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珍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07年12月外科住院患者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退药事件414例,主要退药原因有医嘱变更、出院、录入错误等.结论: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服务条件是减少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明颖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8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其中18例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A组),另20例用三叶草钢板固定(B组).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A组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肩关节活动良好,没有发生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B组骨折也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1例发生螺钉松动,1例术后骨折有移位,1例钢板断裂合并延迟愈合,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作者:宋烜;施志琴;顾漪;刘昌海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糖尿病可以严重损伤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损害患者的视力,并终导致患者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当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及早治疗,可以避免病变恶化,保住正常视功能.
作者:谭惠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按作用机制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分类,重点分析了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包括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世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子宫全切术时卵巢的处理问题.方法:选取45~50岁妇女,有月经紊乱,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者26例;其中保留卵巢者15例作观察组、切除卵巢者11例作对照组.分别对其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更年期症状评分,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差异逐渐变小,当术后1年时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过渡期因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时,应该多考虑切除双卵巢.
作者:车英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还是比较少见,因此类病人基本情况好,能早期下床活动,但自2004年3月~2008年3月以来,我科乳腺癌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及时采取了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以秀;田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存活或死亡),从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气道给氧,试验组在气道给氧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给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h、3d、7d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存活或死亡).结果:①试验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②2h、3d、7d时点与同组0h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③试验组全血黏度下降(P<0.05);④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氧液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刘配芬;张应梅;田育红;黄献华;杨清;陈绿娥;吴创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患,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常常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对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一般治疗多常用牵引、中药,治疗效果缓慢.笔者于2006~2008年门诊应用电针治疗共25例,缓解疼痛迅速,效果颇佳,报告如下:
作者:吴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并酮症酸中毒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989年1月~2008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GDM并酮症酸中毒的产妇24例(组Ⅰ),随机抽取同期无酮症酸中毒的GDM产妇40例(组Ⅱ),观察其妊娠结局及特点.结果:组Ⅰ的妊高征、感染、羊水粪染、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与组Ⅱ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GDM并酮症酸中毒对母儿有严重危害,应积极防治,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陈桂仙;董旭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心存感激是个人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基本条件.在人际交往中总对他人心存感激的人,就会时时处处有爱心、有温馨.因为有了心存感激,人们才有了相互间的理解、宽容和关爱,才有了真诚的沟通并由此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刘德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的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8月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在本院分娩的86例孕妇中因宫腔压力异常而导致胎膜早破者占整个分娩的77.7%;其他占22.3%.结论:宫内感染、胎位不正,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致病因素.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预防胎膜早破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洪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15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本院152例产后出血护理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引起出血的各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3.77%,152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108例,占71.05%;胎盘因素35例,占23.03%;软产道损伤4例,占2.63%;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32%;其他3例,占1.97%.结论:产前护理评估和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产后加强护理,纠正继发性贫血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周利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儿童是每个家庭众多成员的关注焦点,是家里的小太阳,每间医院的儿科门诊几乎都是医院里人员密度大、护患纠纷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的地方.因此,实施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发生,成为我们护理人员所应认真面对的问题.
作者:葛晓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脑卒中所致的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呛咳或误吸,易发生或加重肺部感染.为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减少肺部并发症,正确有效的饮食护理及功能康复对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与吞咽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付云;王凤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提高此畸形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的15例Dandy-Walker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结果:检出的15例Dandy-Walker畸形,15例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失或部分缺失、第四脑室和后颅窝增宽.伴有其他畸形的6例,心脏畸形3例,单脐动脉2例,胼胝体缺失2例等.结论:因Dandy-Walker畸形有其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因此产前超声筛查能有效的诊断Dandy-Walker畸形,标准的切面及手法能有效的避免漏诊.
作者:弓瑜;李文凯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一甲胺(methylamine,CH3NH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重为空气的1.07倍,易燃、易爆、有强烈刺激性氨样臭味.一甲胺主要用作染料、农药(如甲胺磷)、制药(如非那根、磺胺)、燃料添加剂、溶剂、火箭推进剂等.在其运输、生产、使用和管道维修过程中,常因违章操作导致中毒发生.
作者:古兰巴尔·再东;张新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理特点,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和相应的临床疗效.但对病人来说,药理效应可有一定的甚至明显的差异.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产生特殊反应,可使药物减弱或增强,甚至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作者:韩玉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0月从我科32例患者使用人工气道,男20例,女12例;年龄65~91岁,平均78岁;气管切开的15例,气管插管17例;病种为呼吸衰竭23例,心肌梗死的3例,脑血管意外6例;时间短为3d,长为15d.
作者:赵美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小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各系统调节机能较差,具有年龄小、全身血容量少、耐受力差等特点.在接受手术时,常因环境陌生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还伴有饥饿或疼痛等不适症状,若护理不当就会影响手术的进行,所以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现将小儿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常因轻微的外伤而引起髋部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多见.年龄越高,骨折愈合越困难.受伤后可加重原发病,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至关重要.1998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并手术治疗46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雷选容 刊期: 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