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莫秀琼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 硝普钠, 顽固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硝普钠溶于0.9%的生理盐水50ml中,用国产微量泵持续泵入.结果:显效136例,占87%,有效20例,占13%.结论:国产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提高了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在泵药过程中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28例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小刀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28例,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56侧腋臭,男5例,女23例,年龄15~39岁,平均26岁,78%有家族史,其中有8例曾做过激光治疗,2例做过注射治疗效果不佳,术前排除术区炎性病灶、出凝血时间异常,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做过激光治疗、注射治疗者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再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丁思奇;丁俊桃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寿阳地区糖尿病患者饮食及运动误区的调查分析及策略

    目的:调查分析寿阳地区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及运动上的误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个人问卷、电话询问、个别咨询调查法.结果:被调查人群普遍存在的误区有10项,包括单纯控制主食就等于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粗粮、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应用胰岛素治疗后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植物油可以不限制、干果类食品可以多吃、运动可有可无、运动量越大越好、早晨运动有益、每天家务活很多,不需要再运动了等.并且1人同时存在多项误区.结论:加强我地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择医是否专业是影响糖尿病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玉林;郑爱荣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电切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多发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诊断子宫内膜多发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多发息肉电切术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36例均治疗成功,2例复发,复发率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可作为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的首选治疗.

    作者:陈红岩;吴迪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钡灌肠造影中的应用

    临床上给病人进行钡灌肠造影,为肠道手术、肠道检查等作准备.常用方法是将钡放入一次性灌肠袋内,然后插入病人肛门进行灌注,此方法在灌注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压力不够,致滴注的速度缓慢,时间过长钡就会引流不畅,另外还需要有人在病人肛门旁边扶着一次性灌肠管,十分不方便.针对上述弊端,经过临床实践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即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连接一次性灌肠袋进行钡灌肠造影.

    作者:杨玉兰;郑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单纯脐带绕颈11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脐带绕颈和正常产妇分娩方式及对围产儿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07年6~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单纯发生脐带绕颈者114例作为观察组(A组),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者114例作为对照组(B组).对两组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生单纯脐带绕颈的产妇和正常产妇在分娩方式(x<'2>=2.457,P=0.117)、胎儿窘迫发生(x<'2>=3.158,P=0.076)、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t<,1>=-1.27,P<,1>=0.348>0.05,t<,5>=-1.27,P<,5>=0.406>0.05)比较的差异在α=0.05水平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单纯脐带绕颈的产妇和正常产妇在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发生以及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李丽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人工气道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与多功能呼吸机连接可监测通气量、呼吸力学等参数,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损伤,尤其是老年人多见,以往手术治疗,多采用多根骨圆针或螺纹针等内固定,术后易继发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近年国内外多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使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

    作者:李慧勇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护理及改进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径路常经左胸切口、联合切口有经胸腹联合切口或颈、胸、腹三切口者.手术创伤面大、病人失血、失液多,又因术后3~5d内吻合口处于水肿期,需禁食水,因而使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引起机体糖原、脂肪及蛋白质迅速消耗,易导致机体营养不良,由此引起免疫力低下,对术后组织修复极为不利,常规的肠外营养(PN)费用昂贵且并发症多,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近年来,我科采用术中经鼻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即由营养管输注流质食物,与传统的停止胃肠减压24h后的进食时间提前3~4d,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对手术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彩苹;路明丽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偏瘫患者跌倒原因和护理措施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这是偏瘫患者在家或住院时常发生的意外事件之一,也是护理问题的难点之一,大多数患者跌倒之后会造成二次损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脱臼等.

    作者:韩立晶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浅谈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出院指导

    老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临床上有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当病人出院时,大多数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言语障碍、悲观失望等问题.因此,必须给病人及家属作出院指导,使患者能正确遵照指导继续治疗及护理,有利于病人进一步康复.

    作者:李玉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脑卒中患者插胃管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患者多因疾病的影响不能自行进食,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和灌注药物,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插胃管时常失败,有时因反复插胃管造成鼻黏膜损伤、出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也耗费护士很多时间和精力.我们通过对100例插胃管患者的经验及体会,分析插胃管失败的原因,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明显提高了插胃管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晓红;袁淑霞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心理干预对于小儿阑尾炎手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对小儿外科的影响及作用.方法:2004年5月~2005年2月收集134例学龄期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134例病人被分为2组,一组接受腹腔镜手术(n=66),另一组接受开腹手术(n=68).两组病人再分别分成两组,即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结果:心理干预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非干预组;心理干预组的术后疼痛降低程度明显大于非干预组.结论:心理干预对术中、术后均有影响.

    作者:齐新;孙月吉;刘启贵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34例风湿病患者诊疗情况分析

    1 临床资料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一组疾病,影响心脏、骨、关节、皮肤、浆膜、血管、肾等组织,其中以心脏和关节损害为严重和常见.2001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34例此类病患者,其中门诊有5例累及心脏,29例累及关节而收住院.

    作者:李福生;李海燕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100例颈椎吻性棘突临床X线分析

    颈椎吻性棘突,主要是相邻两颈椎棘突发育异常,肥大或垂直分叉等异常接触,与后天颈部频繁活动,导致两异常接触的棘突长期相互摩损,两异常棘突接触面发生骨质增生硬化--骨质退行性变有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颈部发板、疼痛和局部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后仰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例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46例合并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椎体骨质增生硬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

    作者:郭永宽;初迎幸;岳晓燕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青霉素共同具有β-内酰胺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稳定、变态反应少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1].我院曾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将抢救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陈宝华;孙莉;崔秀华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15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有效循环量锐减,全身器官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足,机体发生缺氧和各种代谢紊乱,包括细胞内病理改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006年9月~2008年6月我院妇产科共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1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霞;张洪侠;王海琳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临床分析与护理

    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3月共诊治呼吸道异物30例,男25例,女5例,男女之比5:1,年龄6个月~2岁,其中未满1岁的婴儿4例,占13%,1~2岁的幼儿26例,占87%.

    作者:李湘云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中药治疗孕中期引产后胎盘残留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孕中期引产后胎盘残留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100例孕中期运用利凡诺引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药治疗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促进胎盘胎膜排出、降低胎盘胎膜残留和清宫率的作用.

    作者:李增英;王玉梅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4个月婴儿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为婴儿健康地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但母乳喂养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解我院出生婴儿4个月喂养情况以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努力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我们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梅;董竹媛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肺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肺心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6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肺心痛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CODP病史,院外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加重,均予持续低流量给氧、应用敏感抗生素、通畅呼吸道、抗凝、控制心衰,发病6h以内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治愈19例,死亡7例,治愈率达73%.

    作者:赵国柱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