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向丽;徐春娟;胡玲侠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外出检查转运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46,采取安全护理)和乙组(n=46,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甲组并发症发生率同乙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乙组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安全护理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外出检查转运途中,有利于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沈腾珠;姚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相关知识掌握长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加强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冯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展开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中有关护理工作及其有效性加以分析.方法 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纳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中单方面按照常规模式展开护理,观察组则在这两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可以发现,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很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施于有效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更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琴;肖甫尔?娜仁才才克;张丽;秦泽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48例白血病患儿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例患儿在治疗中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24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实验组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卜善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行于母婴同室病房中,评估其对减少病房噪音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三病区收入及分析研究的60例产妇纳入本文实验数据,依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实行分组,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参照组产妇(n=30),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实验组产妇(n=30),统计及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及之后的噪音测量值、护理满意总计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之后的噪音测量值分析和对比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值,P<0.05,形成统计学数据计算值之间的分析意义,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总计率分析和对比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值,P<0.05,形成统计学数据计算值之间的分析意义.结论 在母婴同室病房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病房噪音,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卢爱琴 刊期: 2018年第30期
PICC置管术是目前主流的静脉置管技术,但在置管前后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会导致置管困难甚至是置管失败,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将音乐疗法应用在PICC置管中,分析音乐疗法的作用原理,观察音乐疗法在PICC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马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在系统护理干预的作用下受到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进行治疗的84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的将这84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定义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方式集中为传统的护理法,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系统的护理干预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病情的控制也比对照组的更明显,患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实验组更低.实验组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都呈现了积极的态度,恢复的也比对照组患者快.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减轻了患者化疗后的痛苦,使得患者快速得到了恢复,只得在今后的临床运用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晔;朱红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7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治疗组的患者来说,主要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采取一般护理模式.结果 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治疗组整体满意度是96.67%.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式对于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突出,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安全生产提供帮助.
作者:杨少华;黄颂燕;魏丹;张龄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针灸、艾灸及护理干预在失眠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与艾灸,且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4±10.37)分,护理满意度为95.6%(43/45),对照组分别为(65.9±11.94)分、82.2%(37/45),数据显示,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眠患者,在针灸与艾灸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燕琳;马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食盐控制情况,了解影响居民限盐行为的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的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123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身体活动、吸烟和戒烟行为、饮食情况、早期发现以及自我保健.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的118名高血压患者中,对低盐饮食的认知情况与文化程度、其他环境因素如是否查看营养标签、家中是否有控盐勺、控油壶等呈正相关,Ρ<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文化程度对于自身高血压危险因素防控能力不同,文化程度越高,对于低盐饮食行为的认知情况越好,通过社区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低盐饮食的认知情况,制订促进限盐行为的方法,提高其依从性,有利于对高血压的防控.
作者:顾明杰;谢海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护理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的APACHEⅡ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动脉血氧分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动脉血氧分压、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护理后APACHEⅡ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需要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血氧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胡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情景体验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接受过门诊系统教育42例初发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开展情景体验活动.比较情景体验前及体验后3个月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体验前后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验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体验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情况,值得在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边旭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音乐镇痛在导乐陪伴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11月在导乐陪伴中采用音乐镇痛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50例作为观察组,2017年1月-5月在导乐陪伴中没有采用音乐镇痛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痛强度明显降低,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导乐陪伴中运用音乐镇痛后可有效缓解阴道分娩时的疼痛,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施荣;王雪霞;俞秋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诊透析发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6月份开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透析的发生情况、急诊透析的发生因素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透析总次数为8567次,其中急诊透析次数为6次,急诊透析发生率为0.07%,对照组透析总次数为8538次,其中急诊透析次数为17次,透析率为0.199%;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急诊透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手术室患者60例,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应用无墙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作者:李庆;梁海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05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既能提高护理效果,又能缓解心理状态,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临床综合干预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心理焦虑程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临床综合干预护理应用在护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上,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月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急诊脑梗死溶栓护理流程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急诊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行常规急救处理,而乙组则对溶栓护理流程予以优化,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的急救效率对应指标明显优于甲组,且预后效果相比较甲组更佳,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诊中,对溶栓护理流程予以优化,可以在提升急救效率的同时,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丽梅;布凤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2月-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加上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敏;冯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中应用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了56例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围绕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n=28)和实施术后全面护理配合(护理组,n=28)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组护理效果优良率、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行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患者护理中,通过全面护理配合方法的实施,降低了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纪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