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处女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杨君;刘远新;胡永超;吴清香

关键词: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处女膜修补术
摘要:目的 探讨处女膜修补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处女膜修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SCL-90自评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怖、强迫、敌对和人际关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处女膜修补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高位截肢伤员术后的护理

    报告了对1例地震伤致双下肢高位截肢术后伤员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残肢出血情况,监测肝肾功能、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做好创面、幻肢痛、基础和心理护理,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该伤员已康复出院,安装了假肢并接受康复训练.

    作者:杨昌凤;张玉梅;易德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吸痰装置中吸引管末端处置方法的改进

    利用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吸痰因操作简便已成为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吸痰装置中吸引管末端的处置,传统方法是将与吸引管末端衔接的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瓶中备用或直接用纱布包裹,悬挂于床旁.

    作者:王心;仪伟;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断脐方法的研究进展

    脐带作为胎儿附属物,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失去其生理意义,应在无菌操作下断脐结扎.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刘金凤;郑雪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新进展

    目前临床上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经常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但因气管插管引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18%~77%,其导致的病死率可达50%~70%.

    作者:周素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呼吸机添加无菌蒸馏水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机械通气时,给呼吸机的湿化器添加无菌蒸馏水通常采用注射器来进行操作,加大了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鉴此,笔者自制呼吸机湿化器无菌蒸馏水添加装置,于2007-2008年应用于临床85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余宵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单元按岗施薪方案的设计研究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护士的引领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护理队伍,本文通过对护理单元管理模式改革、岗位设置,进一步探讨按岗施薪的方案,建立了工作岗位导向型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薪酬体系,使岗位薪酬能够有效匹配.该方案的实施将不仅有利于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刘云;孙琳;张爱琴;王修来;张玉韬;胡新勇;易学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在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气雾化吸入,观察组采取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雾化吸入后2 h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雾化吸人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氧气雾化间歇吸入法不仅能稳定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心率,明显缩短了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汪小蓉;陈妙华;刘少玲;李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驼式多功能放疗垫枕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主要解决病人俯卧位放疗时因体位造成的气道不畅问题.方法 材料采用优质的木质材料及富有弹性的皮棉包装;结构设置为前后两组:前组为三角型构造,下设滑槽板;后组为两边高中间凹的弧形形状.使用时下颌靠在支撑靠垫与两肩靠在后组支撑靠垫,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结构.设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俯卧时呼吸过程的主观反应、客观反应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驼式多功能放疗枕垫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舒适,解决了长时俯卧位对呼吸运动造成的诸多弊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于丽华;车平杰;隋丽红;邢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也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护理人文教育应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教育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诸多方面,教育方式可采取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和开展人文活动.

    作者:顾旻;陆彩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在护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需求和教育供给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从护理教育资源、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需要、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积极进行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研究等发展方向.

    作者:翟颖莉;李春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动系统摆药后护士工作流程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摆药后,制定并运行新的护士取药、发药工作流程的效果.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设计自动摆药模式下的护士工作流程,比较护士应用流程前后在摆药中心取药耗费的时间以及住院患者对护士发药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士在摆药中心取药时间由流程应用前的(68.6±9.2)min缩短为(36.8±8.3)min(P<0.05),护士发药及时准确,住院患者满意率也因此由86%提高至96%(P<0.01).结论 现代化的自动摆药机应用后,护理管理者必须制定科学的流程,规范护士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管理者在数字化医院中的管理水平.

    作者:樊蓉;刘云;吕桂兰;周杰;刘玉秀;葛梦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 及意义.方法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对不同年级的200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后对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评.结果 200名中学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心肺复苏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7%上升到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中学生培训后心肺复苏技能考核首次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普遍缺乏,建议从初中生抓起,将急救知识及技能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合适的培训方法 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同时,争取行政支持,学校与医院联合培训是普及中学生心肺复苏技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剑虹;吴妙桓;陈雪华;邱秀珊;林燕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情绪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主动训练组50例和常规训练组50例,术后分别给予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和常规训练,于术后第2周评价两组疗效、焦虑和满意度,术后第4周、8周、1年及2年随访评价两组残余腰腿痛发生率、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结果 早期主动训练组总有效率为90.0%,焦虑发生率26.0%,满意度92.0%;常规训练组总有效率74.0%,焦虑发生率48.0%,满意度72.0%;早期主动训练组残余腰痛发生率在术后第4周、8周、1年和2年均低于常规训练组,残余腿痛发生率在术后第1年和第2年低于常规训练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在术后第2年低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改善焦虑状态,提高手术满意度.

    作者:陈莉珍;付美玉;罗旭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 调查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OL-LC)对70例门诊随访的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60岁及以上与<60岁的患者在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总Y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的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

    作者:曹梦如;邹海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男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接尿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75例普内科男性尿失禁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组,第1组25例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接尿,第2组25例应用保鲜袋接尿,第3组25例应用餐巾纸与保鲜袋接尿.结果 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为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发生保鲜袋脱落污染被褥、皮肤湿疹、阴茎红肿、糜烂、破损等皮肤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保鲜袋接尿组和餐巾纸与保鲜袋联合接尿组.结论 应用网面卫生巾联合保鲜袋为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可减少并发症,经济实用,使用方便.

    作者:谭清华;张曼丽;钟婉茜;杨海英;谢衍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NICU应用无线视频监控探视系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本文阐叙了运用无线视频监控探视系统来满足新生儿家属探视及了解病情的优点,同时对这一新的探视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改进.在防范医院感染做好保护性隔离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并根据其不同层次和认知水平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无线视频监控探视系统不仅为家属提供了一份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而且在提高家属满意度的同时,使得护理人员获得了职业的满足感.

    作者:陈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MVT)是普外科较少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及体征,确诊困难,既往手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我院普外科尝试有选择性应用非手术方法 治疗AMVT患者10例,其中非手术治疗4例,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护士充分掌握溶栓治疗各阶段护理方法 、密切注意并发症观察、注重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贾春雨;田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疼痛临床评估方法 ,以及降低疼痛应激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重度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评估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静脉采血过程中使用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疼痛评估量表(C-PAINAD)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给予评估组相应的非药物疼痛处理,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在疼痛刺激后60 min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后评分结果 比较,评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度老年痴呆患者仍能感知到疼痛,根据评分给予相应的非药物处理可减轻其疼痛感.

    作者:邵静;张仁霞;许冬梅;李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柯林斯冲突理论在和谐医院构建中的运用

    柯林斯冲突理论即建设性冲突理论,是R·柯林斯在科瑟尔、达伦多夫等传统冲突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现代冲突理论[1].

    作者:钱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并且难以治疗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报道因DN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死亡者占DM的27%~31%[1].

    作者:林萍;邢沈阳;高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