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用右旋糖酐联合定期排放腹水治疗的临床研究

李建萍

关键词:
摘要:凉山州地处西南偏僻地区,生活条件及环境较差,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率高;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血吸虫滋生和繁衍,田间劳动者易反复感染血吸虫而致血吸虫性肝硬化;嗜酒人群较多,酒精性肝硬化占一定比例.此种疾病严重危害青壮年的身体健康,造成社会及家庭极大的经济负担.探索及推广有效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2006年尉犁县传染病漏报

    传染病的漏报调查,是为了发现和掌握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病人未就诊或就诊后未能及时地报告,对其数量、病种和其他信息针对性改进疫情报告工作的同时利用漏报率推算、调查发病率、评估就诊和疫情报告水平,修定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热孜完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穿刺器上保护套的妙用

    通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穿刺器上的保护套用后即丢弃,这样就造成浪费资源,临床工作中发现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穿刺器上的保护套用处很多,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引弟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输液室的实施及体会

    对社区门诊输液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语言、文字、录像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多种形式健康教育,使病人树立了现代健康观念,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健康水平.

    作者:宋淑华;柳秀芝;权莉;贺亮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2003~2007年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2003~2007年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动态变化,为儿童弱视干扰措施提供本地流行病学资料.方法:从库存的2003~2007年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资料中分类统计分析视力动态变化.结果:2003~2007年3~7岁儿童视力状况,视力不良分别为9.98%、8.74%、13.78%、18.16%、14.74%,视力不良呈上升趋势,双单眼视力不良的发病比例,2003年为1.20:1、2004年1.61:1、2005年153:1、2006年1.59:1、2007年1.33:1.结论:玉林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儿童弱视的防治干扰措施.

    作者:唐业卫;张宁;陶晗;陈奇妙;庞瑛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抗生素致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老年男性,87岁,因反复头昏、心悸6年,复发1个月、腹泻10d第2次人院.病员患高血压、冠心病6年,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药治疗,症状可控制.3年前第1次住我院,诊断同上.1月前头晕、心悸加重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感住外院,仍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当时无腹泻,但有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美洛西林、阿奇霉素等药)、降压、扩冠、抗心衰治疗十几天,头晕、心悸、心前区压榨感减轻,但继之出现腹泻,初为每日2~3次,黄色糊状,无黏液脓血及里急后重感,无畏寒、发热,后每日十余次,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继续院外治疗(不详)无效,病员自动出院前来我院就诊,第2次住我院.

    作者:苟雪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肺间质病变(ILO)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63例CTD伴I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6例CTD患者中,发生ILD263例.不同CTD发生率各不相同,系统性硬化病高,达46.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5.2%、31.5%、17.9%、15.0%、14.8%.临床表现有气促、发热、干咳、肺部听诊湿哆音等,106例(40.3%)无呼吸系统症状体征.肺高分辨率CT扫描(HRCT)检查常见表现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和网状影.120例(45.6%)患者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功能障碍.48例(18.3%)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结论:CTD伴ILD并不少见.肺HRCT对ILD的诊断和评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阻止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詹钟平;梁柳琴;陈冬莹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阑尾炎穿孔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经治的3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早期手术治疗,29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对于穿孔性阑尾炎,特别是穿孔时间较长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例,应尽早手术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柯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54例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复杂,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高.为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处理,降低围生儿病率,现将我计生服务站2000年6月~2006年6月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54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许文革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基层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为了更好地落实临床健康宣教,提高宣教质量.方法:通过认知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找出对策,采取完善的评估、实施、评价、再实施、再评价的宣教方式,落实班职责和做好宣教质量评分的管理.结果:病人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配合度分别由原来的86%、90%提高到92%和98%,结论:完善的宣教方式、班责的落实、做好宣教质量评分的管理是取得宣教成效的关键.

    作者:范永嫦;区秀丽;罗燕霞;冯天妹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日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全程规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46例新生儿康复出院,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尽早对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规范护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巧红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

    目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对促进病人的健康必不可少.本文探讨运用心理护理程序是否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从而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在首次住院精神病人中筛选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8例,分两组,每组54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一组为研究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结果:经过统计处理,两组治疗依从性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在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荮物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运富;黄艺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50例疗效分析

    癌性发热的治疗主要常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地塞米松及抗生素等治疗,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特别是晚期患者应用常引起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菌群失调等,易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癌性发热在临床治疗上一直是个难题.作者于2004年6月~2008年6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50例,经观察疗效比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运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200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探讨

    为了探讨我院所辖铁路地区心血管病发病年龄、性别、分布规律,本文对我院2005年1~12月200例30岁以上被检查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作者:王凤英;张华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255例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急诊科紧急的突发事件,CA的复苏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急诊科院前急救水平.回顾性地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55例院前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07年10月之间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120例,全部病人诊断均经头颅CT证实,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标准,其中男72例,女48例,120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76、脑栓塞3例、腔隙性梗死39例、出血性梗死2例.

    作者:孙刚;王嘉娣;许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西宁地区6~18个月早产儿早期干预观察

    为改善产儿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西宁市妇幼保健中心出生的早产儿118例进行早期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月仙;张庆林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残胃癌外科治疗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2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2.5%,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0.5%和45.8%,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病人的1、3、5年生存率分为86.5%、44.2%、32.3%及66.7%、11.1%、0.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段,亦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昭旺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康复护理训练后,2组病人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梁焕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100例颈椎吻性棘突临床X线分析

    颈椎吻性棘突,主要是相邻两颈椎棘突发育异常,肥大或垂直分叉等异常接触,与后天颈部频繁活动,导致两异常接触的棘突长期相互摩损,两异常棘突接触面发生骨质增生硬化--骨质退行性变有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颈部发板、疼痛和局部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后仰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例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46例合并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椎体骨质增生硬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

    作者:郭永宽;初迎幸;岳晓燕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寒地区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寒地区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其发病率高的原因.方法:本组156例,男139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27.8岁,战士115例,干部4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92例,显效3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高寒地区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作者:邓永忠;高文魁;李智刚;王德元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