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任小红
近十多年来,剖官产率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已成为产科的突出问题,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剖宫产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剖宫产手术后的并发症也在渐渐被认知,对此应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护理工作者应全面了解剖宫产手术后的并发症,为进行正确评估、有针对性的监测术后孕产妇的情况、提供合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王芳洁;田迎春;李勤;丁婷婷;段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特殊的缓和疗护服务项目[1].服务对象是目前医学条件尚无救治希望的临终病人,目的在于缓解临终病人极度的身心痛苦,维持病人的生活尊严,以及增强人们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者安宁地度过生命的后阶段.
作者:郑悦平;李映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DF方案是小剂量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DDP)使用,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消化道肿瘤使用较多的化学治疗方案.据报道,两药联用至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0.4%[1].一旦发生药物性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我科对2005年12月-2006年8月收治的110例使用DF方案患者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避光专用),减少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吉冬丽;陆勤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予家属实施康复教育后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康复教育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康复教育组除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外,还教会家属康复训练方法,由家属一对一地指导病人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病人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 康复教育组病人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家属进行康复教育,让家属指导病人康复训练,能使康复护理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性,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PDA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其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带来创新与变革.方法 将PDA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使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床旁,实现病人信息的动态采集,即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结果 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了护理安全,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06%降至0.64%.护士用于表格书写的时间大大降低,服务于患者的时间较前更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率由95.4%提高到98.2%,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 PDA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陆宏;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方法对膀胱镜检查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509例接受膀胱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9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检查前、中、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检查时疼痛程度分级和焦虑值.结果 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减轻膀胱镜检查患者疼痛和焦虑程度.
作者:李玉梅;于荔;高小平;王娟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心性猝死是心脏突然意外停跳,循环停止而造成的死亡.是突然发生而无法预测的死亡,能否尽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复苏后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障.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高龄心性猝死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莉;张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病历书写水平的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4所医院的100名临床一线内外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书写护理病历的认识、态度等.结果 护理人员对加强法律知识和诊疗常规学习及积极书写护理记录的态度总体得分均比较低,年龄大、职称高、教育程度低的护理人员对护理病历的认识低于其他组(P<0.05),年龄、职称对书写护理病历的重要性认识呈负相关,教育程度与护理病历书写的认识呈正相关;教育程度和职称是举证倒置、规范护理行为对护理病历书写水平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护理病历书写的意义,特别是年龄大、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提示管理者应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开展持续地、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和研讨,而不是有所侧重.
作者:燕云;穆纳新;李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便秘是脑卒中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多方面总结和研究其预防及护理措施,提出防治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盛京艳;刘丽丹;高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和动脉瘤孤立、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36例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2例术后短期死亡,其余34例随访1~65个月(平均7个月),GOS评分5~4分者33例;2例有残颈病例随访观察,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增大.结论 术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脉瘤的再出血,术后严密监测意识变化,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是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成功痊愈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蕾;孙彩虹;夏义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鼻饲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伴有进食障碍脑卒中住院病例44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鼻饲组及对照组.均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时间为1个月.监测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总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S)以及进食障碍的持续时间,并观察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及死亡)情况.结果 早期鼻饲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淋巴细胞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进食障碍的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NFS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早期鼻饲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早期鼻饲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艳萍;张玉兰;李树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并发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将循证护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发生口腔并发症的原因、危险因素等,提出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表现明显放松.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实践活动,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主动配合能力,增加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将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发挥大价值.
作者:朱朝晖;肖柳红;王舜娟;卢少萍;陈凌;林丽霞;程剑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讨论了小儿唇裂修补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出院健康教育,严谨而周密的护理在术前、术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前护理重点是患儿全面的体检、保暖及对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重点是对呼吸、伤口、创面的管理,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随着唇裂修复术进步和发展,唇裂修复术的护理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作者: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课堂教学、临床课间实习以及毕业实习3个教学环节的系统化管理,不断的深入和提高<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是与护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能割裂开来.
作者:任志英;赵瑛;南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聚能刀应用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优越性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138例中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超声聚能刀治疗,5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组3个月有效率为85.6%,对照组为69.2%,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为62.8%,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聚能刀安全性好,操作快捷,无出血,对鼻黏膜损伤轻,疗效满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启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近年来新设的一门连接护理学基础与临床护理专业的桥梁课,其教学理念是以护理评估为重点,以医技检查为辅助,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确定护理诊断为核心[1],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为了提高健康评估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竞争意识,我们举办了<健康评估>知识竞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农彩梅;陶丽菊;李凤玲;尹海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是一种以远端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腔内肉芽组织增生,并形成栓子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为一少见肺间质性疾病[1].
作者:杨洁;高宇;车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提高广大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从医院感染,理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临床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以引起有关护理专业人士的重视.
作者:阮征;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护士在抗生素应用中的角色功能.方法 对68例护理人员、31例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5个部分,运用Likert 4点评分法,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医生组、护理人员组整体认识有差异,其中执行者认识无差异,评估者、协作者、健康教育者角色认识有差异.结论 护士在抗生素应用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功能.
作者:于梅;刘海容;孟有成;闫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提高血压监测及控制的质量.方法 选择血透6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n=12)和同时期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CGN组,n=40),测量血透前基础血压及血透0 h、1 h、2 h、3 h血压,计算各时段血压变化值;进一步将DN组分为老年组(≥65岁,n=7)和非老年组(<65岁,n=5),分析其血压变化特点.结果 DN组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率为33.3%,显著高于CGN组(P<0.01);2组间血透各时段血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老年DN组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率为47.6%,高于非老年组(P<0.05),但2组间血透各时段血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大、速度快;老年糖尿病者更易于出现血透中低血压,在血透时更需要加强血压监测及控制.
作者:马宇茗;马志芳;向晶;吴明歌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