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5例哈萨克族死亡原因分析

夏旭辉;唐晓宾

关键词:
摘要:关于哈萨克族死亡原因的各类研究有不少报道,目前公认的原因有脑卒中、心脏病、肿瘤等.研究分析哈萨克族死亡的原因,对提高哈萨克族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有重要的价值.现收集2007年505例哈萨克族死亡病例,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方法:对5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情演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51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后,除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45例(占88%)安全渡过急性期,有4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占7%),经积极治疗后,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反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罗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脊髓损伤的护理与康复

    脊柱骨折脱位损伤骨髓相当常见,依脊髓损伤的部位不同,护理重点也不一样,患者脊髓损伤瘫痪后将发生一系列生理紊乱,易导致多系统合并症.这些合并症是否发生与护理质量直接相关,因此防止各种并发症为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重点.

    作者:王留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中使用泵入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与普通人胰岛素诺和灵R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选用胰岛素泵给药,其中30例应用诺和锐为观察组.另30例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R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诺和锐治疗的人群餐后血糖控制效果更好,显著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且其不良反应并不多见.

    作者:曾苑芳;李桂平;李绪娴;彭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观察与护理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之一,尽管其治疗方法日新月异,疗效也不断提高,但治疗与护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失血多、风险高,而且有一部分患者疗效不满意,所以护士对患者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我科2000~2006年共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6例,对手术前后护理及远期康复指导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马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处理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病人越来越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越来越多.这类病人由于长期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性增加,加之肥胖及高血脂,使血黏度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负担加重,耗氧量增加,久之出现高血压、心肌缺血、劳损.肥胖也使呼吸代偿功能下降,均给手术麻醉带来困难,因此这类病人的麻醉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荣伟;赛海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消抗散治疗不孕症AEMAB阳性的临床观察

    在不孕症的诊断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是查找原因,对因治疗.近年来,在一些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已检测到抗子宫内膜体(AEMAB)的存在.2006年8月~2007年8月我站应用消抗散治疗150例AEMAB阳性的女性不孕患者,收到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法莫替丁治疗危重症新生儿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治疗危重症新生儿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均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法莫替丁0.4mg/(kg*次),q12h,胃管内注入,至胃出血停止,改为每日1次,再用48h后停用;对照组予西咪替丁3~5mg/(kg*次),q8h,胃管内注入,至胃出血停止,改为q12h,再用48h后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二组有显著性差异(u=2.19,P<0.05).结果:法莫替丁治疗危重症新生儿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优于西咪替丁,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贺卫霞;马冬梅;王玉巧;冯利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绝经过渡期妇女切除子宫时卵巢的处理问题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子宫全切术时卵巢的处理问题.方法:选取45~50岁妇女,有月经紊乱,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者26例;其中保留卵巢者15例作观察组、切除卵巢者11例作对照组.分别对其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更年期症状评分,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差异逐渐变小,当术后1年时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过渡期因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时,应该多考虑切除双卵巢.

    作者:车英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儿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

    小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各系统调节机能较差,具有年龄小、全身血容量少、耐受力差等特点.在接受手术时,常因环境陌生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还伴有饥饿或疼痛等不适症状,若护理不当就会影响手术的进行,所以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现将小儿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尹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不典型伤寒的护理

    目的:根据不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寻找不典型伤寒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80例不典型伤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不典型伤寒病人明显增加,容易引起误诊.结论:必须重视近年来伤寒临床表现的变化,加强病情观察,早诊断,减少误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高氧液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存活或死亡),从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气道给氧,试验组在气道给氧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给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h、3d、7d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存活或死亡).结果:①试验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②2h、3d、7d时点与同组0h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③试验组全血黏度下降(P<0.05);④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氧液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刘配芬;张应梅;田育红;黄献华;杨清;陈绿娥;吴创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48例患者中有45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其中3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均治愈.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对于包膜肥厚或血肿尚未完全液化者以及脑疝形成者,宜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

    作者:薄克燚;国泉;姜忠臣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孕妇的健康指导

    随着优生优育及围产期保健的开展,孕妇的健康指导愈来愈受到重视.怀孕期间,由于孕妇的生理、心理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做好孕妇的健康指导对孕妇及胎儿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谢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5例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胎儿胸腔及肺部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肿瘤是否导致纵隔移位,并观察是否合并胎儿水肿.结果:5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胎儿,4例经引产分娩后病理证实.1例足月分娩,CT诊断为肺囊腺瘤样畸形,随访至生后6个月肺部肿块消失.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可靠的方法,对于肿瘤的定位、评估继发病理改变及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臧莉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有机磷农药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杀虫剂,毒理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出现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若不及时抢救,随时可导致死亡.我科2004年8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168例,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除死亡12例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救治成功率93%.现将临床救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冯艳青;毕美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核桃油蜂蜜合剂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04例疗效观察

    目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核桃油蜂蜜合剂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04例疗效观察.方法:将临床确诊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104例每日晨起和晚睡前30min口服核桃油蜂蜜合剂(50ml温开水+2ml核桃油+3~5ml蜂蜜),疗程中不用其他任何泻药及抑制胃肠道动力药物,服用后大便间隔≤2d视为正常,较服药前每次大便间隔天数减少2d以上视为有效,否则视为无效.对疗程第10、30、60d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核桃油蜂蜜合剂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大便性状和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燕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按作用机制对抗肿瘤药物进行了分类,重点分析了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包括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流行病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世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疗效观察

    过去,由于引产药物品种单一,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单用依沙吖啶引产存在产程长、胎盘胎膜残留率高、产时出血多等缺点.而米非司酮可以提高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促进宫颈成熟,二者合用可减少引产并发症发生.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6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巧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致肝损害98例分析

    近年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所致肝脏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为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我们于1998年6月~2006年6月对98例患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择期胆囊切除,年龄均在45岁以上,且在术中取肝组织进行活检,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杨茂清;张昌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现将我院2005年3月~2007年12月来妇产科就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16例健康早孕妇女,妊娠38~70D,平均年龄28.2(19-43岁),平均孕次1.73(0-5)次,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