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浅议

胡丹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 档案, 现代化管理
摘要: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和高职高专院校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加快实现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水直接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5例分析

    近年来腹水直接回输疗法作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措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院自1996年2月~2001年5月,用本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5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相朝;黄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运动试验后收缩压异常升高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

    目的:探讨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意义.方法:对96例运动试验阳性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运动后收缩压有无异常升高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以运动试验后(恢复期)6min内,收缩压后期比前期升高≥10mmHg(1mmHg=0.133kPa)为收缩压异常升高,以其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运动后收缩压异常升高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纯ST段压低标准.两指标(收缩压异常升高和ST段压低)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阳性率.结论: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植爱容;张小云;陈长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儿童哮喘门诊24例病人用药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哮喘病人的用药状况.方法:调查24例哮喘初诊病人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现状,执行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及自我管理等情况.结果:79%的病人有缓解药,58%有控制药,吸入给药的病人只有8例,其中只有5例使用方法正确,54%的病人用药依从性差,58%的病人不能正确区分控制药与缓解药,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5例病人中只有3例剂量正确,无1例病人记录哮喘日记与使用峰流速仪,7例病人对药物不良反应一无所知.结论:哮喘病人的用药和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加强交流,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多方宣传可提高哮喘的防治水平.

    作者:龚省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理大专生临床实习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探讨

    目的:加强护理大专生临床实习效果,培养适应新模式的护理人才.方法:将2004级、2005级进院实习护理大专生216名分为对照组101名,实验组115名;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素质强化训练.结果:实验组的责任与事业心、操作技巧、沟通技巧、书写能力、卫生宣教能力、仪容仪表、协作能力及尊敬师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革临床实习内容与方法,加强职业素质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作者:殷凤兰;狄利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痰热清治疗慢性胆囊炎70例

    用痰热清治疗慢性胆囊炎70例,较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有明显疗效.70例中治愈56例(80.00%),有效10例(14.29%),无效4例(5.71%),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70例治愈25例(35.71%),有效18例(25.71%),无效27例(38.57%),总有效率61.42%.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根据胆囊炎症期长的特点,以痰热清清热解毒消炎,控制和治疗感染,收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吴二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发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发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肩关节疼痛积分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发抑郁的发生率为74.1%,对照组为38%,神经功能缺损观察组为(24±7)、对照组为(16±8),肩关节越疼痛抑郁越严重.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发抑郁发生率高,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肩关节疼痛越严重并发抑郁程度越严重,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陈逢俭;陈爱;陈湛愔;陈文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68例临床疗效观察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好发于四肢伸侧、伴有剧痒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其治疗非常棘手笔者采用内服中药全虫方、西替利嗪,外用0.05%卤米松乳膏治疗68例结节性痒疹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的一种常见骨折.我们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使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梁智勇;涂拔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加味如意金黄散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化疗是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延长癌症病人生存期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多数化疗药物对静脉内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静脉炎,表现患肢剧烈灼热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静脉炎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甚至影响治疗.为此,我们采用加味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后静脉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广瑾;贺立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例产后4d致DIC的抢救与护理

    本文就1例产后4d因宫缩乏力,并发DIC病人的抢救护理体会简述:此病人由于阴道出血不止,输入大量库存血(2400ml)以上,DIC仍得不到纠正,紧急情况下备足血源,采用了输新鲜血直接采血、直接输入的方法,血压得到回升.对于急性大量失血发生DIC的病人,如果按常规抢救很难成功,在综合措施的治疗中,首先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酸中毒,正确应用抗凝肝素,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止血药物,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边抢救休克、边采取紧急措施行子宫切除术、使DIC得以缓解.这一不常采用的方法,对抢救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类似病人的抢救中可以借鉴.

    作者:温荣娥;温雅;王美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沙麦饮治疗2型糖尿病88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近几年来,我采用自拟中药沙麦饮结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5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52例,其发生率为3.77%.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1.05%,胎盘因素占21.71%,软产道损伤占2.63%,凝血功能障碍占2.63%.结论:①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一步探讨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笃华;王振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22事故急救多发伤患者医学影像学科的急诊措施

    我院担负着市区122事故急诊抢救工作,其中多发伤患者占1/3以上.这些患者抢救成功率取决于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时间,而诊断检查时间与医学影像学科检查急诊措施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总结我院影像科急诊措施,以提高对多发伤患者急救效率.

    作者:程忠;庞永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干部保健医学体系的建立

    学科是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劳动分工的产物,它是通过持续地对某一科学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而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1].而各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取决于社会对该学科的需要和从事是这项科学的人员所做的工作对社会的满足程度.我们从当前干部保健工作的现实需求出发,探讨建立军队规范化干部保健医学体系是新目标、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作者:邓丕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换药室的管理与感染预防

    换药室是换药患者聚集之地,也是各种细菌易污染之地.若疏于管理,易引起外源性感染.为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伤口愈合,必须做到制度标准化、监测常规化、管理规范化.

    作者:王占荣;孙建华;朱艳秋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随着婚前性行为人数的增加,非意愿妊娠的妇女逐年增多.

    作者:王秀艳;刘秀梅;董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浅议

    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和高职高专院校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加快实现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作者:胡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剖宫产围术期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手术的多重影响下,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并不鲜见,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对母体的影响较大,尤其值得注意.本文仅就对78例剖宫产围术期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产妇的观察及护理略作总结报道.

    作者:杭洪霞;秦真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治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RITP的疗效.方法:以清热利湿,健脾补肾为法,辩证论治随症加减.结果:12例中显效2例,良效7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中医药治疗RITP疗效可靠.

    作者:刘雪露;翁志国;杨淑莲;张广舫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新方法

    新生儿静脉采血是儿科护理中较常见的技术操作,由于患儿较小和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进食,体液缺失较严重,静脉血管弹性差,血管不充盈,应用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方法深浅度不易掌握,现将新的股静脉采血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华;宫箭;王占荣;姚丽颖;苑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