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多功能平片对临床治疗指导意义的研究

侯守智;肖荣;刘磊;高慧娟

关键词:颈椎病, 多功能X线片, 前后对照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X线征象的变化,研究引发临床症状的X线征象.方法:对80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多功能位X线片的对照研究分析.结果:在治疗前后X线征象如颈椎曲度异常,椎体旋转等发生变化,而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形及骨质增生等征象,未见有变化.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有腹部手术史病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前超声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超声显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胆囊炎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胆囊大小,壁厚度,,胆总管宽度,胆囊colat三角,尤其是胆囊底、胆囊颈,及手术切口处有无肠管和脏器粘连,并术中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4例有6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有上腹部手术史3例,(右上腹2例,左上腹1例),下腹部手术史3例,手术成功率92%,中转手术率8%,并发症发生率3.1%,与无手术史L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手术史患者,利用术前超声检查可以为手术医师提供可考依据,能较正确评估手术的难度,合理选择术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代凤鸣;何香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与深入,健康教育日益被广大医务人员重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目的护理理念已贯穿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的工作范围已从医院向家庭、社区、社会扩展,从单纯的护理向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发展[1].实施健康教育,达到解决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自1998年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检查评估发现健康教育整体覆盖率达70.5%,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就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吴新华;鲁义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带状疱疹10例误诊分析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但出疹前往往无特异性表现.易于误诊.本文就我院2001~2005年曾收治10例老年带状疱疹,分析其误诊原因.

    作者:于国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分析

    母乳是婴幼儿理想、方便、安全、优质的食品,母乳喂养是保证所有婴儿健康生长、发育的佳喂养方法.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为此,对我院住院的384名婴儿进行了母乳喂养分析.本文就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剖宫产患者术中心理护理

    随着剖宫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高位产钳的放弃及一些社会因素,使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做好患者术中的心理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淑华;王爱波;吕静;杨喜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应用肿胀吸脂法治疗局限性肥胖的回顾与展望

    目的:探讨肿胀吸脂术治疗局限性肥胖,增加吸脂量,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使用连续注水机对局限性肥胖区连续注射肿胀液,负压泵抽吸脂肪.结果:缩短了肿胀液注射时间,使肿胀均匀提高了麻醉效果,增加了吸脂量.结论:肿胀吸脂术是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在术中使用吸脂器械,能收到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艾竹林;陈方红;魏英;刘溢;黄金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抗骨增生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内骨质量减少,以致骨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甚至骨折,周身骨痛,是一种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妇女.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病的发病率已超过25%[1],是目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大疾病;它不仅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耗费了大量的医药费用.

    作者:段夕军;杨爱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儿阑尾炎--选择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附50例病例报告)

    目的:总结我们近年来应用腹腔镜治疗儿童阑尾炎的经验,并与同期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方法:搜集儿童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组(LA)和开腹手术组(OA)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平均住院日:LA组(5.2±1.9)d,OA组(6.6±1.7)d,P<0.01;平均治疗费用:LA组(4380±680)元,OA组(2480±230)元,P<0.01;术后并发症:LA组戳口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OA组为0(P>0.05).结论:LA治疗儿童阑尾炎创伤轻,住院时间短,但花费较高,术后并发症二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卫武;甘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7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7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结果:术后子宫异常出血均治愈.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改良B-Lynch缝线术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8例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而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研究进展,孕产妇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但产后出血仍然占较高的比例,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我院两年来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异丙酚与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200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将异丙酚和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妊娠5~8周(不超过8周)孕妇2300例,超声显示宫内妊娠,若未见胎芽或胎心博动者,血HCG试验阳性.将2300例孕妇随机分为异丙酚组1600例,利多卡因组400例和对照组300例.

    作者:李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100例分析

    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Chronic face pain syndrome;CFPS)是一种以口腔或面部疼痛为主,兼有多种次要症状的症侯群,是一种新认识的老年人口腔病.2000~2005年我科共治疗慢性面部疼痛综合症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精神科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1].在老年精神科的日常工作中,护士长的工作涉及到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护理团队的建设以及专业护理流程与专业护理技能的发展、教育等多个方面.

    作者:张冬红;裴金凤;职彦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长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长效醋酸甲羟孕酮(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7例,给予DMPA150mg肌内注射,一月一次,用药半年.观察症状、子宫体积改变,血清E2变化,血清CA125变化,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83例有不同程度痛经,注射一针后,13例诉痛明显减弱或无痛经.治疗3月后均无痛经.治疗前子宫体积(700.32±389.12)mm3.治疗后(510.42±308.00)mm3,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血清E2为(306.47±208.69)pmol/l,治疗后CA125为(50.80±21.56)u/l,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月经改变外,无其他副反应.结论: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全有效,价廉、方便、依从性高、副作用少给予方便等特点,适合于成年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保守治疗.

    作者:雷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的诊治现状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或伴随器质性心脏病而升高.成人发病率为0.3%~0.4%,60~70岁的发病率为2.0%~4.0%,7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8.0%~11.0%;男性为女性的2倍;死亡危险较无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高1.5~1.9倍.尽管近年来兴起对AF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为了使其治疗更趋于合理化、个体化,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作者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对AF的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姬艳萍;贾印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析护士长在预防护理事故差错发生中的应激措施

    护理工作安全问题已成为衡量护理质量敏感重要的指标,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控制护理事故差错的发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作者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护士长在预防护理事故差错时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唐爱芳;张秀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运用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的护理程序对86例高血压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病人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程度明显提高,遵医用药,主动改变生活习惯方式的病人增多.总结提出提高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根据病人个体需要设计教育内容,注意确定影响病人学习接受能力的条件和因素.

    作者:海萍;崔素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门诊患者用药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合理、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抽取2005年2月至11月门诊西药处方18600张,对门诊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抗菌药联合应用情况和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18600张处方中,共涉及9类抗菌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为12428张,占66.8%.使用频度前三位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使用>2种抗菌药物者占40%,不合理应用者达23%,书写缺陷者占12.6%.结论:通过处方抽查可发现不合理用药和处方书写问题,应加强处方管理和推进新处方办法的正确实施,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辜转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在小儿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喘、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

    作者:白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既往有脑中风史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对临床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STEMl)病人既往有脑中风病史心电图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既往有脑中风病史STEMll 56例(观察组).另随机选无脑中风病史(对照组)60例,入选者检测心电图PTFv1负值,Q波导联数,QTc间期,心肌梗死部位及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泵衰竭、MI扩展、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等.结果:既往有脑中风病史患者STEMI发生率11.3%,心电图PTFv1负值增大(59.0%vs21.7%),Q波导联数及复合前壁MI多见(50.6%vs31.7%),QTc间期延长.合并高血压史(73.7%vs18.3%),糖尿病(16.7%vs8.3%),高血脂(36.3%vs 13.3%)均较多.并发心源性休克(13.5%vs6.7%),泵衰竭(25.0%vs 13.3%),MI扩展(13.5%vs6.7%),恶性心律失常(30.1%vs15.5%),病死率(21.8%vs8.3%)等均高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既往有脑中风史STEMI患者心电图多项指标明显异常,并发症多及短期病死率非常高,提示临床医生应当更积极地治疗.

    作者:于文江;李海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