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术的心理干预康复效果比较

庄东梅;宋丽华;于维芹;吴桂杰;边立娟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植入, 超生乳化, 康复,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PHACO+IOL)术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白内障PHACO+IOL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2组除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干预组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安慰、支持等.观察2组术后1 d、1周、1个月的视力康复情况.结果 2组术后1 d的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视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行PHACO+IOL术的白内障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白内障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且促进行PHACO+IOL术后的康复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与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是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病人的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肠道缺血性损害严重影响肠蠕动及黏膜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肠内营养对于胃肠道一般无器质性病变,胃肠功能完整或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病人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就早期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病人的作用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邵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和动脉瘤孤立、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36例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2例术后短期死亡,其余34例随访1~65个月(平均7个月),GOS评分5~4分者33例;2例有残颈病例随访观察,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增大.结论 术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脉瘤的再出血,术后严密监测意识变化,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是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成功痊愈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蕾;孙彩虹;夏义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肝细胞癌伴脾功能亢进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细胞伴脾功能亢进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肝细胞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分析.结果 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保肝治疗和肠道准备,术后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及24 h出入水量.结论 肝细胞癌伴脾功能亢进,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为心理亚健康状态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借鉴,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及素质教育等提供依据.

    作者:常海英;王惠珍;翟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手术期访视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探讨介入护士对心脏介入治疗病人围手术期进行访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3例择期心脏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访视).并测定其访视前后焦虑值、心率、血压、并发症、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焦虑值和血压心率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护士给予访视护理可减轻病人术前焦虑程度,积极配合手术,降低并发症,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吴焰;周文娟;帅勇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眼睑整形术后早期冷敷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眼睑整形术后早期冷敷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的冰袋,对60例眼睑整形术患者术后行早期冷敷2 h,并与60例未早期冷敷患者对照.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冷敷对于眼睑整形术的手术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关娟;于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感染是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1],好发于肺部.术后患者由于留置气管插管、胃管、早期不能进食等多种因素,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研究证实口腔感染容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有学者指出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比例较高[2].

    作者:彭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肌萎缩侧束硬化的护理

    肌萎缩侧束硬化(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受累,无论初累及上或下运动神经元,后均表现为肢体和延髓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1].

    作者:毛嘉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集中输液时护士手部消毒方法研究进展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接触病人频繁的人,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手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以集中输液为例,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护士每次静脉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采用消毒液浸泡洗手消毒,但因繁琐费时、消毒液刺激性大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因此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医院管理为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手部卫生产品及设备,提高护士洗手依从性,对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珊红;余咏;王线妮;王宏玫;张嵘;杨媛;袁琰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界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对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技术训练,尤其是对护理记录的大胆改进和护理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护理工作更具有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护理人文化管理也已提上日程.

    作者:李小英;佘金文;袁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从数量、结构两方面满足这种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目前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陆小英;张玲娟;叶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皮肤鳞癌复发患者的护理

    皮肤癌是发生于被覆体表的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原位癌、亦有少见的附件癌.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为常见.

    作者:黄立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研究

    便秘是脑卒中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多方面总结和研究其预防及护理措施,提出防治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盛京艳;刘丽丹;高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澳大利亚临床护理导师的职能及对中国临床护理教学的启发

    笔者在2003年7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T)作为访问学者进修半年,其间参与了护理学院的实习带教安排及实施,发现其临床护理导师的职能很多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和学习.本文介绍了澳洲先进的管理和带教模式,并针对中国的临床护理带教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胡晓莉;王克芳;董云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6眼行该手术的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结果 15例病人均能顺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过程表示满意.结论 及时的手术治疗,配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终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广花;杜巧芳;宫颖异;房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DA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进一步探讨PDA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其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带来创新与变革.方法 将PDA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使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床旁,实现病人信息的动态采集,即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结果 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06%降至0.64%.护士用于表格书写的时间大大降低,服务于患者的时间较前更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率由95.4%提高到98.2%,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 PDA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陆宏;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文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先进的护理文化有助于护理科学管理,有利于培养时代需求的合格护士,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院及护士的形象,是开展整体护理的保障.因此,如何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护理文化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护理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以及护理文化建设的方法.

    作者:陈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精密过滤输液器在DF方案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DF方案是小剂量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DDP)使用,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消化道肿瘤使用较多的化学治疗方案.据报道,两药联用至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0.4%[1].一旦发生药物性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我科对2005年12月-2006年8月收治的110例使用DF方案患者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避光专用),减少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吉冬丽;陆勤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群发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应急处理与护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barre Sydrome,GBS)是神经系统疾病.GBS的周围神经损害主要有两种表现: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1].其临床表现四肢迟缓性瘫,严重者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以往我院收治的GBS患者多为散发病例.2007年6月29日-7月2日,我院收治了来自同一居住地的GBS患者30例,在同一时间收治群发GBS患者尚属首次,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岚;高霞;颜秀丽;李洪彦;王永红;王丹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国内外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抚触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对婴儿抚触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婴儿抚触的历史及促进婴儿心身发育、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晓丹;马俊;周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