的情绪色彩.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情绪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主动训练组50例和常规训练组50例,术后分别给予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和常规训练,于术后第2周评价两组疗效、焦虑和满意度,术后第4周、8周、1年及2年随访评价两组残余腰腿痛发生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结果 早期主动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0.0%,焦虑发生率26.0%,满意度92.0%;常规训练组总有效率74.0%,焦虑发生率48.0%,满意度72.0%;早期主动训练组残余腰痛发生率在术后第4周、8周、1年和2年均低于常规训练组,残余腿痛发生率在术后第1年和第2年低于常规训练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在术后第2年低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改善焦虑状态,提高手术满意度.

    作者:陈莉珍;付美玉;罗旭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 调查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OL-LC)对70例门诊随访的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60岁及以上与<60岁的患者在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总Y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的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

    作者:曹梦如;邹海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采取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后2 h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雾化吸人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不仅能稳定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心率,明显缩短了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汪小蓉;陈妙华;刘少玲;李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