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马俊;周艳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近年来新设的一门连接护理学基础与临床护理专业的桥梁课,其教学理念是以护理评估为重点,以医技检查为辅助,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确定护理诊断为核心[1],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为了提高健康评估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竞争意识,我们举办了<健康评估>知识竞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农彩梅;陶丽菊;李凤玲;尹海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住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00例,按术后是否应用止血器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50例则采用传统人工按压沙袋加压的方法止血.比较2组止血操作及制动时间的差异,并观察2组患者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操作及制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操作及制动时间明显缩短,既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又缓解了患者的身心不适,是一种医师愿意采用,患者乐于接受的止血方法.
作者:夏文君;滑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皮肤癌是发生于被覆体表的皮肤和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原位癌、亦有少见的附件癌.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为常见.
作者:黄立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表麻下超声乳化术的护理意义.方法 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眼部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对高龄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都能配合医师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手术,25只眼中17只眼(68%)术后3个月视力0.8以上,其中12只眼(48%)术后视力为1.0或以上,无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是高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庆红;刘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Husserlian现象学方法,探讨护士和护生对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概念的理解和实践体验.方法 分别对8位实习护生和8位注册护士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访谈资料用MP3记录,整理后采用Giorgi的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除几点明显不同外,此研究和欧美等国家的类似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即护士从事着相似的健康促进实践活动.研究还给出了参与者对健康促进实践的共同而明确的看法.结论 虽然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和文化背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不同,但护士对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经验体会却与欧美等国家相似.这表明地域环境对护士理解和运用全球性的健康相关概念没有影响.
作者:王永焕;张静;王建虹;Whitehead Dean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它的主要危害是造成靶器官的危害,以致发生心、脑、肾的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缓解病情进展,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2月对129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结合新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介入手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卫生学标准、布局设计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存在和应改进的问题.结果 介入手术室感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预防感染的意识薄弱、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手术室建筑布局不符合要求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关键人、物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强化各级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工作人员按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建立有效的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实施手术室合理布局是介入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清香;曲路;李秋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鼻饲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伴有进食障碍脑卒中住院病例44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鼻饲组及对照组.均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时间为1个月.监测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总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S)以及进食障碍的持续时间,并观察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及死亡)情况.结果 早期鼻饲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进食障碍的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NFS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早期鼻饲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早期鼻饲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艳萍;张玉兰;李树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讨论了小儿唇裂修补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出院健康教育,严谨而周密的护理在术前、术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前护理重点是患儿全面的体检、保暖及对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重点是对呼吸、伤口、创面的管理,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随着唇裂修复术进步和发展,唇裂修复术的护理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作者: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能保持稳定情绪,焦虑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有利于术后康复锻炼的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先进的护理文化有助于护理科学管理,有利于培养时代需求的合格护士,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院及护士的形象,是开展整体护理的保障.因此,如何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护理文化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护理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以及护理文化建设的方法.
作者:陈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护士在抗生素应用中的角色功能.方法 对68例护理人员、31例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5个部分,运用Likert 4点评分法,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医生组、护理人员组整体认识有差异,其中执行者认识无差异,评估者、协作者、健康教育者角色认识有差异.结论 护士在抗生素应用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功能.
作者:于梅;刘海容;孟有成;闫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提高血压监测及控制的质量.方法 选择血透6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n=12)和同时期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CGN组,n=40),测量血透前基础血压及血透0 h、1 h、2 h、3 h血压,计算各时段血压变化值;进一步将DN组分为老年组(≥65岁,n=7)和非老年组(<65岁,n=5),分析其血压变化特点.结果 DN组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率为33.3%,显著高于CGN组(P<0.01);2组间血透各时段血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老年DN组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率为47.6%,高于非老年组(P<0.05),但2组间血透各时段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大、速度快;老年糖尿病者更易于出现血透中低血压,在血透时更需要加强血压监测及控制.
作者:马宇茗;马志芳;向晶;吴明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接触病人频繁的人,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手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以集中输液为例,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护士每次静脉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采用消毒液浸泡洗手消毒,但因繁琐费时、消毒液刺激性大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因此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医院管理为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手部卫生产品及设备,提高护士洗手依从性,对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珊红;余咏;王线妮;王宏玫;张嵘;杨媛;袁琰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从数量、结构两方面满足这种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目前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陆小英;张玲娟;叶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barre Sydrome,GBS)是神经系统疾病.GBS的周围神经损害主要有两种表现: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1].其临床表现四肢迟缓性瘫,严重者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以往我院收治的GBS患者多为散发病例.2007年6月29日-7月2日,我院收治了来自同一居住地的GBS患者30例,在同一时间收治群发GBS患者尚属首次,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岚;高霞;颜秀丽;李洪彦;王永红;王丹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通过对8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将有效的、实用的与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改变以往传统和错误的习惯、行为,为患者度身制订护理措施,提供带有个体特征的护理服务.达到规范化与个体化的佳结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作者:吴治;袁静;刘运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特殊的缓和疗护服务项目[1].服务对象是目前医学条件尚无救治希望的临终病人,目的在于缓解临终病人极度的身心痛苦,维持病人的生活尊严,以及增强人们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者安宁地度过生命的后阶段.
作者:郑悦平;李映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实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很多研究者对肿瘤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时间延误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患者及时就医来提高肿瘤早期发现的比例.现就肿瘤患者就医延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桂芳;曾丽萍;王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心性猝死是心脏突然意外停跳,循环停止而造成的死亡.是突然发生而无法预测的死亡,能否尽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复苏后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障.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高龄心性猝死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莉;张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