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饲大量补液抢救脑卒中合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性昏迷12例护理

孙彩玲

关键词:胃管鼻饲, 脑卒中, 高血糖高渗, 非酮症性昏迷,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脑卒中合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性昏迷(HHNC)的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每天胃管鼻饲白开水2000~6000ml,静脉输液量每天少于1000ml.结果:治疗12例病人,治愈及好转8例,占66.67%.结论:避免了大量静脉输低渗、等渗盐水引起溶血,加重脑水肿及心肾功能不全,既供给营养又开放了一个新的用药通道.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中使用泵入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与普通人胰岛素诺和灵R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选用胰岛素泵给药,其中30例应用诺和锐为观察组.另30例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R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诺和锐治疗的人群餐后血糖控制效果更好,显著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且其不良反应并不多见.

    作者:曾苑芳;李桂平;李绪娴;彭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还是比较少见,因此类病人基本情况好,能早期下床活动,但自2004年3月~2008年3月以来,我科乳腺癌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及时采取了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以秀;田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药物靶点研究中的作用

    在当代药物开发过程中,发现和选择合适的药物靶点是药物开发的第一步,也是药物筛选及药物定向合成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必然牵涉到网络中的诸多环节[1].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症和一些代谢紊乱疾病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不能归结于单一因素的变化.

    作者:罗烈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用硅胶片隔离法治疗鼻腔粘连42例

    目的:探讨医用硅胶片隔离法治疗鼻腔粘连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6年12月对42例鼻腔粘连患者用医用硅胶片隔离法治疗,术后随访半年.结果:一次治愈者40例,仅2例二次治疗后治愈.结论:医用硅胶片隔离法治疗鼻腔粘连具有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再次粘连少等特点,有良好的疗效、并发症少、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阿霉素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小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肿瘤内注射治疗小鼠肝癌作用.方法:将50只皮下接种肝癌H22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水乙醇对照组、纤维蛋白封闭剂组、阿霉素对照组、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治疗组,分别瘤体内注射相应药物.治疗10d后,剥离肿瘤称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取肿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抑瘤率为45.8%,高于阿霉素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瘤体内注射具有明显的抗小鼠肝癌作用.

    作者:吴雅茗;翁秀华;陈志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进展

    糖尿病可以严重损伤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损害患者的视力,并终导致患者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当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及早治疗,可以避免病变恶化,保住正常视功能.

    作者:谭惠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会阴切开皮内缝合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会阴切开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会阴切开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皮肤缝合时采用2-0号肠线连续皮内缝合,不需拆线;对照组皮肤采用传统的1号丝线间断缝合,6d后拆线.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切开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可提高一级愈合率,减轻疼痛,避免伤口裂开的发生,减少感染的机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青梅;孙志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流动食品摊床卫生监督难点及应对策略

    街头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生产销售方式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生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流动食品摊床也给食品卫生管理带来了一些难度,下面就流动食品摊床卫生管理难点及应对策略研讨如下:

    作者:张天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关系密切,人文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生物化学内容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潜质,有助于教与学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舒勇;陶玉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消抗散治疗不孕症AEMAB阳性的临床观察

    在不孕症的诊断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是查找原因,对因治疗.近年来,在一些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已检测到抗子宫内膜体(AEMAB)的存在.2006年8月~2007年8月我站应用消抗散治疗150例AEMAB阳性的女性不孕患者,收到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肺栓塞诊断探讨

    目的:如何准确、快捷、无创、高效地做出明确判断.方法:如怀疑患有肺栓塞,首先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有易患因素存在,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心动超声、影像学检查.结论:随着医学的发展,肺栓塞诊断手段越来越多.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指标,是终的诊断依据.此项技术不能广泛应用,且有60%的并发症,0.5%的死亡率[1].但是认真询问病史结合临床及化验,典型病例在基层医院是可以做出明确诊断的.

    作者:王莹;孟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81例临床诊疗体会

    方法:对8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对呼吸衰竭、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和脑水肿给氧及鲁米那钠、氯硝安定、安定和水合氯醛、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治疗.结果:81例患儿中,治愈54例(66.67%),好转24例(29.63%),自动出院2例(意识障碍)(2.4%),死亡1例(频繁惊厥)(1.23%).结论:病脑的脑电图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敏感度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EEG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重要的参考指标,EEG异常程度与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反复多次EEG检查对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作者:师秋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子宫穿孔为宫内操作的一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见血管损伤、脂肪垂、网膜、肠管等被吸入宫腔,造成内出血、肠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现对我院2002年5月~2008年2月,应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11例子宫穿孔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探讨超声检查对于子宫穿孔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萍;舒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处理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病人越来越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越来越多.这类病人由于长期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性增加,加之肥胖及高血脂,使血黏度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负担加重,耗氧量增加,久之出现高血压、心肌缺血、劳损.肥胖也使呼吸代偿功能下降,均给手术麻醉带来困难,因此这类病人的麻醉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荣伟;赛海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7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将其与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较大(直径≥5cm)的肌瘤或多发子宫肌瘤,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成清奇;张幸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按作用机制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分类,重点分析了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包括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世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曲马多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腹痛100例疗效观察

    由于本地的水土、气候条件及饮食习惯的特殊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腹痛在我区属多发病及常见病.本病发作突然,疼痛剧烈,病人感腹部坠胀、腹痛、坐卧不宁,必须尽快止痛治疗.自2005年5月~2008年5月,笔者应用曲马多、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腹痛1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晖;黄克俭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现将我院2005年3月~2007年12月来妇产科就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16例健康早孕妇女,妊娠38~70D,平均年龄28.2(19-43岁),平均孕次1.73(0-5)次,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9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诊断治疗经验.方法:系统回顾了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1例,年龄6个月~2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畸形矫治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手术方法.结果:97例患者中死亡3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7例,呼吸道并发症8例,切口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适宜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的降肺压治疗及呼吸道处理,均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冯光强;杨再珍;范书润;王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不同治疗的预后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例治疗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经相关治疗痊愈率86.2%,死亡率13.8%,共有25例抢救成功.结论:早期的溶栓及PC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再灌注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