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本文回顾经临床确诊的20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表现,结果为50%病例M型超声示前间壁和左室后壁运动异常;二维显示:心房增大(75%),心外形改变(47%),心包增厚(100%),心包积液(80%),下腔静脉增宽且内径不随呼吸改变(100%),以及室间隔运动呈抖动状和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峰幅度吸气时降低大于25%.均为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好的指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999~2005年我院共收治小儿断指再植手术3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观察压宁定的降压疗效,我们选用压宁定治疗急诊高血压患者46例,并用动态血压监测用药前后24h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重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为白天高夜间低的变化规律.②压宁定的降压效果确切,降压作用缓和,无副作用,对24h血压均有平稳的降压作用.③动态血压监测具有重复性好、病人易接受、观察疗效准确等特点.
作者:王彬;许纪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本组病例38例均在术前采用骨牵引3~7d,手术在C臂X光机透视下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8例全部骨性愈合,优22例,良16例,无内固定失败及髋关节严重活动受限.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是比较可靠的方法,它具有固定牢固,抗弯性强,符合生物固定要求等优点.
作者:马万里;李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围产儿情况与围产期的保健意义.方法:选取了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该院分娩的101例早产儿,进行了早产相关因素及围产儿情况分析.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内科合并症占据早产因素的前4位:早产儿低出生评分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对降低早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戴景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报告6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使用大剂量脑活素后,在意识、神经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取得较满意疗效,提高了成活率,减少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允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辅助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将46例MA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静滴,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气促、三凹征、肺部罗音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MAS更有效.
作者:占亚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0例偏瘫患者早期进行体位护理,同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心理康复、日常生活训练.康复护理1个月后进行患肢肌力比较.结果:30例患者经过1个月康复护理后,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有提高,用Brunstrom进行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覃丽红;覃丽玲;刘丽萍;郑海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卓有成效,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200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1/2~3/4患有各种慢性病.在老龄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唤要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于晓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科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病10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组7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敏;张荣沭;张东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单纯修补术和脾部分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行单纯修补,2例行脾部分切除,均达到了保脾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有选择的行保脾手术,术后进行有针对治疗,保脾术是安全的.
作者:王超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18例(甲钴胺单药治疗).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w后,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作者:杜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方面发展,医院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是摆在每个医院面前急需探讨的课题.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共识.
作者:王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吴桥县某乡接种门诊医生在开展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以下简称A+C流脑疫苗)接种过程中,分别于10月15日和10月26日误给1名儿童接种了2针次A+C流脑疫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敏;赵士平;徐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构成,以期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控制小儿感染性腹泻提供病原依据.方法:两年间对207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大便常规检查,WBC 0~+者做轮状病毒抗原(RVAg)检测:WBC++~++++者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073例患儿检出RVAg阳性458例(占22.1%),细菌感染262例(占12.6%),真菌感染12例(占0.6%).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在临床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作者:卢庆文;孙胤;王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2006年确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结核患者25例进行分析.结果:男14例,女11例,平均68.6岁.咳嗽、咳痰、喘憋加重者25例,痰中带血者6例,乏力、纳差、盗汗5例,发热17例.痰中找到抗酸杆菌6例,血沉≥20/h 19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弱阳性及阳性14例,强阳性1例.X线胸片示斑片状、结节状、云絮状阴影,少数呈大片、空洞影.胸腔积液4例.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加强两病合并存在的认识,反复痰菌、血沉、PPD试验检查,认识胸片表现的多样性,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丁雁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血清UA与hs-CRP的相关性,探讨UA和hs-CRP对UAP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4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据冠脉造影结果把UAP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59例)和多支病变组(35例,≥3支病变).分析血清UA和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UA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①UAP、SAP组血清UA和hs-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C)组(P<0.01);UAP和SAP组相比,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UAP各组血清UA和hs-CRP水平相差显著(P<0.01),并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升高幅度依次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升高为显著.③血清UA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525,P<0.01).结论:血清UA和hs-CRP水平与UAP冠状动脉病变有关,且hs-CRP与不稳定病变有关,UA与不稳定病变无关.UAP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以及血清UA与hs-CRP具有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清UA和hs-CRP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作者:初晶学;贾杰芳;杨文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们于2002年~2006年对32例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行锁骨下静脉插管,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40岁).血浆置换21例,血液灌流8例,血液滤过3例.
作者:张伊辉;孔丽悦;张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笔者自1990年~2004年,治疗中风症30例,用中药及针灸分别对中经络、中脏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扰型,闭证,脱证及后遗症的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述,治疗中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显效率80%以上的疗效.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对于中风的治疗确属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小儿肠套叠临床上多以腹痛、血便为主要症状就诊.因患儿多不能表达其症状,临床诊断上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病因判断错误而误诊误治.以下就我院1996年~2003年收治10例患儿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樊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