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珺;张美英;王欣;穆鹏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其优点是减轻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护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新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为保证母婴安全,很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来结束分娩,而剖宫产的产妇,由于体力的消耗,加上手术中的失血失液,术后禁食,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秀萍;邹翠芳;吕爱民;姚丽萍;刘春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346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分别记录相关资料.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61例(17.63%),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常见(36.07%),其次是尿路感染(27.87%);年龄越大、意识障碍程度越重、住院天数越长、进行导尿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越易出现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是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住院天数等.患者一旦出现医院感染,其预后较差.
作者:宋丽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牙残根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方法:67个残根经牙体预备,采用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2~4年临床观察,成功率95%.失败6例,效果良好.结论: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是修复前牙残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曲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5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结果:55例患者服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38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有7例月经改变为稀少,并出现轻度潮热症状.5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不规则子宫出血均未再复发,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下降.结论:米非司酮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吕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自制冰冻机采血小板的疗效.方法:对25例急性出血患者和25例预防性输注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检测预防性输注患者输注前、后1h和24h的血小板数,计算CCI.检测急性出血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1h的出血时间,并与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冰冻组1h CCI大于10有22例,有效率为88%;新鲜组1h大于10有23例,有效率为9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冰冻组24h CCI大于4.5有13例,有效率为52%;新鲜组24h CCI大于4.5为22例,有效率为8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性急性出血患者输注前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输注1h后冰冻血小板输注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短于新鲜血小板输注组(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治疗急性出血疗效显著,但预防性输注远期效果不佳.
作者:郭晓辉;贾秋爽;阎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蒙脱石散、甲氧氯普胺)预防阿奇霉素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蒙脱石散组60例,甲氧氯普胺组60例,分别在常规静滴阿奇霉素前口服蒙脱石散及甲氧氯普胺,观察两组主要胃肠道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无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甲氧氯普胺有锥体外系症状.结论:蒙脱石散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静滴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冯海淑;吴大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相当突出,建立完善的农村老年人健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而健康教育是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作者:金文喜;郭静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d的时期);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是完成从以纯乳类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也是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断乳和其他食物的添加需在幼儿早期完成.
作者:夏芸;杨军;赵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母婴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染途径.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者,仅5%~10%发展为慢性,而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期感染者,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1].母乳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途径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产妇能否母乳喂养是孕产妇和医务工作者均关注问题,也尚无确定的依据.
作者:杨金枝;富新伟;王彦君;赵静媛;方翠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对所收治的10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3岁,有人流史69例、占69%,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52例、占52%.
作者:黄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着部队的预防、医疗、保健以及反恐处突卫勤保障等任务,直接关系到官兵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任务十分艰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武警某部基层卫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对各项保障任务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向宏;赵卫;徐丽;叶春林;赵杰;秦士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40d,左下腹疼痛3d,阵发性加剧1d,伴有恶心、呕吐、尿急、尿痛而急诊入院.患者于4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常感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伴发热,服用抗生素可缓解.近日来,自觉左下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尿急、尿痛.
作者:邹翠芳;王丽静;赵秀萍;时淑兰;赛明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IDA)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各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取同期16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结果: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全血标本显示铜、锌、钙等微量元素均降低,而铅、镉等元素贪量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应降低,治疗IDA应注意相关微量元素水平的合理调整.
作者:许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围绕就业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要以就业教育为平台,以创新精神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框架.
作者:孔帆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定义肥胖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肥胖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疾病,并影响个体的健康,造成许多不良社会后果.95%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先天性遗传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6].
作者:黄永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MEBO治疗婴儿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月,接诊治疗的婴儿间擦疹70例及臀部红斑250例分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MEBO治疗,对照组使用氧化锌软膏治疗,评价两种疗法对间擦疹与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间擦疹: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5.24±2.77)d,对照组为(8.76±2.43)d,P<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d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臀部红斑: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4.47±2.49)d,对照组为(8.34±2.98)d,P<0.001,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d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EBO对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卓培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为了探讨通心络胶囊的疗效,我们用该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冠心病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50~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赵文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有时能自行缓解,有时有恶心、呕吐,自认为有胃病,在我院行彩超检查,发现腹部有包块,考虑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有一男拳大小的包块,同时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妇产科先行卵巢肿瘤切除和子宫切除术,再请普外科医生上手术台,术中发现小肠肿瘤距屈氏韧带约20cm,小肠有旋转,同时发现回盲部位于右上腹部,合并肠旋转不良,术中先行小肠切除术,术中切除距肿瘤上下约10cm的肠管,切除后,再行肠旋转不良矫治术,术中充分游离回盲部系膜,将十二指肠表面的纤维索充分松解,松解后结肠位于左侧腹部,小肠位于右侧腹部,小肠已无旋转,术中同时将阑尾切除.
作者:尹丽;陈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术中的意义.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24例原发性早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手术,术中用亚甲蓝注射乳腺癌肿周围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3例.有1例未找到前哨淋巴结、1例假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前哨淋巴结检出的成功率为95.8%,灵敏度为88.9%,假阴性率为11.1%.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单易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生虎;徐文雄 刊期: 2008年第18期