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燕文;钱秋燕
了解微量元素在妇女儿童体内的生理作用和疾病的关系.锌铁钙均衡失调可导致免疫功能的严重紊乱.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发挥免疫调节的正向作用,有助于对疾病成因的分析,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作者:高元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超声显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胆囊炎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胆囊大小,壁厚度,,胆总管宽度,胆囊colat三角,尤其是胆囊底、胆囊颈,及手术切口处有无肠管和脏器粘连,并术中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4例有6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有上腹部手术史3例,(右上腹2例,左上腹1例),下腹部手术史3例,手术成功率92%,中转手术率8%,并发症发生率3.1%,与无手术史L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手术史患者,利用术前超声检查可以为手术医师提供可考依据,能较正确评估手术的难度,合理选择术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代凤鸣;何香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形象规范的护理服务是护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对职业的态度、职业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体现在护士的仪表、风度、行为动作和身体状况等外在形象,更应该体现在护士的职业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心理状态等内在因素,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对象是人,为了达到全面的、整体的护理、使病人得到身心大满足,护士应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包括护士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作者:任素君;蒲宝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恢复慢、致残率高,其中肢体功能障碍占绝大多数.近几年来,我院对脑卒中患者主张发病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强化健康教育,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翟庆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门诊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面临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已注入到医疗卫生行业中来的现实,行业内部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门诊就诊人次是否能保持稳中求增,是关系到医院是否能在激烈地竞争中赖以生存并谋求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门诊就诊人次,作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作者:荣刚;熊泽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本文主要介绍电脑干扰电治疗仪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共86例.经过治疗均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治疗作用主要是较明显和持久的镇痛效果,同时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渗出及水肿的吸收,而达到解决疼痛,缓解症状至治愈.
作者:李月林;陈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胀吸脂术治疗局限性肥胖,增加吸脂量,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使用连续注水机对局限性肥胖区连续注射肿胀液,负压泵抽吸脂肪.结果:缩短了肿胀液注射时间,使肿胀均匀提高了麻醉效果,增加了吸脂量.结论:肿胀吸脂术是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在术中使用吸脂器械,能收到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艾竹林;陈方红;魏英;刘溢;黄金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几年,利凡诺羊膜腔注入引产在基层医院仍是中晚期妊娠引产常用方法.我们将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与单用利凡诺引产比较,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焕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RHP)自1972年由Berger首先报道以来,在日本及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治疗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之一.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共成功行该术式5例,现通过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靳永春;岳树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社区群众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社区居民抽取300人,年龄从20岁至70岁进行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低、高龄居民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健康教育后各分组的知晓率均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社区群众进行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是必需和有效的.
作者:梁小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通常采用肝动脉栓塞并介入化疗,但在其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加重,造成化疗延迟、减量或中断.如何减少介入治疗的副作用和提高疗效,近年来提出了多途径序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02年6月-2005年2月,我们与放射科导管室合作,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吴二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病,静脉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相关梗死血管相通[1].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少,病死率越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溶栓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于2002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仇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运用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的护理程序对86例高血压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病人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程度明显提高,遵医用药,主动改变生活习惯方式的病人增多.总结提出提高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根据病人个体需要设计教育内容,注意确定影响病人学习接受能力的条件和因素.
作者:海萍;崔素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它即是利用持续的适当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以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又可减轻骨与关节的疼痛,矫正畸形.常用的牵引方法有皮肤牵引、骨牵引、布托牵引三种.
作者:王彩霞;张正华;张承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长效醋酸甲羟孕酮(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7例,给予DMPA150mg肌内注射,一月一次,用药半年.观察症状、子宫体积改变,血清E2变化,血清CA125变化,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83例有不同程度痛经,注射一针后,13例诉痛明显减弱或无痛经.治疗3月后均无痛经.治疗前子宫体积(700.32±389.12)mm3.治疗后(510.42±308.00)mm3,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血清E2为(306.47±208.69)pmol/l,治疗后CA125为(50.80±21.56)u/l,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月经改变外,无其他副反应.结论: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全有效,价廉、方便、依从性高、副作用少给予方便等特点,适合于成年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守治疗.
作者:雷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产妇在临产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系列特殊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分娩过程缺乏正确认识,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和担心等.这些心理状态对产妇的分娩是十分不利的,会使人体产生种种反应,造成产妇对疼痛过于敏感,并通过中枢神经抑制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甚至出现难产,有损母体健康.正确的心理护理可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以缩短产程,减少难产率,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邹卫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和实施,以及手术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发生在手术室与手术有关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手术室护理工作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医院、护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当前手术室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就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关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何希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反应性差,合并一些重要脏器的基础疾病,特别是脑梗塞、老年性痴呆的高龄患者,由于脑部疾病病变引起吞咽反射障碍,咽喉肌功能失调,吞咽困难,家属或护工缺乏进食方面的卫生常识、喂食不当等原因导致病人窒息的危险.2005年6月,我院一名因护工喂食不当、导致窒息的老年高龄患者,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使患者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葛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马普替林与多潘立酮联合应用,观察其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7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28例,使用马普替林75mg/d与多潘立酮10mg/d,单一用药组29例,使用多潘立酮10mg/d,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82%,单一用药组总有效率55%,同时两组的HAMD、HAMA评分疗前疗后比较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的HAMD、HAMA的减分较单一用药组间减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使用多潘立酮联合马普替林能更好的改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李宁;张冬红;周广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本文总结1995年至2005年间,我院共收治癫痫性精神障碍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3岁,并结合文献就其误诊讨论如下:
作者:练长富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