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54例分析

许文革

关键词:
摘要: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复杂,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率高.为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处理,降低围生儿病率,现将我计生服务站2000年6月~2006年6月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54例报道分析如下: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静脉输入大剂量氨茶碱中毒的救治(附22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输入氨茶碱中毒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静脉输入大剂量氨茶碱中毒患儿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及药物使用不当是导致静脉输入大剂量氨茶碱中毒的原因.血液灌流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结论:静脉输入大剂量氨茶碱中毒为医源性中毒.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掌握适应证及剂量.警惕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作者:李会平;张朝霞;钟斌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空气压缩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80例观察

    目的:观察空气压缩泵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3月的18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治疗组用布地奈德1ml(0.5mg),异丙托溴胺1ml(0.125g).加生理盐水2~3ml雾化吸入:对照组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ml(2.5mg)加生理盐水2~3ml雾化吸入.结果:两组在肺部哮鸣音、啰音及咳嗽消失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程锦梅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损伤,尤其是老年人多见,以往手术治疗,多采用多根骨圆针或螺纹针等内固定,术后易继发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近年国内外多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使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

    作者:李慧勇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与多功能呼吸机连接可监测通气量、呼吸力学等参数,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阴道镜检查反复接触性出血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反复接触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2004年6月~2006年5月在我院门诊反复接触性出血的患者118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论:阴道镜能早期发现宫颈处微小病灶,并选择性定位、取材、活检,避免了盲目活检的漏诊,可提高宫颈、阴道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樊恩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西宁地区6~18个月早产儿早期干预观察

    为改善产儿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西宁市妇幼保健中心出生的早产儿118例进行早期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月仙;张庆林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148例慢性胃病念珠菌感染的前瞻性分析

    本文研究内镜下确诊的148例慢性胃病患者的念珠菌感染率,结果感染者33例(22.3%).以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糜烂性胃炎并球炎及浅表性胃炎并球炎感染率高,分别为33.3%、33.3%、25%、40%及19.2%.念珠菌中以皱折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为多见.诊断主要根据胃黏膜活组织作念珠菌培养的结果.

    作者:姜国庆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常见致盲性眼病,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目前仍然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据报道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仅为70%~90%,而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角膜失代偿、虹膜粘连、白内障加重、恶性青光眼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

    作者:赵莹;于晶;吴艳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防控护理文书质量缺陷

    目的:分析、归纳、总结护理文书书写中常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促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提高.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4月病历300份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份存在质量缺陷,占抽检病历的20%.结论:提高风险和安全意识.能有效防控护理文书质量缺陷;实施护理文书全面质量控制,提高书写质量,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梁雅林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驾驶员用药安全指导

    众所周知,饮酒后严禁驾车,但是人们对服药后开车的危险性却缺乏认识,驾驶员(包括驾驶飞机、车船、操作机械、农机具手和高空作业人员)常因服药后影响其正常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困乏和精神不振、视物模糊、辨色困难、多尿、平衡力下降等,都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容易出现危险和人身事故,医师、药师应指导驾驶员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马卓;李爱菊;马梅;孙仲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目的:探索腹腔镜行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电视腹腔镜高位结扎精索内静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2例(32侧).结果:2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出现并发症.手术时间28~40min,平均33min,术中出血量1~2ml、平均住院时间4d.结论:腹腔镜行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微创方法.

    作者:杨志坚;刘肇华;刘锡海;梁银连;廖倩芳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脑卒中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合并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找出产生抑郁的原因,进行心理护理.结果:62例病人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对合并抑郁的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潘荣;徐乃秀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护理及改进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径路常经左胸切口、联合切口有经胸腹联合切口或颈、胸、腹三切口者.手术创伤面大、病人失血、失液多,又因术后3~5d内吻合口处于水肿期,需禁食水,因而使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引起机体糖原、脂肪及蛋白质迅速消耗,易导致机体营养不良,由此引起免疫力低下,对术后组织修复极为不利,常规的肠外营养(PN)费用昂贵且并发症多,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近年来,我科采用术中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即由营养管输注流质食物,与传统的停止胃肠减压24h后的进食时间提前3~4d,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对手术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彩苹;路明丽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临床分析与护理

    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共诊治呼吸道异物30例,男25例,女5例,男女之比5:1,年龄6个月~2岁,其中未满1岁的婴儿4例,占13%,1~2岁的幼儿26例,占87%.

    作者:李湘云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老年患者术前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做好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护理,预防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72例老年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采用以上多项护理措施,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振菊;刘小花;李贺娟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我院自2004年利用电视系统实行腹腔镜手术以来,已在外科、泌尿外科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项外科新技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外观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护理人员要根据腹腔镜的特点和要求,周密地做好术前的物品准备,确保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的仪器处理.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韩凤英;吴淑宁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用右旋糖酐联合定期排放腹水治疗的临床研究

    凉山州地处西南偏僻地区,生活条件及环境较差,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率高;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血吸虫滋生和繁衍,田间劳动者易反复感染血吸虫而致血吸虫性肝硬化;嗜酒人群较多,酒精性肝硬化占一定比例.此种疾病严重危害青壮年的身体健康,造成社会及家庭极大的经济负担.探索及推广有效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产后出血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发病原因做回顾性分析.结论:应加强孕期产检,预防和积极处理产科出血.

    作者:周海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行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58kg,身高153cm,ASA Ⅰ级,因孕40-2w,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甲状腺功能亢进史5年,给予他巴唑、心得安治疗,孕前两个月停药至今.术前检查:血清游离T3:22.14pmol/l,游离T4:55.15pmoL/L,TSH:0.020μIU/ml,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心电图示正常.入室后开放静脉,静滴乳酸林格液,监护:P 100次/min,Bp 150/90mmHg,T 36.8℃,R 16次/min,SpO2 98%,心肺无异常.

    作者:喻茶秀;吕玉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浅谈危重病人的护理体会

    危重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因此对危重病人必须日夜予以缜密地、全面地观察,及时分析疾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将严密观察结果和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以供医生作诊疗参考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患者身体极度虚弱,抵抗力低,故护士应加强各方面的护理,以预防并发症,防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龙兰珍;胡丽玲;龙文敏;肖俊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